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非局域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和强非局域非线性自散焦介质的特性,通过对强非局域非线性自散焦介质的响应函数作两次泰勒展开,使非局域非线性薛定谔方程近似简化为一个线性方程,并由此来研究1+2维傍轴高斯光束在强非局域非线性自散焦介质中的传输特性,得到了光束各参量的演化方程和束宽的演化规律.其结果表明:在强非局域非线性自散焦介质中,傍轴高斯光束的束宽随传输距离将不断展宽,不能形成空间孤子.  相似文献   

2.
运用变分法研究傍轴椭圆高斯光束在具有椭圆对称响应函数的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的传输特性,得到了光束各参量的演化方程和演化规律.在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的椭圆对称响应函数的特征参量满足一定条件下,得到了一个临界功率,当光束初始输入功率等于临界功率时,可以得到变分椭圆高斯型空间光孤子.  相似文献   

3.
陈胤奇 《中学物理》2012,(11):36-37
自然界中某些介质的光学性质随着方向而异,在一束入射光照射这种介质时,会产生两束折射光,这一现象称之为光的双折射.1875年,Kerr发现某些各向同性的透明介质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会变成各向异性,呈现出双折射特性,这种现象就是电光效应.若折射率n的变化与外加电场强度E的平方成正比,则称之为Kerr电光效应.自上世纪六十年代...  相似文献   

4.
运用变分法研究了1+2维厄米-高斯光束在弱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的传输特性,得到了光束各参量的演化方程和一个临界功率.当光束初始功率等于临界功率时,得到了一个稳定的厄米-高斯型空间光孤子.  相似文献   

5.
从1+1维非局域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出发,结合非局域对数型饱和型非线性介质中非线性折射率的变化规律,构建出了1+1维双曲正割光束在弱非局域对数饱和型非线性介质所对应的拉格朗日密度函数.在此基础上,运用变分法研究了1+1维双曲正割光束在弱非局域对数饱和型非线性介质中的传输规律,得到了光束各参量的演化方程.通过对光束各参量的演化方程进一步分析得到了束宽演化的动力学方程和一个临界束宽;当光束从束腰处并且以临界束宽入射时,得到了一个稳定的1+1维双曲正割型空间光孤子.  相似文献   

6.
自散焦介质中双光束斜入射耦合能发生光束偏转,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在非线性折射率不是均匀分布时光束偏转能降低抽运光功率并且偏转角度不减小,在相同的功率条件下,能产生更大的偏转.此现象对光开关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外加电场双光子光伏光折变介质中高斯光束及其相互作用的自偏转特性。结果表明,对于给定的与外加电场的双光子光伏光折变晶体参量匹配的高斯光束,考虑扩散效应之后,匹配高斯光束将发生自偏转。随着外加电场的增加,高斯光束自偏转程度增加,当外加电场达到一定强度后,高斯光束自偏转程度随着外加电场的增加反而减小。高斯光束自偏转程度随着入射光强的变化关系与外加电场的情况相似。在扩散效应影响下,同相位的高斯光束相互作用不是原来融合,而是使它们趋于分离,且光束之间存在能量的耦合;反相位的高斯光束的相互作用不再是简单的相互排斥,在一定的条件下,两束孤子光束既互相排斥,又同时向同侧偏转。  相似文献   

8.
利用变分法研究了1+1维傍轴高斯光束型在含有小损耗的弱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的传输特性,得到了光束各参量的演化方程和一个临界功率。在介质损耗足够小的前提下,当光束初始功率等于临界功率时,得到了一个束宽随传输距离缓慢展宽的准空间光孤子——损耗空间光孤子。  相似文献   

9.
导出了非旁轴矢量传输方程,该方程明确了各修正项的物理意义;首次用变分法得到了任意初始条件下光束非旁轴传输的解析形式规律,与数值结果符合甚好。此外,基于得到的非旁轴矢量传输方程,用调制理论研究了非旁轴和矢量效应对光束自聚焦的影响,比较了各种效应的重要性,发现在自聚焦点附近,矢量效应的作用要强于非旁轴,其中矢量效应中来自电场散度项的非线性衍射的作用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10.
推导具有横向和纵向折射率周期性调制的克尔型非线性介质光学格子中的光束传输方程,通过数值模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适当的调制周期使光束分裂成两束斜向传输的光束,并且调制周期过大或过小都不能产生这个现象.此现象对光学格子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几何光学的学习过程中,学到双凸透镜是会聚透镜(正透镜)时,学生往往极易忽略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双凸透镜是置于空气中的,透镜的会聚和发散性质,不能单看透镜的形状,还与透镜两侧的介质有关。在介质折射率小于透镜的折射率的条件下,双凸透镜才具有会聚的特性。本文将介绍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用于演示置于折射率较大的介质中的双凸透镜具有发散性质。演示步骤如下:首先将水放入一长方体形状的鱼缸中(缸体置于空气中)。用一激光束透过缸体。当光束以垂直于缸体表面入射,且上下移动时,通过缸体的上半部和下半部时光束方向不变,这时并没有什么不寻  相似文献   

12.
运用变分法研究了1+1维sech型光束在含有小损耗的弱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的传输特性,得到了光束各参量的演化方程和一个临界功率.在介质损耗足够小的前提下,当光束初始功率等于临界功率时,得到了一个sech型损耗空间光孤子.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几何光学中,我们发现其公式比较繁多,要逐一死记并非易事。下面介绍由薄透镜物像公式出发.把单球面折射、反射的成像公式,厚透镜成像公式方便地导出,以便于记忆。在光学教科书中,均导出了薄透镜成像公式,其形式为:这里,n1──物方介质折射率n2──像方介质折射率n──透镜本身材料折射率S──物距S1──像距。1薄透镜高斯公式得薄透镜的高斯公式:(2)2单球面折射成像公式为单球面折射物像公式。对于(3)式,两边同除以得和像方焦距得球面折射成像的高斯公式为:3球面反射物像公式为单球面反射的成像公式。同样引入f1=f…  相似文献   

14.
基于瑞利衍射积分公式,推导出非傍轴离轴高斯光束相干合成和非相干合成在自由空间中传输的解析公式,用所得结果对非傍轴高斯光束相干合成和非相干合成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非傍轴公式在傍轴条件下回归到傍轴理论所得结果.远场近似,轴上光强以及傍轴离轴高斯光束的相干合成与非相干合成光束传输公式可做为本文结果的特例给出.数值计算表明,合成光束的光强分布与合成方式(相干合成和非相干合成)、光束束宽w0(或等效于f参数)、光束束数M、离轴参数α以及传输距离z有关.在远场,对于相干合成光束,M束非傍轴高斯光束的合成光束的轴上光强是单束非傍轴高斯光束的轴上光强的M^2倍;对于非相干合成光束,M束非傍轴高斯光束的合成光束的轴上光强是单束非傍轴高斯光束的轴上光强的M倍。  相似文献   

15.
例题 如图1所示,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厚度为L,一细光束从上表面以入射角口射入,介质的折射率为n,求细光束从下表面射出时相对入射光线侧移的距离d。  相似文献   

16.
负折射介质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性质,即反常折射现象、自聚焦效应、逆Dopp ler频移和反常Cerenkov辐射等,这些性质为人们提供了控制光的全新手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先回顾了负折射介质的研究历史,然后对负折射介质主要物理性质的物理机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最后简单介绍了光子晶体负折射效应。  相似文献   

17.
具有e指数响应的弱非局域介质中的Sech空间光孤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变分法研究了1+1维sech型光束在具有e指数响应的弱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的传输特性,得到了光束各参量的演化方程和一个临界功率.当光束初始功率等于临界功率时,得到了一个稳定的sech型空间光孤子.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多模压缩态理论,研究了在Kerr介质中自相位调制对多模偶相干态等幂次N次方Y压缩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当压缩阶数N为偶数时,多模Kerr偶相干态在一定的条件下总可随时间变化而周期性地处于等幂次N-Y最小测不准态;2)当压缩阶数N为奇数时,多模Kerr偶相干态在一定的条件下总可随时间变化而周期性地呈现等幂次N次方Y压缩效应.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多模压缩态理论,研究了在Kerr介质中自相位调制对多模偶相干态等幂次N次方Y压缩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当压缩阶数N为偶数时,多模Kerr偶相干态在一定的条件下总可随时间变化而周期性地处于等幂次N—Y最小测不准态;2)当压缩阶数贝为奇数时,多模Kerr偶相干态在一定的条件下总可随时间变化而周期性地呈现等幂次N次方Y压缩效应。  相似文献   

20.
Z-扫描技术及其在非线性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Z—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Z—扫描技术在测量非线性光学介质的非线性折射率、非线性吸收系数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提高Z—扫描灵敏度的两种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