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情是文学的永恒的主题之一,或凄美或热烈或纯真的爱情故事不知感动了多少人.作为当下创作状态之一的"80后"写作自然也叙写了爱情,但是和以往文学叙事中的爱情相比,"80后"爱情叙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爱情的诗意受到欲望的强烈冲击呈现出明显的欲望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十七年"女性文学中的知识女性"改造/成长"模式在文本中有三种表现爱情和革命的顺生模式、背离模式和相生模式.三种叙事模式都是以爱情叙事表现革命主题,三种模式合起来看,就可以形成革命、爱情和女性解放之间的一种比较辩证的关系观.  相似文献   

3.
在"十七年女性文学"中,出现了以女性为中心,却又缺乏充分的女性意识为支撑的"准女性主题",这种主题创作中的 "女性意识"在文本中或失落,或隐藏.《百合花》中所呈现出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没有爱情的爱情"正是对这一主题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4.
从爱情的失落与呼唤、爱情回归后的反思和情主题向性主题的转移三方面来阐述新时期爱情文学主题的流变。  相似文献   

5.
任何时期文学现象的出现及其文学内涵的演义,都离不开所处时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大环境的变化和支撑。小说作为一种叙事的艺术,是反映和阐释生活大环境的一种方式,它不能不提及人世间十分重要且人人向往的爱情主题。如果以"爱情"为主题,分析明清和李朝时期的小说中有关婚恋的态度观,进而剖析两国民众在民族感情等方面的异同所在,则有利于揭示两国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 有句名言:没有爱情便没有艺术。当然,爱情绝不是刻板的公式,生活中的爱情由于受时代、环境的影响,也由于相爱着的人文化、知识、品格的迥异,所以,在爱的世界里有明朗、欢快、热烈;有悲哀、痛苦、牺牲;也有狂风骤雨。从古至今,有爱情产生便有爱情文学出现,爱情成了文学中永恒的主题,人们运用多种形式,多种  相似文献   

7.
孙靖  林蕾 《台州学院学报》2013,(5):46-49,54
艾略特的《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有两个主题:爱情和时间。其时间主题一方面表现为现实时间的抽象化和普遍化,另一方面表现为心理时间的共时性;时间主题的特点消解了爱情主题的单纯性,并使之泛化从而成为对现代社会人生意义的拷问,这首诗便超越了传统诗歌的模式,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8.
古今中外,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文学作品大都以描写如诗如画、如泣如诉、令人神往的爱情为主题。然而,透过字里行间,人们看到的所谓美妙动人的爱情故事,无不漫溢着人世间的风雨与血泪,所谓曲折离奇的爱情作品,无不以主人公爱情的不如意、甚或爱情的缺憾去动人心、摄人魄、留传后世,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文学明珠——在这里,文学作品中的缺憾爱情无疑是美的!  相似文献   

9.
《长恨歌》作为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品,历来是批评家和文学爱好者们谈论的焦点,仅其主题一点便有讽喻、爱情等数种说法。本文支持爱情说,并力图探讨《长恨歌》的创作中可能存在的个人体验及诱因。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5,(67):27-28
<正>爱情是文学世界永恒的主题。千百年来,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爱情这个主旋律一直不停地演奏着。《简·爱》和《飘》是两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以爱情为主线的作品,其女主人公的爱情观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简·爱和斯嘉丽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使她们的魅力经久不衰,她们的性格和爱情观的巨大差异使她们的爱情结局大相径庭。比较她们的爱情观对后人有积极的启迪作用。一、爱情观的相同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