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海洋教育科研力量薄弱。河北省要实现海洋经济的跳跃式发展,就必须增强海洋教育科研力量。而增强海洋教育科研力量的根本出路则是加强海洋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学是我校海洋药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笔者做了大量创新,包括为根据海洋药学专业教学发展的需要,不断修订教学内容;紧随海洋药物前沿进展,更新教材;优化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开展野外实训,巩固基础知识;开展在企业暑期短期实习和毕业实习,促进就业,通过上述努力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海洋教育正在发展中,高校海洋教育与科研体系正在形成,出现了一批开展海洋教育专业教育与科学研究的重点院校、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但这与我国日趋重要的海洋发展需要相比还很不够,仍需大力加强,尤其是在临海高校要大力推进海洋教育与科研.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不是一个海洋强国,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多重原因,我国国民的海洋意识,海权观念跟不上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海洋意识,对于构建海洋战略,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加速海洋强国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在介绍妈祖文化对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现实价值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海洋意识的教育形式主要有教学课程设置、思想政治教育、课外教学实践和校园文体活动四种,进而指出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的国家战略意义,旨在帮助大学生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和经略海洋。  相似文献   

6.
海洋开发使中华民族与海洋的关系交融和谐,密不可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海洋观念。现代海洋观念的产生、变化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地过程。在海洋开发实践中,人们形成了海洋价值观、海洋政治观、海洋权益观和海洋国土观等现代海洋观念。现代海洋观念的形成,有助于人们合理有序地开发和利用海洋,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基于我国着力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背景,从学生自身角度及国家层面,阐述高中地理教学融合海洋教育的目的。首先通过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涉及的海洋地理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并提出融合建议,而后对促进地理教学融合海洋教育提出多条教学策略,进而引导学生树立关心海洋的意识,提升海洋发展观念,培养海洋地理人才,助力海洋强国战略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8.
温州海洋经济开发是温州经济开发的短板,科技化是其补强的最重要途径。本文从综合开发海洋经济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了温州海洋经济科技化开发优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确定海洋经济开发中的重点领域并加速关键技术研究、加强海洋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对海洋经济科技化开发的资金投入、加强海洋科技新区科研基地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作为浙江省的海洋大市,台州海洋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海洋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科技兴海成果显著,但同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为:海洋经济生产效率低下,海洋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海洋科技实力不强,海洋科研教育相当薄弱。台州海洋经济发展需要海洋科技支撑,重点应发展海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壮大海洋技术创新主体,提升主要海洋产业科技实力。  相似文献   

10.
山东是我国海洋商业的创始者;山东海洋商业资源秉赋丰富、科研力量雄厚、文化底蕴悠长;同时存在对海洋商业重要性认识远远不够、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组织创新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Every industry has its professional terms or particular use of common words. The marine industry is no excep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elementary vocabularies related...  相似文献   

12.
Every industry has its professional terms or particular use of common words.The marine industry is no exception.This paper attempts to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elementary vocabularies related to marine industry from six aspects:types of ships;ship’s structure and equipment,manning,logbook,safety and organizations concerned.The corresponding Chinese terms is given simultaneously.It concludes that a good master of these vocabularies is useful and necessary for Chinese seafarers whose native language is not English.  相似文献   

13.
海南海洋文化及其与海南海洋产业发展关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海洋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的一部分。海南海洋文化是缘于海南海洋而生成的一种滨海型地域文化,即人们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南海洋,在开发海南海洋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一体。要全方位地认识海南海洋文化,应从海南海洋文化生成的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和空间因素来考虑,即从其历史发展的纵深角度和它与有关文化横向比较的角度来进行全方位分析。此外,海南海洋文化与海南海洋产业发展之间还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正确认识这种关系,必须充分认识海南海洋文化在新时期开发海南海洋产业中的地位及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海南海洋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生态学的角度介绍了海洋酵母菌的分布情况、多样性及其相关的研究方法,并展望了酵母资源的开发及其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从生态学的角度介绍了海洋酵母菌的分布情况、多样性及其相关的研究方法,并展望了酵母资源的开发及其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Abstract

The 1970s witnessed a tremendous national concern about the environment. As might be expected, this concern was translated to schools in the form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the need to have teachers qualified to teach this topic.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ublished studies from the 1970s (indexed in ERIC Document Retrieval Service) dealing with teacher inservice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 wide variety of formats and audiences were addressed by these inservice opportunities. Unfortunately, few studies made any attempt to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ir programs. Thus, it is difficult to recommend a particular format for future inservice efforts.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日益接轨,人们的海洋观念也在不断发展,从海洋为人类提供渔盐、舟楫之便,到国际贸易交流大通道,再到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和生存空间,海洋经济已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力量。从宏观及微观的结合上(以南通为例),探索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分析机遇及挑战,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作为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海洋伦理融入涉海院校思政课文化育人研究,能有效地唤醒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的伦理教育、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伦理意蕴、增进海洋强国战略的伦理意识。涉海院校思政课文化育人研究,既要在课程设计中,挖掘海洋伦理在涉海院校思政课文化育人的教育资源,对标国家顶层设计展开思政课文化育人教学、探究非海洋学科蕴含海洋伦理知识与思政课文化育人协同效应、注重海洋专业学科中海洋伦理观与思政课文化育人无缝对接,又要在实践进路上,以案例导入、体验式社会实践、海洋法制与伦理主题宣传等方法上融会贯通课程文化育人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开发和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强海洋教育势在必行。高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基地,担负着海洋教育的重要职责,由于开设海洋相关专业的院校有限,所以海洋教育普及不能仅仅依靠专业教育解决。通识教育已在大学教育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海洋教育可以在通识教育中得以实现,要建立长期稳定的海洋通识教育体制,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海洋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