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欲改变现状,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欲改变现状,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刘银凤 《考试周刊》2011,(16):71-71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欲改变现状,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本文就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张进雄 《成才之路》2010,(13):79-79
作文是表达,更是创造,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所认识的客观世界。学生难学,教师难教——作文教学很难在短期内见效。我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生涯中发现,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欲改变现状,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5.
杨荣坤 《现代语文》2011,(3):137-137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欲改变现状,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的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他们没能真正体会到写作是自己思想发挥、情感宣泄、才识体现的需要,从而缺乏写作激情和灵感。所以,想改变这种状况,实施作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写作素养,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7.
谈到作文教学,迎头就会碰到三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怎么改。其中“怎么改”一直是语文教师心中的“隐痛”,因为传统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的作文要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目前,许多学校的教学要求依然没有跳出这种窠臼,这实际上是套在作文教学上的枷锁,既约束了老师,又危害了学生。并且传统的作文教学的模式是“老师命题——学生写作——老师批改”,在这里,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作文教学,总是学生负责写,老师负责改.学生对修改作文的事毫不在意、毫不计较、毫不关心.这种陈旧的作文教学方法,必须下功夫、花气力予以纠正.为什么呢?因为“自改作文是写作不可缺少的环节,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所以学生的作文既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写,更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改.对此,可采取下列四种策略.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难,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批改作文,这是普遍的也是不争的事实。有人甚至提出"好作文不是改出来的"的观点。当然,这里的"改",不是修改,而是批改。其用意无非是为"作文是写出来的,批改无关紧要"的论调找借口。从我20年的教学实践来看,我觉得作文批改乃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其意义甚大。而且,我以为作文批语,尤其是总评,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对写作教学的顺利进行事关重大。在作文评改中,对于文后批语撰写随意不得,也马虎不得,应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10.
小学作文向来都是“学生写,教师改”。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处于被动地位,老师批改的工作量也很大。语文新课标准关于作文部分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教学力求实用,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教学中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一系列环节,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写作,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作文的能力,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陈天霞 《时代教育》2007,(6Z):102-102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写作成了困扰广大语文老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农村初中更是如此。学生作文没少写,老师也没少批改,可是学生作文水平社是提高不快。久而久之,作文教学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高耗低效、事倍功半的泥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与作文     
“看,这作文简直是乱七八糟。”“唉,老师今天又布置作文。”从老师这焦虑中,从学生这叹息中,不难看出教师作文难教,学生作文难写的通病仍是普遍存在的。究其原因,不外乎这样两种:第一,学生缺乏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写作材料,学生当然写起作文来抓头皱眉。  相似文献   

13.
作文的教与学一直让教师头痛、令学生畏惧。怎样改变这种老师难教、学生难写的状况,让作文变成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创设情境,激活写作话题作文写作的激情源自对生活的热爱。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中去激发其写作灵感,提升写作热情,从而让写作变得愉快而轻松。1.创设想象情境,获取创作灵感想象是创造力,想象作文是拓宽学生思路的有效方式。在作文教学中,要让每位学生在生活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把自己想说的话和想表达的情感,用真实的语言记录下来。如写想象作文《未来城》  相似文献   

14.
孟忆 《广东教育》2006,(4):61-62
目前不少学生写作中仍是“一苦一难一糊涂”:作文前苦于无可炊之米。作文时难在辞不达意,作文后糊涂于修改方向。怎样解决学生这一写作烦恼呢?笔者在多年的高中作文教学实践中.尝试用“鼓励广泛阅读。充实素材宝库”,“指导课外多练。写出真我个性”,“合作探究改评.师生课堂互动”的方法进行写作能力的提升训练。觉得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素养、让学生会写乐写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
姚海 《考试周刊》2013,(12):47-48
作文难教,作文难写,这是长期困扰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要提高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水平,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写作语言,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重视学生的作文修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写出个性化作文。  相似文献   

16.
叶美丽 《考试周刊》2012,(52):52-53
"作文难,难作文",这不仅是学生害怕作文的一句口头禅,而且是语文教师力图破解的难题。大多数学生认为作文是一项很难的心智活动:没什么可写、不知该怎样写、如何才能写好。因此,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拓展作文教学思路,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入手,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7.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正所谓“善写者不如善删者.善取者不如善改者”。可见,修改文章对于成就佳作是何等重要。修改是写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初中写作训练的基本要求。谈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这是强调学生的作文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改,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长期以来制约学生语文整体水平的瓶颈,老师难教,学生难写。单纯依靠每学期七八篇的课堂作文训练效果总不理想,学生的作文依然呈现出肚子空空“无话说”,不知所云的“胡乱说”,千篇一律“平淡说”的现象。面对分值占语文总分40%的中考作文,什么样的写作训练才更有效?如何改变学生的作文现状,使他们有话说,说得好呢?  相似文献   

19.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奠定了写作课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很多困惑,作文教学的现状是老师作文课难教、作文难改;学生难学、难写,作文教学陷入重重困境。  相似文献   

20.
作文指导实践常常面临两种困境:一是学生有东西写不出,二是没有东西硬要写,以致学生害怕作文。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当前的大多数作文教学关注的仅仅是写作活动结果,学生写作文是为了应付老师和考试,语文教师也多只是按考试的标准对学生作文进行评判、批改。作文之前对审题、立意作些指导,而后便让学生写作,似乎成了教师固定不变的作文教学程式。整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