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现代职业教育中的教师文化,是职业教育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和专业发展中对生命本真意义的理解、关怀和认同。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体系,其受到历史、民族、区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反映社会文化、学校文化、职业文化等文化形态在教师群体上的凝聚。职业教育教师文化中的社会、职业、专业和发展等四种属性,分别对应其价值、课程、实践和幸福等四种意蕴,实现教师文化中的属性与意蕴的表里结合。教师文化属性与其意蕴的衔接融合,反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现代职业教育在本质上是一项文化活动,职业的文化性、技术的文化性、人的文化性及教育的文化性,这四维度文化属性同社会和个体对相关文化需求之间的关系决定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文化价值本质属性。现代职业教育价值选择的文化回归需要从四个层面努力:国家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层面,培育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新使命;产业经济技术层面,职业教育关注技术精神世界的构建;院校层面,构筑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个体发展层面,置于文化环境之中培养完整的职业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是职业教育质量的保障。美国有完善的新任职业教师的专业发展计划,在促进职业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社会、企业、学校通力合作,效果较为明显。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应重视职业教师的生涯发展,为教师专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另外,教师自身也要通过自主发展,提升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决定着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在亟需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今天,探索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职业教育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建设,对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实践共同体作为情境学习在人类学研究领域中的核心要素,是个体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专业发展与实践共同体的结合是遵循个体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从新手到专家成长规律的表现。职业教育教师实践共同体的构建能够为职业教育教师提供有利的结构性学习资源、职业认同的情感支持、实践反思的真实参照以及专业身份转变的合理契机,从而有效促进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据此,继承共同的文化历史遗产、完善相互依存的系统、实现再生产的循环、增强教师实践工作的反映性成为构建职业教育教师实践共同体的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5.
专业师资:影响农职教发展的重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施教主体,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专业课教师,是职业学校内最为引人注目的群体,职业学校的社会声誉、发展潜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业师资队伍的阵容结构、智能水平和社会影响。农村职业学校从无到有,曾经有过令人瞩目的办学成绩,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广泛赞誉,这与专业教师呕心沥血的辛勤奉献是密不可分的。在今天职业教育普遍不景气的形势下,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仍然与专业教师的素质结构不无关系。以清醒的头脑、长远的眼光反观农职教近几年的发展轨迹和目前严峻的现实。我…  相似文献   

6.
文化流动是一种高级的文化形态不断地被其他民族所学习、吸收的过程,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就是西方文化流动过程中与中国文化碰撞、交融的结果.文化流动不仅推动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促进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形态的繁荣,而且还实现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功能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时期,很有必要融合社会学和心理学两种研究范式,重新遴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社会学研究范式关注教师群体的专业地位,心理学研究范式关注教师个体的专业素质,二者具有内在的契合逻辑。因此,可以在尊重教师个体自主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国家层面法制框架的建构、社会层面合作机制的完善、院校层面校本环境的建设和教师层面群体氛围的创造,最终实现职业教育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会的精英知识分子,在融入乡村社会参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中具有实现在场式专业发展、提升扶贫质效的价值。乡村教师参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应具有与乡村社会文化、与乡村学校学生以及与乡村社会资源的社会融入意蕴。基于乡村教师参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时存在主体性困境、环境性困境以及制度性困境的日常事实,具体的融入路径有:以乡土情怀培养激发乡村教师的内源性责任感;促进乡村教师观照扶贫对象的职业教育恰切选择;融通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价值取向;改善社会支持体系以提升乡村教师的乡村社会融入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张健 《江苏教育》2012,(3):47-48
职业教育的办学属性就是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职业学校从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聘用兼职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师聘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办学属性的本质要求。但是,由于地方职业学校基本沿袭普通中学教师管理体制,财政只按在职专任教师拨给教师经费,在职业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教师编制不足和聘用社会兼职教师的经济负担一直制约着职业学校的健康发展。这种体制使职业学校千方百计争取教师编制并按编制进足教师数量,以此争取经费支持,导致职业学校办学缺乏活力。  相似文献   

10.
宋晶 《职教论坛》2012,(21):28-31
工具理性职业教育目的带来伦理的困惑:工具化导致职业教育目的的伦理意蕴丧失,理性化致使职业教育目的的人本价值虚无。现代教育目的不能放弃人的幸福之终极追求,追求职业幸福感是现代职业教育目的的应有之义。职业教育目的的伦理诉求最终将体现于职业教育的课程,将职业的文化价值认同作为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目的前提条件,对职业活动效能的理解和信念置于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职业活动的环境体验是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