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靳丽平 《华章》2007,(8):36
中日两国历史上存在东海海界问题,而东海丰富的石油资源以及日本对日益崛起的中国的担心使得两国争端更加复杂.两国的摩擦有着必然的背景原因,本文重点在于分析中日石油争端的起因以及对未来的趋势做个简要预测.  相似文献   

2.
权势和平转移与中国对美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 《教学与研究》2007,34(3):65-72
现有研究大多认为,权势转移必将导致霸权战争.本文的论证表明,权势转移理论有机整合了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与建构主义理论,其中蕴含着权势和平转移的内涵与条件.这种条件包括两个方面:即体系中的崛起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而主导国对崛起国的和平发展予以包容.中国已经选择了和平发展道路,因此透析权势转移理论中所蕴含的主导国包容崛起国的条件,对中国的对美战略选择有着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3.
美苏两国在20世纪的崛起、强大和1991年苏联的解体与美国全球霸权主义的开始衰落,是世界现代史上影响深远的事件。探讨两国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并从中获得启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历史比较方法,对两国发展的历程作某种梳理,力求从中获得一些带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中印两国作为近几十年来先后崛起的两大发展中国家,他们之间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对比与竞争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鉴于笔者近期亲赴印度考察的所见所闻,以及关于两国经济与国力发展等方面的数据与资料,理性客观地分析了两国发展道路的异同与利弊,并就此认为中国经济若要继续保持稳定持续的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生产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则是技术发展的动力源泉,这也是近代大国崛起的原因所在。本文通过对在近代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中日两国在发展近代教育所作的努力进行比较,试图阐明教育对近代日本崛起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地区国家问贸易交流日益频繁与便捷,东亚地区中韩两国的联系更加密切。为研究两国著作权制度提供了客观环境。著作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对于保护作品、促进国家文化发展、推进国际贸易健康运行,意义重大。通过阐述中韩两国著作权法律保护内容,从民事侵权、刑法规制与行政保护三方面进行比较,以期为两国著作权交流的发展与合作提供参考建议,预防或减少著作权沟通中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和平崛起"的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什么是崛起? 很多人将"崛起"等同于发展和富有.我认为"崛起"高于"发展"和"富有"."崛起"是个大国的概念,不适用于小国."崛起"是指成为国际社会非常重要的大国,重要到成为少数主要国家之一,或者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举足轻重;崛起的过程是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与最强国家的地位不断接近的过程.崛起国是否挑战霸权国不是由崛起国策略决定的,而是由其实力地位变化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刘琦 《考试周刊》2013,(44):13-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蓬勃,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中美越来越多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使得两国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影响。其中校园文化占重要部分,通过对两国校园文化的分析,找出其政治、文化、历史的差异并寻求其源远流长的根源,有助于两国学生更深层次地交流与发展,吸取文化精华,打造更加轻松开放的校园世界。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包含高职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的相互借鉴、课程设置和课程资源开发的交流与合作、合作办学、高职教育相关人员往来、合作研发等。中印作为亚洲近邻、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正在重新崛起的世界性大国,双方经济持续强劲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衍生出对高技能型人才的大规模需求,两国经贸合作的深入推进,也急需了解对方国情的高技能人才。两国经济发展模式和高职教育各具特色和优势,因而建立两国高等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具有极大的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中印崛起中文化因素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像中、印这样的国家,文化的作用不容忽视,文化现代化成功与否是两国崛起的关键之一,离开先进文化的支持,经济无法长期快速发展,国家更无从崛起,本文通过对中印传统文化、文化现代化进程以及现实条件的比较分析,指出中印的文化现代化还没有完全走上正确发展的道路,而且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而中国虽然比印度多具备一些有利因素,但是中国的文化现代化和最终崛起仍然需要付出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其艰难程度一点也不比印度小。  相似文献   

11.
在大学学费高涨、就业压力剧增的背景下,“读书无用论”又“卷土重来”。在新形势下,以初中毕业生选择报读电大“2+2”大专为例,应用财务管理中的货币时间价值观念,对教育投资的收益进行估算,结果表明:除了教育的信号功能依然有效外,教育投资依然是一项十分值得的投资,当然要特别注意教育投资的时效性问题,同时能力是关键,学习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教育全球化也在如火如荼地涌动着。在教育的历史长河中,教育开放是世界各国发展教育、增进了解和交流的一项策略。从教育国际交流到教育区域一体化、全球化,教育开放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教育全球化的进程,教育开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意味着我国的教育开放战略要在全球化的视野里,主动扩大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教育交往,积极增强自身发展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教育的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分析杨震的思想观念是我们观察东汉中期社会文化背景的极佳标本。具体说,第一,东汉中期经学繁盛与杨震的经学修养恰成对应;第二,东汉中期士风高涨与杨震的名节意识正可应和,杨震的思想观念契合于当时的文化大背景。  相似文献   

14.
言语的"流行风"现象,即"谜米"现象,是语言使用中的普遍现象.论文通过对其形成的内在语用机制的探讨,揭示了其发生是"语用偏离"和"语用顺应"交互作用的结果,同时,又是人类趋同(或一致性)与求异双重心理结构的语言表征.它印证了列文森(Levinson)关于"社会语用或社交功能理据是语言变化和‘语言游戏'的内驱力"的论断.  相似文献   

15.
论1958年前后主观主义盛行的原因及其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8年我国出现了建设社会主义高潮,但是结果却是经济建设遭到破坏,主观主义的盛行是一大原因,它表现为夸大人的精神力量,张扬意志决定一切。1958年前后流行的一些观念,口号充分表现出主观主义的猖獗,从历史层面,社会根源和思想层面剖析主观主义盛行的原因,吸取历史的教训,防止指导思想中的主观主义倾向,将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6.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ave invested significant resources to internationalise, due to economic, political, academic and cultural pressures. Students play a dual role in this process: as customers, selecting institutions based on respective reputations (including the international dimension) and as outputs of institutional internationalisation processes aiming to produce internationally oriented graduates. Universities aspire towards integration of international, global and intercultural dimensions as main aims of higher education, reflecting the upsurging prominence of cosmopolitan capital among their future graduates. Indeed, cosmopolitanism is increasingly considered desirable on individual and institutional levels. Using data from a student survey (n = 1650) gathered at seven geographically and otherwise diverse colleges in Israel,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Israeli colleg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internationalisation and estimation of their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isation activities. Parents’ education, previous experiences abroad, proficiency in English and institutional efforts to internationalise were found to positively impact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on-campus internationalisation initiatives and characteristics. Such differences were also found to relate to the university’s general status and contex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findings of the survey and discusses possible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and practice at institutional and national levels.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llaborative problem solving activities and learning outcomes of five groups that worked on two different complex cases in a virtual professional training course. In this asynchronous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 all knowledge management content was delivered virtually and collaboration took place through forums. To measure the effects of the problem solving activities, learners' contributions were analyzed with respect to four different problem solving activities: Two content-specific problem solving activities, namely gathering information and developing a solution, and two coordination-specific problem solving activities, namely planning the common approach and steering the interaction proces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earning process was dominated by two central activities: developing a solution and steering the interaction process.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groups with the more complex case used more overall problem solving activities than the groups with the less complex case. There was also a greater range of learning outcomes for learners with the more complex case than for learners with the less complex case. Finally, the number of overall problem solving activities for most of the successful groups was higher than for the less successful groups. Additionally, the more successful groups used more coordination-specific activities than content-specific activities during the problem solv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伴随着新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产生和发展。语言学的理论成果和文学批评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的关系至关紧密,相伴相生。篇章语言学既然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和文学理论一样都是篇章(文本),那么它与文学理论应该有着天然的联系。然而比起半个世纪前语言学和文学理论的密切关系来,篇章学和文学理论研究的联系不像人们期望的那样应该互相渗透,反倒越来越少,大有分道扬镳的趋势。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发展过程中两个领域的研究者们主观上不愿意也不屑了解对方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从对方汲取研究营养;二是客观上现代早期的文学批评认为文学性在于语言的特定用法,因此可以用结构主义或形式主义语言学的方法去研究,所以早期的“篇章语法”研究可以直接为文学批评家所用。而现在意义上的篇章语言学特别强调篇章承载的社会交际功能,篇章总是和语境密不可分,而文学批评理论中常常涉及社会大背景。但是,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是多样的,在涉及具体文本的风格时,作者、读者或作品中的人物所可能参与的场景常常涉及微观的交际语境,因此篇章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渗透到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中来。  相似文献   

19.
经济高速增长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这是走向全球经济一体化向我国高校提出的不可回避的历史使命;鉴于社会转型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涉及高校人才培养的两个关键环节——教学、科研——的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证书考试"现象在大学校园里愈演愈烈,大学生考证行为呈现出多样化、白热化两个特点。社会客观因素和个人主观因素是大学生考证热存在的原因,但是在现实中大学生考证行为的弊远远大于利,因此大学生对考证现象应该慎重冷静地对待,为考证热降降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