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漫步在大花园之中 最近我们看了不少企业报副刊,真好似漫步在花园之中,比如,《中原电子报》文化版”、《长江航运报》“企业人文化”、《鞍钢日报》“热土·品读”、《江苏石油报》“邵伯湖”、《北方电力报》“生活树”、《铁道建设》报“花蔟”、《新疆石油报》“黑油山”、《石化管道报》“热流”、《上海铁道》报“汽笛”、《陕西邮政报》“绿色憩苑”、《万向报》“万向潮”、《拖拉机报》“东方红”、《茅台酒报》“杨柳湾副刊”、《焦作矿工报》“光与热”、《莱钢日报》“钢花”、《黑龙江邮电报》“绿韵”、《河南石油报》“秦淮风副刊”。  相似文献   

2.
副刊是报纸这个有机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版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功能。中原铁道报先后创办了《通途》文艺副刊和《五光十色》文化生活副刊。在周末版、星期刊大量出现,传统的副刊受到冷落的时候,我们的副刊却受到郑州铁路局38万职工的青睐和欢迎。多年的实践告诉我  相似文献   

3.
李金山  薛灵 《新闻三昧》2007,(11):16-18
企业报必须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没有一支过硬的通讯员队伍,想办好企业报是不可能的。《河南石油报》多年来非常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加大通讯员培训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办报质量,《北京铁道报》抽出骨干力量,深入基层举办通讯员培训班。《北京铁道报》是北京铁路局惟一公开发行的一张报纸,读者面涉及到6个铁路分局和管内各次列车。为了把报纸办得更活、更好、更贴近读者,从去年开始,该报在积极抓好编采人自身建设的同时,注重把功夫用在提高基层通讯员的素质上,并由总编辑石云亭、副总编辑李长顺带领8名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报纸的副刊也有了很大变化:除一部分如《人民日报》的《大地》、《文汇报》的《笔会》、《羊城晚报》的《花地》等依然保持文学副刊的传统特色外,更多的报纸副刊则向“杂志化”、“周刊化”、“周末化”方向发展,形成所谓“大副刊”潮流。《华西都市报》副刊《街坊》创办伊始,就明确标明仅仅是作为“市民生活报”的一个版而存在,但又以其强烈的可读性和生动的趣味性、广泛的知识性和雅俗共赏的魅力,赢得了广大市民的青睐。  相似文献   

6.
在2010年萧山日报社举行的首届艺术节上,参加亮相的13支参赛队伍中,有一支"特约通讯员"队伍特别亮眼,这支队伍由全区29个镇街场广播站编辑组成的队伍,将参加报社艺术节的所有活动。有着三十年新闻从业经验的新塘街道老通讯员吕校忠,在十大歌手比赛中成功获选。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人民新闻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支强大的队伍:一支是专业化的新闻大军,一支是不脱产的通讯员队伍。延安《解放日报》社论《展开通讯员工作》中说:“我们的报纸就不仅需要有能干的编辑与优秀的记者,而尤其需要有生活在广大人民中间的、参加在各项实际工作里面的群众通讯员。”一个新闻机构的职业记者再多,它只能跑一些“点”,而散布在四面八方、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通讯员掌握着“面”;点面结合,就能更充分地反映出各条战线、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构成行业报风景线的行业报副刊,不仅经历了行业报自身的发展变迁,而且在报纸副刊领域,也走过了同样的光荣和彷徨之路。伴随着部分行业报副刊的退出,还有一些行业报副刊和其他综合性报纸留存的副刊一样,努力开拓新的生存空间。立足行业,从社会热点切入中国沸腾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日益成为媒体关注和报道的热点与焦点,观察城市,“记录城市变迁、记录城市发展、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当前城市报道提出的要求,需要新闻从业人员身体力行地去实践。《人民铁道》报副刊《汽笛》于1950年10月11日面世。作为有历史传统的行业报副刊,如何以自己…  相似文献   

9.
通讯员队伍建设是办好报纸的基础建设。企业报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花大气力抓好这项工作。一、厂报必须有一支稳定的通讯员队伍。所谓企业报的特色,主要是结合企业实际,面向职工,贴近职工,满足职工的合理需求,使职工喜闻乐见。要做到这一点,仅凭企业报的专职编采人员深入采访调查,精心谋划编排是不够的。因为目前大多数企业报专职编采人员较少。如我们《庆华报》只有三四个人,应付日常工作就够紧张的了,的确难以全面和准确用掌握全厂方方面面的情况。所以,必须建立一支稳定的通讯员队伍。这样就扩大了厂报的视野,延长了厂报的触角。不但可以扩大报道面,丰富报纸内容,而且可以通过他们及时了解掌握职工的所思、所需、所好,并体现在报纸的编  相似文献   

10.
《青年记者》2005,(3):78-78
由《大众日报》资深通讯员、山东石横发电厂离体干部佟玉林撰写的《写作艺术散论》近日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佟玉林先生长年从事中学教育及文学创作工作。几十年来在省部级报刊发表了大量散文、杂文和报告文学。多篇作品获国家、省部级文学大奖赛多种奖项,多次荣获"《大众日报》优秀通讯员"称号。  相似文献   

11.
在国有石油企业,都有一支新闻通讯员队伍,这支队伍是企业新闻宣传的骨干力量。然而,不少通讯员都是半路出家,新闻综合素质不高,在新的形势下,难以适应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需要。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中,建立一支  相似文献   

12.
日前,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上,看到一篇题为“久违了,文学月刊的插图”的文章。文章谈到文学报刊很少见到插图,甚至是绝迹了的现象,列举了中国权威文学刊物《人民文学》在老一辈文学家主持刊物工作时,十分重视作品的插图,要求每期刊物的重点作品必须配以精美插图的主张。并在刊物的周围团结了一批极具实力和潜力的作家队伍,同时还有一支过硬的画家力量,这两支不同专业的队伍有力地支撑《人民文学》刊  相似文献   

13.
建设一支高质量的通讯员队伍,是办好企业报的重要保证。这方面,我们《长江报》采取了一些措施,依靠竞争机制,在职工中选拔培养通讯员,调动他们的写稿积极性,促进了报纸质量的不断提高,报社也因此两次荣立厂集体三等功。过去,我们在选拔通讯员工作上曾先后试行过一些方法,但效果不佳。从1988年起,我们引进竞争机制,规定全厂职工不论干什么工作,只  相似文献   

14.
县市报通讯员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县市报日益壮大,有的改为对开大报,有的扩版增张,令人刮目相看。 县市报的发展,离不开一支稳定的通讯员队伍。没有广大通讯员的辛勤笔耕,没有奋斗在各个岗位、各条战线的通讯员们的源源来稿,要办好一张高质量的、鲜活的县市报,是不可想像的。《天门日报》在1988年复刊后,紧紧依靠各级党委和广大通讯员,获取了大量信息,每天的报纸上都登载着他们写来的消息,使报纸生气勃勃,和通讯员、读者的关系十分密切。但是到上个世纪末,通讯员来稿就慢慢少了,尤其是“双抢”和春节期间,几乎没有一篇来稿。出现这…  相似文献   

15.
如何抓好企业报通讯员队伍的建设,使通讯员为企业报提供高质量的稿件呢?我们《莱钢报》的具体做法是:定期培训、基层办班、个别指导、年终奖评。多年来,我们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培养了一大批拿得起、放得下、扎根基层、写出优秀稿件的通讯员队伍,推动了《莱钢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行业报副刊的实际,从依托行业放眼社会、精心设置好栏目、建立一支高品质的作者队伍、副刊编辑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四个方面,一一阐述怎样做好一份行业报副刊。文章有对行业报定位的分析,有对读者阅读需求的解读,有结合自己工作实践的感悟,有对栏目设置和培养基层写作队伍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要办好企业报,培育一支过硬的写作队伍是关键。对此,我深有体会。1984年以前,我厂通讯员队伍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办报人常常处于无“米”作“炊”的窘境。可现在,我们《武钢报》版面比原来  相似文献   

18.
“盘点”去年刊稿的数量,令自己也惊讶:在省、市以上新闻单位刊稿138篇,其中中央级新闻单位21篇。分别被《人民铁道》评为百佳通讯员,被《中国企业报》、《经济早报》聘为特约通讯员,被江苏《党的生活》杂志聘为特约评刊员。你要我对投稿“招数”实话实说,那就是要树立通讯员投稿的“负责观”。对事实负责。这是对通讯员最重  相似文献   

19.
<正>"走转改"活动是落实"三贴近"原则、创新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举措,是媒体的社会责任和记者的社会担当得到重塑、新闻本质得到回归的有效途径。一年来,《哈尔滨铁道报》在开展"走转改"活动中,既把它作为哈铁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升哈铁报舆论影响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着力点,同时又以之作为推进本报新闻改革、带动新闻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取得了一定成效。一、走基层,重在形成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报作为企业党政机关和职工群众的喉舌,是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处在经济建设第一线上,具有其它报纸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报的副刊也应办出自己的特色,成为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园地,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多年来,我们《晋华报》副刊努力探索和总结经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在这方面是深有体会的。 一、让副刊进入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家庭的延伸。企业报副刊如果把来源于企业生活的素材,或者职工比较关心的事,用文学的形式加以反映,企业报无疑会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