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凡成熟的作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都有他独特的美学追求,从而使他的作品产生一种强烈的艺术魅力。周立波是一位驰名中外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现代作家。他在《山乡巨变》及同一时期的农村生活题材的短篇小说创作中,其美学追求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这是周立波研究中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学术问题。笔者认为,真趣之美,就是周立波这一时期小说创作的美学追求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2.
当代湖南短篇小说创作的主流是乡土小说,鲜明的时代精神与浓郁的乡土特色相融合是其基本特征。三十年代的沈从文模式和五十年代的周立波模式对当代湖南短篇小说创作极富启示意义。当代湖南短篇小说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五、六十年代以周立波为典范的乡土小说创作的繁荣时期;二、八十年代周立波与沈从文两种传统交相辉映的时期;三、寻根浪潮后的多元化创作时期。  相似文献   

3.
当代湖南短篇小说创作的主流是乡土小说,鲜明的时代精神与浓郁的乡土特色相融合是其基本特征。三十年代的沈从模式和五十年代的周立波模式对当代湖南短篇小说创作极富启示意义。当代湖南短篇小说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五、六十年代以周立波为典范的乡土小说创作的繁荣时期;二、八十年代周立波与沈从两种传统交相辉映的时期;三、寻根浪潮后的多元化创作时期。  相似文献   

4.
当代湖南短篇小说创作的主流是乡土小说, 鲜明的时代精神与浓郁的乡土特色相融合是其基本特征.三十年代的沈从文模式和五十年代的周立波模式对当代湖南短篇小说创作极富启示意义.当代湖南短篇小说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五、六十年代以周立波为典范的乡土小说创作的繁荣时期;二、八十年代周立波与沈从文两种传统交相辉映的时期;三、寻根浪潮后的多元化创作时期.  相似文献   

5.
当代湖南短篇小说创作的主流是乡土小说,鲜明的时代精神与浓郁的乡土特色相融合是其基本特征。20世纪30年代的沈从文模式和50年代的周立波模式对当代湖南短篇小说创作极富启示意义。当代湖南短篇小说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50~60年代以周立波为典范的乡土小说创作的繁荣时期;80年代周立波与沈从文两种传统交相辉映的时期;寻根浪潮后的多元化创作时期。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周立波的小说艺术风格无疑是独树一帜的。对于这一风格,一般概括为“平易而隽永,朴素而丰富,细腻而明快。”这也说明了周立波小说具有一种辩证统一的艺术美。周立波曾说过:“文章要做,又不宜太做。”怎样才能“做”得恰到好处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家对艺术辩证法的运用。周立波解放后的农村题材的短篇小说,大都是这方面的成功之例。一、丰富多姿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这是艺术的规  相似文献   

7.
美国作家欧·亨利创作的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有喜有泪,有哭有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着眼于其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分别从夸张手法的运用、出乎意料的结局、微笑中的眼泪三个层面去分析他的短篇小说的风格特点,以期较为全面地体现欧.亨利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8.
周立波十七年时期的短篇小说创作表现出明显的审美变迁,这种变迁与当时主流意识形态所推崇的"英雄典型"话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他在此阶段的小说创作风格的变化是对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自己创作风格的反拨.1949-1955年,周立波响应号召创作反映工业题材的小说.但败笔明显,其短篇小说创作实践碰壁,促使其开始审美反思,其中,1954年回乡后短篇小说<盖满爹>的成功.从正反两方面促使他重新开始了艺术探索;1956-1966年,周立波凭借对乡村生活的熟悉与文学修养的积累和对文学审美的重新认识,其短篇小说创作表现出明显的个人独特追求,但时代的限制使他的艺术探求出现反复.这种审美观的变化可以从他对于延安讲话精神的不同侧重阐释发现端倪.  相似文献   

9.
周立波是湖南茶子花派的领军人物,在近半个世纪的创作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然而,在矛盾中摇摆不定的思想致其备受争议。本文以周立波早期的短篇小说《麻雀》为切入点,从分析文本来试图探寻他对启蒙精神的继承。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我国文坛上涌现了一批在创作上形成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家。周立波同志就是深为人们喜爱和尊敬的一个。他那种富于民族形式和地方色彩的个人风格,那种质朴隽永、凝炼自然、秀丽清新、幽默厚实的艺术特色,早在《暴风骤雨》中就已形成,而在《山乡巨变》中更有所发展,臻于完备。茅盾同志说:“从《暴风骤雨》到《山乡巨变》,周立波的创作沿着两条线交错发展,一条是民族形式,一条是个  相似文献   

11.
海明威作为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语言简洁朴实,凝炼流畅,而其“冰山理论”又在短篇小说中被发挥到极致.二十世纪后期,海明威这些独特的创作艺术风格风靡欧美文坛,并为很多作家效仿借鉴.本文简要地分析了海明威短篇小说创作风格形成的原因,以期对海明威的创作风格和其作品内容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全面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一九五八年,茹志鹃发表了短篇小说《百合花》,开始以她的艺术风格在当代文坛上显露头角。一九五九年、一九六○年,文艺界曾对其创作风格展开了热烈讨论,一般认为,它的特点是“清  相似文献   

13.
一个成熟作家的艺术风格,不仅具有丰富性和变异性的特点,而且还应具有稳定而独特的特色。这些特点特色在作品中表现得愈鲜明突出,其艺术风格也就愈臻成熟和健全。周立波就是这样的一位作家,其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法国批评家莫洛亚盛赞屠格涅夫是“一位富有诗意(重点是笔者加的)的现实主义作家”。我国文学史家王瑶欣赏沙汀“用优美的诗意的文字写出了地方色彩很浓的乡村故事”。评论家强调的,正是小说作家的诗意描写。确实,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有这样一批作家:他们追求诗的意境,采用诗的方法,孜孜不倦、苦心孤诣地从事着小说的创作。周立波正是这样的小说作家。他的短篇小说,正象湖南农村漫山遍野的茶子花,朴素中飘散出浓郁的芳香;也象湖南人民嗜好的槟榔片,平淡里留下了无穷的回味。读周立波的短篇小说,挑逗并激动读者心灵的,是一种诗的灼热,诗的情致,诗的韵律,诗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从一九一九年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创作短篇小说七十篇。他的小说,着力刻画人物性格,刻意讲究篇章结构,精心锤炼语言文字,具有谨严、简朴的艺术风格。在他的代表作之一的《夜》里,这种艺术风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篇小说直接取材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它深刻地反映了一九二七年那“闷郁得象要压到头顶上来的”血雨腥风的年代。愤怒地揭露和控诉了蒋介石残杀人民的罪行,热情地歌颂了革命者虽死而“无所恨”的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为那个风雪激荡的年代留下了一幅珍  相似文献   

16.
秦兆阳50年代短篇小说创作的实绩,是他成为当代著名小说家的重要标志。《幸福》和《农村散记》是作者现实主义创作的认真实践,亦是“笔下流情’之路”的硕果。他抒写的是“最丰富、最美、最有诗意”的农村,塑造的是丰富多彩的北方农民形象。他善于从作品人物“现实关系”的层面上赋予人物形象以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美学意义;巧妙捕捉人物的“最动人”处来强化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重视人物情感世界的描写,使作品增加了“情感深度”。明朗、热烈、纯朴、亲切,是此类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作者这一时期的创作亦有永恒的遗憾,那就是缺乏深刻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7.
斯蒂芬.茨威格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声誉,著名作家高尔基先生称之为"世界第一流的作家"。他平生善于撰写中短篇小说,并以中短篇小说著称于世。以斯蒂芬.茨威格中短篇小说的创作艺术为主题,探讨作家在创作中所惯用的手法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海明威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他创作上的艺术风格,使他在二十年代以来灿烂的文学星河中,成为一颗独放异彩的星星。英国小说家,短篇小说研究者,赫·欧·贝茨说,“如果说安德森终止了按简便现成的定型化老办法来写小说的话,那么海明威则是砸碎了美国短篇小说曾经用来排印的每一粒早已面熟的铅字,给小说另刻了一套它从未见过的严谨的、革新的、又是堪称典范的铜模。”“可以说,海明威的写法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本文试就海明威艺术风格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9.
海明威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他创作上的艺术风格,使他在二十年代以来灿烂的文学星河中,成为一颗独放异彩的星星。英国小说家,短篇小说研究者,赫·欧·贝茨说:“如果说安德森终止了按简便现成的定型化老办法来写小说的话,那么海明威则是砸碎了美国短篇小说曾经用来排印的每一粒早已面熟的铅字,给小说另刻了一套它从未见过的严谨的、革新的、又是堪称典范的铜模。”“可以说,海明威的写法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本文试就海明威艺术风格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20.
周立波在益阳农村深入生活达十年之久,所创作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取得了不可低估的现实主义成就;所创作的短篇小说充满着诗意美;周立波故乡生活继承了乡土小说传统,开创了新风格、新主题、新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