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长期以来,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师,讲述1936年的中国历史时,都毫无例外地聚焦于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从政治史的角度看,由于西安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时局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倍受重视,理所当然。不过笔者近来在查阅中国近代史研究新著述,了解中国近...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中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第五节“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中,把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描述为:西安事变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那么如何理解“西安事变是扭转时局的关键”呢?“(时局”就是当前的政治局势)要深刻准确地理解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就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理清19世纪三四十年代发生在中国的几件大事与西安事变的关系。一、对比西安事变前后中国政治局势的特点1.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近代史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两对…  相似文献   

3.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宋美龄是20世纪中国政治和历史舞台上的重要人物。宋美龄凭借她的特殊身份和角色,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通过报道宋美龄在西安事变中的活动,构建了宋美龄的形象。宋美龄则通过媒体的报道获得了受众认可,在外域环境中实现了自我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4.
“三民主义”是20世纪中国社会的重大理论成果之一,它不仅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行动纲领,对于现代中国国家建构也起到了导引方向的作用。它对于目前的中国国家建设也同样具有可以借鉴的久远意义,其指导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由“三民主义”而引申出现代国家建构的基本特征,仍然可以成为我国国家政治建设的目标范式。  相似文献   

5.
西安事变是影响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张学良联共抗日思想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方针的根本对立.本文分析了张学良联共抗日思想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介绍了两种思想的实锐斗争,评价了张学良在西安事变的作用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西安事变:不同抗战观念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道炫 《历史教学》2004,7(3):11-17
西安事变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事变前国民政府的对日立场、中共对国民政府内外政策的反应、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关系及事变的发起与解决过程看,导致西安事变发生的关键因素不在于是否抗战,而在于如何抗战,蒋介石与张学良、中共之间最根本的分歧在于两条抗战道路,即全面抗战和片面抗战观念上的冲突.正是由于西安事变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蒋介石自我中心的内外政策,才大大促进了全民族团结抗战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西安事变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事变前国民政府的对日立场、中共对国民政府内外政策的反应、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关系及事变的发起与解决过程看,导致西安事迹发生的关键因素不在于是否抗战,而在于如何抗战,蒋介石与张学良、中共之间最根本的分歧在于两条抗战道路,即全面抗战和片面抗战观念上的冲突。正是由于西安事变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蒋介石自我中心的内外政策,才大大促进了全民族团结抗战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作为西安事变主要决策者、发动者的张学良,不顾个人安危亲自送蒋回宁,结果却遭到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软禁,失去了自由,铸成中国现代史上的憾事。史学界对此世纪谜团一直甚感兴趣,对张学良此举众说纷纭。本文认为张学良此举是为了维护蒋介石的领袖威严,为了消除国内外对西安事变的种种责难,以正视听;另外张学良此举是有安全保障的,正因为如此张学良才会亲自送蒋回宁。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中共对三民主义的论说与当时的社会心理有着内在关联。民族矛盾的激化使社会心理发生重大变化。基于社会心理的分析,中共承认三民主义为中国之必需,并根据社会心理的变化确定论说的方向和内容;同时鉴于向传统文化复归的心理倾向,以论说三民主义的形式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0.
2016年是西安事变爆发80周年。80年前的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对中国社会发展有非常重要影响,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也是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端纳是中国政坛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而发生于1936年12月的西安事变的和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20世纪中国社会的重大理论成果之一,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行动纲领。其中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兴办实业和发展教育四个方面。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体现了孙中山社会发展思想的前瞻性,这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践行科学发展观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是中国20世纪最杰出的法律思想家之一.孙中山的法律思想,以三民主义为指导,以五权宪法为核心,内涵丰富,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创新特色,如民主性、爱国性、超越性等.  相似文献   

13.
三民主义是二十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政治思想理论之一。孙中山晚年对三民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更新了三民主义的内容,突出了反帝反封建和重视工农利益的思想;对三民主义作了全面系统的解说,从而使之成为更加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孙中山对三民主义的发展,在中国现代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世纪的觉醒——上世纪之交中国人对20世纪的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使用的“世纪”一词,来自日文。“世纪”概念的引进,使国人对世界的认知在扩大空间范围的同时,又扩大了时间范围,人们认识历史,思考问题又多了一种视角,把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寄托在新的百年里,于是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许多中国人表现出对新世纪的热情关注,人们对人不同角度对今后世界和中国的历史走向进行了分析大体上揭示了后来成为20世纪历史潮流的三大问题,即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社会主义,认为20世纪的中国,必将建成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以崭新的姿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对20世纪认知的基础上,孙中山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中国人民产生了忧患意识,爱国学生产生了使命感,于是,在三民主义旗帜的号召下,具有忧患意识的中国人起而为实现自己的使命-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专制统治,为建立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  相似文献   

15.
掌握林则徐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新思潮萌发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维新思想的基本主张、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历史作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评价、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的情况及影响。主要考点包括:新思想的萌发、维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新文化运动、20世纪三大思想理论成果之一——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明自古至今未曾间断。重点表现在主流思想的传承和演变上。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它兴起于春秋战国之交,形成于秦汉,此后不断发展。影响至今。1840年前后。受西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全方位冲击,中国社会兴起向西方学习的主流思想。新旧思想间出现争斗、交替和初步融合。从20世纪初开始,结合西方社会思想和中国的国情,逐步形成丁有中国特色的三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这些主流思想的引导下,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20世纪是世界风云变幻、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世纪。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人,坚持以社会主义作为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提出自己的建国主张,使社会主义成为一个世纪来中国发展的主线。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以各自独特的理论风格和创新精神,反映着时代的要求,实现着对前人的超越,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高度展示了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社会——国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术界探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演变的一个新视角,所谓公共领域和市民社会也随之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受到关注的课题。本文主要考察清末民初社会与国家的发展演变,阐明清末民间社会的发展变化,已体现出了一系列新的时代特征,在各方面显著拓展了社会的发展空间和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产物,独立学院自20世纪90年代创办以来,至今走过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生力军。独立学院的制度设计成功地嫁接了社会资本与母体学校的双重优势,既引进了母体学校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使独立学院从办学伊始就具有相对较高起点,又引入了社会资本,扩大了  相似文献   

20.
三民主义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之一,作者在省级课题研究中利用"原理仿习式"教学模式对三民主义理论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仿习实践与探究,实现了有效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