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运用精练的语言进行点拨,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理解文本感受语言独特魅力的同时,由会学到乐学,使语文课堂内容丰富、效率提高,促使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文淑艳 《教育》2011,(33):46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是学习中的最高境界,如何使学生在学习的最高境界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点拨、撞击。因此课堂教学的激趣是我们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的主要课题。导语引趣导语历来是教学的突破口,可起到  相似文献   

3.
<正>"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相机诱导即适时点拨。什么是点拨呢?《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点拨"的解释为指点,启发。在阅读教学中,点拨就是指教师对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学习障碍,给予适当的指点,启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探究,从而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由此可见,要想真正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课堂实效,找准课堂点拨的时机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就阅读教学中点拨时机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课堂中运用教学幽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表现为:幽默引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幽默点拨,能开启学生心智的大门;幽默纠错,能满足学生认知的需要;幽默说教,使学生在笑声中沉思。但是,教学幽默要注意使用适当。  相似文献   

5.
当学生思维受阻时——引问。引问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进行思维的点拨,及时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例如,在学习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解答:"学校把360本教科书分别放在上、中、下三层书架上,上层的  相似文献   

6.
李霞  王丽 《江苏教育》2012,(16):12-13
数学主题拓展教学是让学生以主题为核心,通过超级链接,不断拓展未知域,增加见识面,构建新系统,形成新见解,促进学生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数学思考,使理想课程逐步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课程。主题拓展主要是以课堂形式开展,按目标的达成进行别样课堂的系统构建,分为主题复习课、主题阅读课、主题休闲课……教师通过点拨、梳理、串联,引  相似文献   

7.
朱春水 《成才之路》2012,(31):37-37
所谓"精讲点拨",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时,教师采用精炼恰当的语言进行点拨,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帮助学生突破障碍,使之思维进程加快,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精讲点拨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少讲,不要代替学生包办一切,把现成结论直接告诉学生,使学  相似文献   

8.
“解疑、点拨、复述”就是让学生读一两遍课文后,教师和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解决疑问,而后合上课本,在教师或同学的提示下对所学课文进行复述。点拨是在学生复述遇到闲难的时候,给予点拨,以便使学生能接着复述。点拨者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点拨词语、句子、主要内容时,  相似文献   

9.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里的“点拨”,是音乐演奏中的一种技巧。教学中的“点拨”,也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虽然只有三言两语.却能开启学生的心扉,唤起学生的顿悟。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点拨”艺术,具有不同凡响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
对教师来说,教学就是要践行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的要求。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逐渐形成了以学定教,围绕着学生的兴趣教,围绕着学生的疑惑教的一些方法。以趣引学、引疑、引思、引展,适时加以点拨和训练,让学生感受到充实的同时,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突出教师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应充分发挥教师引导、点拨的职能。教师要创设情境,在点拨中唤醒学生表达的动力;拨乱反正,在点拨中使学生走出多元解读的尴尬;纵深推进,在点拨中开阔学生思维的闸门,从而促进阅读教学整体性教学效益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高丽红 《学子》2014,(11):38-38
什么是“点拨”呢?《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点拨”的解释为:“指点,启发。”要想使阅读教学中的点拨真正有效,关键在于找准点拨时机,巧妙点拨,只有这样,才能使“点拨”在阅读教学中起到推波助澜的教学作用。具体来说,巧妙的点拨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点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随着知识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在学生阅读思考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卡壳”的现象,此时就需要教师巧妙的点拨、引导,以促使学生突破思维的阻碍,在教师的引领下披荆斩棘,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茅塞顿开,产生一种“拨开迷雾见日月”之感。  相似文献   

13.
<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这是最常见教学手段。特别是新课改之后,为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将课堂学习时间还给学生,教学点拨便显得更为重要。但由于教学习惯意识根深蒂固,教师对学生实施的点拨行为,常常带有一些限制的味道,将点拨变成了"点穴",这当然是对点拨的误用。及时纠正教学中点拨的偏差,消除不当点拨造成的影响,已成为目前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文本点拨,需要跨越教材限制  相似文献   

14.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 师应注重对学生引导、疏通、点拨、激发,“引”在关键、“疏”在需 要、“点”在要害”、“激”在心坎,使学生和老师在思想与感情的 交流中,达到教学相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宋淑杰 《辅导员》2013,(12):18-19
<正>课改十年,在实践"课堂评价"这一课题中,一路摸索着走过来,可以说,我与学生在课堂评价中共同成长。随着课程改革的深人,我的评价理念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我的课也更加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课堂评价每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步步点拨式评价步步点拨式评价是指跟着学生的思维,顺学而导,一步步点拨引领,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到位,  相似文献   

16.
点拨既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语文教学中,巧妙的点拨可以疏通学生的思维阻滞。教师可在矛盾节点的利用、情景创设的渲染以及读与想象的结合三个方面进行点拨,开启学生的思维之路。  相似文献   

17.
点拨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可以帮助学生突破理解障碍,获得对课文的深刻见解。一般来说,教师可以在揭示矛盾处、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在激发情感时对学生进行点拨,从而使语文教学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8.
吴少亚 《教师》2014,(3):56-56
正自学、质疑、讨论、点拨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学教材、质疑问难、启发讨论、相机点拨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对其进行了数年的应用和探讨,认为该法是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的必要环节和有效途径。一、初步认识自学、质疑、讨论、点拨教学法的实施,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该法以指导自学、倡导讨论为主,教师讲授为辅。但自学讨论题是教师设计的,重难点是教师提示的,自学讨论中教师始终进行自学指导,最后由教师检测达标效果和点拨评价,可  相似文献   

19.
点拨就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多角度、全方位开拓学生思维,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判断和迁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点拨教学,可以突破定向、单向思维模式,使学生思维的角度灵活多变,形成一种积极主动、具有独创精神的创造性思维模式,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创造极好条件。恰到好处地运用点拨,教师应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盘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所谓“相机诱导”也就是适时点拨。巧妙点拨能使学生思路豁然开朗,顿开茅塞。启发与点拨是互相联系的。“点拨”正是贯彻启发式教学的一种较好的手段方法。  相似文献   

20.
“点拨法”是“导思——点拨提高式”教学法的简称。“点拨法”是通过以“思”为核心,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引导点拨。发展学生智能的一种方法。其结构是:“激学导思——引议释疑——点拨提高——精练强化”。其主要功效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好学深思的品质,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点拨法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