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一1991年,我国出版了各类期刊达6056种。这么多的期刊,可以肯定地说都是为读者而编的。因为,如果不为读者编期刊,期刊没有读者,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没有容身之地了。既然如此,对于期刊编辑来说,读者就是服务的对象,编者要为读者服务。这就是期刊编辑和读者的根本关系。所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中说:“社会主义的出版工作,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计划性。它要给城乡广大读者提供多方面的、适应各种文化程度的、丰富多采的图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的编辑不但需要具有传统意义上的“案头”功底,更需要准确地把握市场的脉搏。以最快的速度获取、辨析和利用信息,并能别具匠心地将这些信息转化为“金点子”推入市场。因此,一位编辑若想在市场竞争中大展拳脚,并赢得读者的喝彩,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3.
期刊编辑工作,不仅决定着一种期刊的形象-“外包装”、风格和神韵,而且决定着期刊向读者输送什么样的精神食粮从这个特性上看,期刊编辑肩负着把关的严肃使命,就是说,编辑对稿件握有生杀大权,既能为稿件开“绿灯”,也能开“红灯”,责任重大,笔者从办刊的实践中体会到,期刊编辑的把关使命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结构艺术:期刊宗旨和特色的体现:期刊编辑杂谈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芒四射的太阳,蜿蜒曲折的绿色长城立体图案,从不同角度组成了罗马字母Ⅺ和英文字母A。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的会徽,以结构的简捷明快和浑然天成,完美地体现了本届亚运会“团结、友谊、进步”的宗旨,突出了亚细亚雄风和本届会址北京的特色,受到国内外专家和各国人民的普遍好评。由此我悟到,同样的素材,一经艺术家独具匠心的安排,就会顿时产生无穷的意味和壮美的意境。其中之奥秘,正在于结构之妙。期刊也不能回避结构问题。如何富于创造性地将待发的长短不一分量殊异的稿件纂辑成册,如何巧设栏目并将稿件的篇目有序排列,如何有机地将文字与插图融为一体、或者达到文图并茂,如何鲜明地将期刊的宗旨和特色突现出来,都关联着期刊的结构艺术。犹如砖、瓦、木、石按照各种设计会组成高矮有别、雅俗相异、美丑分明的建筑,待发的稿件依照不同的结构方法,也可能产生优劣悬殊的效应。著名作家王蒙讲得精辟:“结构,就是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期刊事业发展较快,但期刊出版质量不尽如人意。《论影响期刊质量的原因及对策》一文,指出了其中弊端,应引起期刊编辑出版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期刊编辑活动是以选择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目标,以组织、选择、调控、传播、教化为己任,以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实践活动,因而包含着一个编辑价值和编辑价值观问题。本文拟就如何理解和培养期刊编辑价值观(以下简称“编辑价值观”)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编辑价值观的实质与制约1.编辑价值观的实质及体现谈编辑价值观首先不能不了解什么是编辑价值。编辑价值是编辑主体与客体(文稿)相互作用的结果。确切地说,是编辑工作者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效益。它是由精神产品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功能所决定的。期刊编辑价值观就是一种以主体价值标准为尺度的评价性认识,换言之,就是编辑对文稿进行科学评价的观念体系。编辑的这种价值观念是特定社会文化发展的主观凝定,是对编辑工作形成的价值关系的理性概括,也是编辑对个体经验和群体智慧的自觉总结。这就是编辑价值观的实质。  相似文献   

7.
金艳 《新闻传播》2006,(4):70-70
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决定期刊质量的关键。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科技期刊编辑队伍,是提高期刊质量,打造被社会认可的精品期刊的先决条件。笔者认为,一名合格的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即缜密、勤谨、博识。  相似文献   

8.
卞平 《编辑学报》1996,8(3):130-131
中国科学院的杨乐院士在一次座谈会上提出:“有的部门与单位制定的办法有片面性,稿件在国外发表一律得分高,在国内发表一律得分低,这不利于提高科技期刊质量。”这是一个非常中肯、应当认真研究的意见。本来,科学论文要不要公开发表,在何时何地用何种方式发表,完全是论文作者作为著作权人享有的  相似文献   

9.
案头堆放着国内近几年出版的编辑学专著和编辑系列讲座。作为工作的参考和写作的借鉴,我拜读了其中的部分章节。开卷有益,何况读的是具有开创意义的编辑学专著,尤令我感到获益匪浅。如果把时间向前推移几年,正是《编辑之友》倡导“编辑学讨论”的初期。这一富有远见卓识的创举,得到了国内诸多编辑家、学者和领导同志的支持,很快在编辑界蔚成风气。历经几年艰辛,编辑学的建构已成雏形,更令人感到倡导者功莫大焉!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正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已渗透到我们社会的每个领域和每个角落,其作用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科技期刊是信息的载体,它与信息更有着密切关系.信息是编辑工作的先导,又是进行各项编辑活动的依据,选题、组稿、审校及加工整理都离不开信息.一个编辑如果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善于收集和利用与编辑业务有关的信息资料,那么在编辑工作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瞎闯,并能在编辑工作的全过程中,利用信息指导编辑实践的顺利开展.期刊编辑工作与信息息息相关,编辑的信息观念应贯穿于整个编辑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1.
社会科学期刊,是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稿件的主要载体,对社会科学成果的发表、社会科学作用的发挥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有不可替代的功效。本文拟就社会科学期刊对社会科学成果的作用,社会科学成果和稿件的评价与选择,当前社科期刊编辑与编辑工作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一、社科期刊对社科成果的作用社会科学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和学术功能。当今世界所有重大问题和复杂问题,都与社会科学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活跃和繁荣社会科学研究,可以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的清样终校胡骏鹏【陕西】我由一名科研工作者改行当科技期刊编辑,不知不觉已整整十个春秋。负责主编工作近5载,虽然整天在默默无闻地“爬格子”、为他人作嫁衣裳,忙忙碌碌之中也觉得有不少乐趣和欣慰。每当从读者来信得知其应作了本刊介绍的某项科研成果时;...  相似文献   

13.
编辑:期刊发行的 "隐性力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人认为,期刊出版以编辑为中心,以发行为龙头,编辑负责刊物的质量,发行的目的是把刊物卖出去,编辑与发行分立,二者各司其职。在期刊出版的过程中,编辑处在中心环节,这一点是共认的准则。然而,随着期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期刊的发行日显艰难,编辑与发行分立所产生的弊端  相似文献   

14.
雷智勇 《编辑学报》1994,6(3):172-176
期刊的生命在于期刊的质量,期刊的质量取决于作者水平和编辑的基本素质。编辑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应具备强烈的“纠错意识”。 有人会问,看稿改稿是编辑的本职工作,是编辑活动这一特定的社会文化现象的应有之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编辑学会代表团的一员,我很想了解美国同行的出版理念、编辑运作和实际工作的情况。这方面过去虽说也接触过一些,但大都是从书上和其他材料看来的,往往是经过好几手的材料。这次有机会同美国的编辑同行面对面地交谈,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颇为新鲜的事。承东道主的安排,我们接触到了四种编辑。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期刊编辑与信息传播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郭秀娥 《编辑学报》1996,8(1):49-52
1993年9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一项旨在推进美国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全国基础信息设施计划”,这一计划也叫“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4年初,克林顿政府为这项计划投入启动资金10亿美元。消息传开,全球震惊。紧接着,日本、欧共体、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也纷纷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并设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投巨资建设。巴西、阿  相似文献   

17.
期刊编辑策划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各家刊物都在致力于办出一本特色刊物。而策划作为期刊风格形成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每家期刊都非常重视的事情。随着期刊业的发展,我们对于“策划”这个语词必须重新认识,必须注意到策划这个语词的内涵也在变化、发展,不断地丰富着。一、编辑策划的现代意识期刊的编辑策划,不仅仅是文字的、栏目的、选题的策划,它愈来愈是一个整体,其中期刊外包装的策划越来越重要,在编每一期稿子前,文字编辑与美术编辑必须互相沟通,对配文图片的排版,文字说明必须优化、美化,使图片与文字浑然天成。因此,我们围绕期刊的策划不仅仅是文字、选题方面等等,…  相似文献   

18.
抓社会主义期刊出版事业的繁荣是一件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大事,必须花更大的力气抓出成效来。近两年来在期刊出版阵地上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国各地一批优秀期刊已经或正在走向社会,拥入家庭,卓而不群地自立于期刊之林,感到责任重大。对此,我一直在思索,思索我们省的期刊该怎么办?现在我向全省期刊界郑重地提出一个口号:“办出我们的特色,争创全国一流刊物。”  相似文献   

19.
全媒体时代,媒体的融合发展对行业期刊编辑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挑战。本文以《中国审计》杂志为例,解剖麻雀、深入剖析,提出以政治为引领、以业务为核心、以创新为驱动的全媒体时代行业期刊编辑基本素养要求,以期进一步提高编辑基本素养,不断推动行业期刊发展。  相似文献   

20.
胡风不仅是现代中国一位个性突出的文艺理论家,而且是建树颇丰的文艺报刊编辑,曾先后主编过《工作与学习丛刊》、《海燕》、《七月》、《希望》等著名刊物,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作家邵荃麟说过:“中国那时的刊物谁都比不过胡风,胡风的刊物编辑得最好,它好在什么地方?它有完整的对文学的观点、美学追求,而且政治上也不糊涂,是革命的,符合人类进步思想。”鉴于学界至今未见有人对胡风的报刊编辑思想进行系统研究,故本文仅就胡风的编辑方法和艺术略作管窥。胡风不仅是现代中国一位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