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05年中国留日学生风潮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05年,由于中国留日学生基数的猛增大大超出了日本留学教育的接收能力,日本文部省出台限制政策,颁布<收容清国人留学之公私立学校章程>.对此中国留日学生掀起了剧烈的抗议风潮.这不但是中国人留日史上的大事,更是中日两国交流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2.
归国留美学生与留日学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骨干,由于留学国度不同,他们政治见解上也有较大差异:留美留日学生都提倡民主,反对专制,但在中国振兴道路的选择上,留美学生重视实业救国,留日学生重视社会革命;在政治思想上,留美学生信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留日学生信仰社会主义;在对留学国的态度上,留美学生多对美采取亲和态度,留日学生则有强烈的反日情绪。这种差异,与清政府的留学政策,留学国对学生的政策以及留学生留学际遇差异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110年前的1896年,有13位中国青年受清政府的派遣东渡日本留学,成为第一批中国官派留日学生,同时也揭开了中国人留学日本历史的序幕。自此至今,中国人留学日本经历了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896-1911年,这是留日潮的兴起和第一次高潮时期。第二个时期是1912-1930年,是留日潮的发展和风波迭起的时期。第三个时期从1931-1945年,是中日战争和留日潮的曲折时期。第四个时期从1946-1976年,是留日潮的低潮和萧条时期。第五个时期从1977年到现在,是中国人留学日本的恢复和新高潮时期。中国人留学日本不仅成为中国留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中日关系的发展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1.110年来中国留日学生曾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2.留日学生是中日友好与交流的桥梁与纽带。  相似文献   

4.
留学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唐朝时期日本向中国派了大批留学生,使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飘洋至日,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发生了深远的影响,二十世纪初年,两万多中国留日学生则从日本引进了许多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的政治变革和思想演变。留日学生在这方面的不懈努力和卓越贡献,构成了清末留日学生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留日学生引进日  相似文献   

5.
南京政府时期,留日归国学生掌握了主要权力。从党权上看,在此期的国民党五届中央执委会中,留日生占委员的近1/3,占常委的一半以上。从政权上看,在1928.10-1946.5的政府委员中,留日生占52.4%;在1928-1949年15人次行政院长者中,9人次为留日者;在外交部长中,基本呈日、美、欧留学生三分天下之势,其中留日者独占鳌头。从实际作用看,先后掌握过对日外交实权者如黄郛、张群、戴季陶、何应钦等,多是留日学生。留日学生的双重日本观,对南京政府对日政策的制订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在日本商社工作,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中日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感受着日本人的处事方法,自觉有一些心得。谈及日本人,首先是日本人的语言难以捉摸,表达方式极为暖昧。日本人一般不喜欢说“不”,总是回答“是”。因为,按照日本人的观念,对对方的要求如果直截了当地予以否定,是一种会惹怒对方的不礼貌行为所以,对别人的问题他们都尽可能地以婉转的方式回答。在注重礼节的生意场上,情况自然更不用多说了:当日本人对你的问题回答“是”的时候,你要注意他有可能是这么几个意思:1.同意;2.理解;3.注意到你在和他说话;4.在搪塞你;5.以上所有  相似文献   

7.
话剧这一崭新的艺术剧种是20世纪初由留日学生首先从日本引进的。它之所以能够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在我国广泛传播,一是由于救亡留日、西学东渐风气的影响;二是适应了辛亥革命宣传的需要;三是话剧艺术本身所独具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刘红云 《文教资料》2009,(10):86-88
清末民初的留日运动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留学运动,然而却出现了留学史上的一种奇特现象--留日学生集体归国事件时有发生,达13次之多.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反对日本社会对留学生的限制和歧视,中国近代留日运动在战败中开端,留学生感受最深的自然是战败国的屈辱;然而日本朝野对留学生的歧视和限制却无处不在,强烈地刺激了留日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二是革命反清,追求民主共和.革命排满成为东渡日本的主要目的.留日学生成为当时中国革命活动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三是抗议日本侵略中国的暴行.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中国成为日本首要的侵略目标,促使了留日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的形成,激起了他们投入到抗日救国运动中去.  相似文献   

9.
此文系作者为纪念中国人留学日本100周年而作。笔触有力,饱含激情,反映出新一代留日学生对历史的责任感和对留日前辈的崇敬。本刊收到此文时已届1996年岁末,错过了留日百年纪念之机,但我们仍决定在本期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从1918年至1926年的大正中后期,日本政府支持成立日华学会,颁布改善中国留日学生待遇的系列法案,退还部分庚款建立中国留日学生学费补给制度等,一改此前相对冷漠的留日学生政策.其原因主要来自中国留日学生日益剧烈的反日斗争和欧美各国争夺中国留学生教育权的国际压力,以及本国各界人士要求反省和改进中国留日学生政策的呼吁与建议.因此,这些被动的改善政策虽在客观上为中国留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方便,但并未改变日本政府通过留日学生培养中日亲善意识和亲日分子以配合侵华扩张政策的主观目的,所以具有明显的功利性、选择性、象征性和国际性特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和日本作为亚洲的主要留学生接收国,都结合本国国情对留学生支援政策进行了改革。文章在介绍中日两国留学生支援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对该政策的特点、作用及实施情况的比较,考察中日两国留学生支援政策的特征和异同点。  相似文献   

12.
安徽是清末留日学生大省之一。其留日学生有姓名可考者共计171人,大多为官费生。安徽留日学生众多的原因,除受全国留日大潮的影响之外,还与周边环境的作用,清末推行新政对大量新式人才的渴求,官绅和早期留日学生的宣传推动等有关。安徽留日学生不仅具有全国留日学生的一般特征,同时还受区域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与其他省份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又反过来影响日后安徽的政治改革、文化发展及社会变迁等历程。  相似文献   

13.
留学生在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西方化的引入导致了清朝的灭亡,无论其引导者是支持还是反对皇权。对于清政权,留学生是革命派还是支持派,取决于他们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看法,即清政权是否能够强大或是无可救药。19世纪的最后20年,传统的士绅和接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仍然希望改革清政府,但到20世纪初,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坚信推翻清朝统治是拯救中国的唯一手段。他们在留学期间,支持或是反对其留学国家只是他们个人经历的部分结果,而中国与东道主国家的全面关系则更具重要性。在现代中国历史上,日本对中国的长期侵略和中美相对友好的关系是留美幼童支持美国而留日学生反对日本的更具决定性的原因。留学生没有盲目热爱或仇恨所留学国家,他们是客观公正的观察者和评论者。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的直接指导下,中国政府决定从1978年开始恢复向国外大量派出留学生。在对中国政府派出留学生政策的研究基础上,对1980年向日本派出的第一批97名本科留学生进行了一年多的追踪调查,已确定了其中67名的现居住及工作场所,并和35名学生见了面,与28名学生进行了较详细的访谈。对这些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学生们取得的成就,达到了当时政府派出的目的。但由于回国后工作环境不适应、子女教育和外籍配偶等原因。又造成一部分回流或滞留不归。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的湖南留日学生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湘籍学子利用国外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积极创办新式报刊,向国内传播新思想。由于受到区域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湖南留日学生呈现出地域分布的不均衡性、留学的集中性、留学经费来源的多元性以及学习科目的广泛性等特点。他们不仅在留学期间向国内介绍新知识,并在学成归国后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推动了近代湖南新式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There are now over one million foreign students studying in universities or colleges outside their own countries. The number of foreign students increased very rapidly in the 1970s and several host countries became concerned at the rising cost of subsidising students from abroad. Several countries, including Australia and Canada, as well as Britain, introduced differential fees for overseas students while other countries use quotas to regulate or restrict foreign student numbers. Other countries, notably Japan, have tried to increase recruitment of foreign students. This paper compares recent enrolment trends and developments in government policy towards foreign students in ten countries (Australia, Belgium, Canada, France, West Germany, India, Japan, Russia, United Kingdom and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嘉应州大批学子赴日留学。在留学过程中,他们接受并开始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回国后,他们不仅积极投身革命,还从事近代教育,对家乡乃至中国近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大批学生留学日本的热潮。中国近代留日热潮的出现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具有新知识、新思想的留日学生对近代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有着积极作用。他们不仅是中国民主化的推进者、新文化的传播者,而且也是军事近代化的促进者,在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中起了冲锋陷阵、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