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把成语“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解释为五岳之一的泰山,其实是一种误解。“泰山”所指,实为鲁班的徒弟。他聪明过人,勤学好问,不仅尊师,也敢非师。一次鲁班精心设计了一个制作方案,泰山却提出了异议,使颇负盛名的木匠大师大发脾气,并将泰山撵出班门。从此,倔强的泰山开始了新的生活。泰山来到南国,看到了丛丛翠竹,心想:师傅在木制技艺上造诣极深,我何不在竹子身上下番功夫?于是,他办起了竹器作坊,收徒传艺,架竹房、编竹椅、做竹箱……泰山的竹器,花样繁多,工艺精美。一年之后,鲁班出游杭州,发现这些精美的竹制家具,竟出自于被他开除…  相似文献   

2.
一位青年教师去泰山,本意是想看泰山的日出。他徒步而行,往返三千四百里,历时两个月零六天,日出没有看到,结果身边多出了一位姑娘、两本游记和天南海北的一群朋友。  相似文献   

3.
把成语“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解释为五岳之一的泰山,乃是一种误解。“泰山”所指,实为鲁班的徒弟。他聪明过人,勤学好问,不仅尊师,也敢非师。一次鲁班精心设计了一个制作方案,泰山却提出了异议。使颇负盛名的匠行大师大发脾气,并将泰山撵出班门。从此,倔强的泰山开始了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顾炎武四至泰山,留有诗作,并研究泰山,搜集碑刻,经营田产。他在众多领域都为有清一代的 泰山研究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相似文献   

5.
《小读者》2004,(11)
“有眼不识泰山”,谁都知道它是指自高自大,在高手面前不知谦虚。但有一种说法是,“泰山”不是指山东境内的泰山,而是一个人名。相传,有个叫泰山的人,他是古代著名木匠鲁班的徒弟。不知什么原因,鲁班对泰山的一些做法和行为总是看不惯,而泰山也总是在手艺活上另辟蹊径,最终被鲁  相似文献   

6.
一位美国朋友慕名来到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泰山。川流不息的索道缆车,店铺林立的岱顶闹市,使他根本不觉东岳之雄伟壮观。他遗憾地说:"泰山  相似文献   

7.
泰山成山于太古代,距今约二十四亿五千万年,为片麻岩构成的断块山地。泰山绵亘于山东省济南市与泰安、历城、长青三县之间,总面积为426平方公里,主峰在泰安县城北,海拔1545米,其高峰次于华山和恒山,居五岳的第三位。泰山之美在于山势磅礴雄伟,峰峦突兀峻拔,景色壮丽。泰山地处鲁北,古时鲁国人对之举首可望,所以《诗·鲁颂》里有云:“泰山岩岩,鲁邦所詹”,这是诗歌中最早对泰山的描写。史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赞美泰山:“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八个写形字中,前六个字写泰山的雄伟壮丽,后两个字写他对泰山的神秘感。这,可算是对泰山的绝妙描述了。  相似文献   

8.
沈鹏书法精英班泰山诗主题创作展及学术论坛在泰山举行期间,沈鹏先生作了长篇报告。他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使与会者受益匪浅。他说:学书法怎样才能比较快地获得进步?怎样才能学得更好一点?恐怕是每个人的共同心愿。过去的几课,主要是提高大家的书  相似文献   

9.
秦始皇泰山封禅,泰山成为他“朕”一人的天的认同、天下之君的国家认同、作为“传之无穷”的永恒的时间认同等诉求的符号表征。通过汉代人尤其是《史记》对泰山封禅的集体记忆的形塑,泰山成为一个受命于天易姓而王、天下认同、永恒不死和权力合法化的符号。  相似文献   

10.
泰山松千姿百态,尤其是泰山古松,苍劲、奇绝、悠久,融入了深刻的文化和精神内涵。泰山松被历代尤其是现当代画家所喜爱,并创作了许多绘画名作。我们应体悟和把握泰山松的审美内蕴、艺术表现方法,用泰山松表现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11.
泰山先生     
李剑 《师道》2004,(1):36
既然鲁迅先生称他的老师为藤野先生,那么,也允许我把自己的数学老师岳泰山称为泰山先生吧。其实,这也并非出于写作的需要,即使在他面前,我也敢这样称呼。因为,他实在是一个特别的“先  相似文献   

12.
<正>五岳之首泰山的玉皇顶是摩崖石刻比较多的地方,其中最突出的是唐玄宗的隶书代表作《纪泰山铭》。唐玄宗李隆基是唐代隶书的代表书家,他所写的八分体在唐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隶书作品除刻于泰山之上的《纪泰山铭》外,还有作为西安碑林象征的《石台孝经》。唐代隶书和秦、汉隶书的最大区别在于取法各异,取势不同。秦、汉隶书以  相似文献   

13.
丁亥初秋,王友谊先生到泰山有活动。于是,笔者便有机会向王先生问字和采访。王先生不仅是著名书法家,也是书法教育家和书学理论家,于书法谈古论今,思维敏捷,往往语惊四座。他说:学习小篆,《泰山刻石》、《峄山刻石》都是临习的最好范本。如果写《泰山刻石》,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书法自学丛帖》中有165字本,可以由  相似文献   

14.
嘟猿泰山     
看完电视节目《嘟猿泰山》后,小嘟嘟们都十分崇拜泰山,于是开始仿照剧情,玩起了角色扮演的游戏。在帅嘟嘟,粉粉嘟和文嘟嘟的唆使下,扮演泰山的波波嘟开始了他的空中大飞跃,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一个落榜生心灰意懒地离家出走了,他决定徒步去三百里之外的泰山.然后从泰山之巅坠崖自尽。  相似文献   

16.
入侵者     
4月,春暖花开的季节,枝头开始冒出新叶芽,缤纷的花朵遍地绽放。那天是4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下午,我跟两个死党本.西尔斯和约翰尼.威尔逊窝在电影院里看《人猿泰山》。电影院里人山人海,小孩的尖叫声此起彼伏。银幕上,泰山拿出一把刀刺进鳄鱼的肚子,鲜血四溅。饰演泰山的是戈登.斯科特,他是史上最棒的泰山。  相似文献   

17.
《泰山道里记》的作者聂钅文生于清康熙五十四年 ( 1715 ) ,卒于嘉庆初年 ( 1796后 )。年轻时在泰安府衙应差 ,30岁后退居泰山。他自年轻时便热爱故乡泰山的历史文化 ,亲自踏勘、调查有关资料。 5 0岁前又编成《泰山道里记》、《泰山金石考》等 ,得到当时著名文学家、学者姚鼐、钱大昕等人的好评  相似文献   

18.
爱国将领冯玉祥在对待日本侵略问题上,与蒋介石有原则性分歧,含愤于1932年至1935年两次隐居泰山。在泰山期间,他筹资聘师办教育。 1933年冬,冯玉祥在泰山普照寺西南隅手枪营新建的三间草房内,创办了第一处学校,招收贫民子女30余名,定名为“贫农学校”。以后,他又在泰山脚下卧龙峪、韩家岭等地建起了14处小学。总校设在东王家庄,下设14处分校,在校生近千名。冯玉祥聘请泰安进步人士、老教师范明枢先生为总校  相似文献   

19.
关于泰山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山是客观存在的 ,泰山学是人为形成的 ,泰山不就是泰山学 ,“泰山研究”也不能取代“泰山学研究”。既然存在一个博大雄伟的泰山 ,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 ,这个“道理” ,就是其“存在”的内在真实逻辑关系 ,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的规律。通过数代学人的努力 ,不断对其“揭秘” ,逐渐形成一种系统化了的认识 ,运用学术话语、概念、原理体系将其外化出来 ,就形成了一门关于泰山的学问———泰山学。泰山学有若干分支 ,是一门文理交叉、学科渗透、以人文科学为主 ,但又关照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为营造泰山学 ,国内外学人必将付出艰辛的劳动 ,但也值得  相似文献   

20.
"有眼不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只看表面现象,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通常人们认为这"泰山"是山东境内五岳之首的泰山,但实际上"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并不是山名,而是一个人名。据古籍记载,春秋时代著名的木匠鲁班,曾经招收了一批慕名投奔他的徒弟。鲁班对徒弟要求非常严格,一方面毫无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