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传统的现代汉语教学模式忽视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专业特点、人才培养目标与语言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与社会对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相脱节。我们以"创新课堂"建设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按照"优化课内、强化课外、重视实践"的思路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拓展课堂教学维度,强化语言实践环节;紧紧围绕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从教学方法设计上实施三个"延伸",即"课内向课外延伸""校内向校外延伸""学界向业界延伸",构成"课内课外一体化""校内校外一体化""学界业界一体化"之"三维一体"的钻石状结构模式,有效聚集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营造有利于该专业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语言生态环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吴莉莉  谭燕伟 《中国培训》2014,(6):2023-2024
正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据有关材料统计,一个成功的创业者至少能带动五个就业者。技工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措施。创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转变观念,其次创新教学模式。转变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要把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各级各类教育,创新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3.
创新创业教育要融汇到整个人才培养当中,融汇到每一个教学内容中。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融会贯通的平台,以经典实验促进学生基本操作规范的养成,以综合、创新实验激发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激情,以前沿、虚拟仿真实验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增长。结合工程训练中的实践性项目,汇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实现大学生以专业为基础的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开创工程训练教学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研究基于学校、政府、企业三个维度构建基础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及创业能力培育三层次阶梯式的实践教学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以校企合作为抓手,在实践教学中全面引入企业工程师及企业项目的参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以竞赛项目、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等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众创空间"为载体,引导与扶持学生进行创业,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将OBE理念引入实践教学,实现实践教学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从知识导向向成果导向转变,从单一的质量监控向多元评价转变。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53):149-150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业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大学生作为最具创新活力和创业潜力的群体,培养其创业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目前高校纷纷设立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课程与实践基地,但相应的评价体系应该随之建立与完善,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以评价体系为导向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检验教育教学成果。本文提出从创新创业意识、知识水平、实践能力三个角度选择创新创业质量评价指标,构建一套立体的、系统的高校创新创业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自主创业,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学院深度实践产教融合理念,融合课程与岗位,将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互融,进入良性运行轨道的漳州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通过入驻企业团队与学生创业团队,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运行过程中,推行课程岗位实践,在专创课程融合突出"阶梯性"、"适用性"和"融通性",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围绕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创新创业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和能力目标三个方面定位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由创新创业课程平台、创新实践平台和创业实践平台组建的"三元"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出具有既具有食品生物技术的专业知识又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双创"型人才。在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素质,提高创业与就业能力的一条新路。"三位一体"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创业教学为基础,以创业模拟活动为载体,以创业实践活动为平台。可以通过建立创业教育平台、改革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营造创业文化、建立保障体系等措施实践畜牧兽医专业"三位一体"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医学院校工科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科教融合与校企融合不充分、产学研结合不足,以及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育人模式单一、能力培养有待提高等问题,研究探讨了通过"校企医孵"四方共同打造生物医学工程"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试行"三协同""三尽早"和"四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摸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近5年的实践表明,该育人模式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实践能力、初步创业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系统论观点作为指导,针对当前农业人才培养难以满足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探讨如何将系统论应用于农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以培养"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创新训练"+"创业技能"过程为主体框架,做到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系统统一,促进农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有序培养。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