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外语教学的系统论(System theory of teaching English)是从整体出发来研究系统整体和组成系统整体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从本质上说明其结构、功能和动态,以实现外语教学的整体优化。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系统方法,立足于英语语言素质训练这一整体目标,把词汇、语法、阅读教学及语音训练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阅读教学的程序”,即是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结构的核心问题是教会学生独立思考,逐步培养自学能力。教学中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按系统论的原理:改变系统的结构可提高系统的功能,改变系统的结构又可以通过改变构成系统的要素和改变要素的排列顺序来实现,这就谓之“变式”。它是研究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其目的是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加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培养自学  相似文献   

3.
外语教学的系统论(System theorv of teaching English)是从整体出发来研究系统整体和组成系统整体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从本质上说明其结构、功能和动态,以实现外语教学的整体优化.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系统方法,立足于英语语言素质训练这一整体目标,把词汇、语法、阅读教学及语音训练等教学内容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认识和对待,并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整合,实行系统集中、整体推进的教学模式,就能有效地避免现行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音与形背离、词与句脱节、语法繁纷散乱;教师抓东抓西,穷于应付;学生记这练那,苦不堪言,且结果多是“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现象,从而使高中英语教学更能遵循英语作为一个系统语言所需要的教与学的规律,使教学过程更愉悦、更有趣、更高效.……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变繁琐的内容分析为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这是从根本上扭转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费时低效、劳而少功”的有效途径。堵不住繁琐分析的路,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步。那么,怎样进行语言训练才扎实、有效呢?一、明确教学目标,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学目标不明确,势必导致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影响语言训练的效果。就小学阶段整个阅读教学来说,总的目标要求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方法和兴趣),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四个字:“自能读书。”其他诸如思想教育、思维训练、美的熏陶等都应…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既相互关系又彼此制约的有机整体。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必须在优化构成语文教学诸要素的前提下,“以辩证唯物主义作指导”,正确处理语文教学内部的各种关系。 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不能从整体出发,正确处理语文教学各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影响和削弱了语文教学的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6.
文科文摘     
文科文摘语文教学新的原则系统1.语文教育与恩想教育统一的原则。这一提法源于“文道统一”,这是继承;又区别于“文道统一”,这是发展.2.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的原则.这一提法,从多数新教材看,已形成共识.3.“完整语言”整体训练原则.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彻...  相似文献   

7.
正在阅读课上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要求,是信息时代语言交流对语文教改的强烈呼唤。我根据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及新课标要求来进行语言训练,现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意见。一、钻研教材,设计目标分化教学目标是语言训练内容安排的依据和效果检测的标准。就阅读教学而言,它包含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内容。如果将目标简单化为"培养能力",概念化为"发展智力",在其影响下的语言训练必然难以奏效。因此,优化语言训练必须将新课标、学生有机融合,发挥教学目标对语言训练的导向作用。为此,在明确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总目标的前提下,必须整体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读写训练重  相似文献   

8.
要使语言训练切实到位,必须要处理好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与“整体理解”的关系。 九年义务教育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课文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由整体到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阅读教学涉及到章的内容和形式等多方面,语学科的综合性使得阅读教学需要明确的训练目标、周密的训练计划、系统的训练内容和科学的训练方法。从阅读过程、阅读目的和阅读速度分析,要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就必须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训练。小学的阅读教学以字词积累为主,初中以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为主,高中以言、学、化教育为主。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的着力点何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当前阅读教学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是未能将着力点放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环节上。阅读教学如何从课文内容分析的模式回归到发展阅读能力上来 ,如何实现由掌握知识向培养能力的转化 ,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 ,要实现教学大纲提出的阅读目标 ,实现由掌握知识向培养能力的转化 ,必须从“语感训练”和“整体把握”两个方面下功夫。一、语感训练———牵一发而动全身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能力。可以说它是语言能力多种因素的综合 ,是学…  相似文献   

11.
中专教学的深化改革,要重视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教学大纲、编写教材时,不能脱离培养目标,不能脱离教学整体设计。这样,各门学科在整体优化中,要研究的就不单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而是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在内的整个教学过程。也就是,要使组成中专教育这一系统中各门学科的子系统都从整体出发,掌握培养目标,发挥各个组成要素在孤立状态中所没有的整体特色,使“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的加和”,达  相似文献   

12.
叶老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本文想就阅读教学中进行语感训练谈一点看法。语感就是对某一种语言现象能准确生动灵敏的感受和评判。它又包括形象感、分寸感、语义感、语音感、畅达感等几个方面。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感训练,应该掌握三个原则和三种方法。阅读教学中语感训练的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语文学科的教胄目标,能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人才素质的质量。叶圣陶指出:“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这就是说,阅读教学必须把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作为阅读文段中的语言材料,真语义是多层面的,因而语感对象也必然是去层面的。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握语感训练中的层次性。一、文面感知层(也叫表象感知层),这属于语感的最低层次。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空:一层文段不易表述了什么内客。描…  相似文献   

14.
语言转换训练是指在阅读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以诸多形式的动态转换为凭借的语言训练。加强语言转换训练的研究和运用,对于促进语文教学的本质回归,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是颇为重要的。这是因为,包括创新教育在内的阅读教学中的一切教学,都必须指向于学生听读理解、读写表达能力的培养,否则,创新和创造教育,只能是“空中楼阁”。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5.
人们的认识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进行,并且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通过实践的总结进一步达到认识的深化。近年我市小学数学教师正是遵循这一认识规律,积极开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一、把握“改革目标”与“评价析准”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思想等要素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具有高度的整体性。因此,优化课堂教学,必须要从整体上把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和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根据“目标”运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语文教学中阅读敦学是基础,语文教学一旦把阅读教学抓好了,它就有个坚实的基础”。而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当然也离不开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是一种感知、吸收、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从阅读的过程来看,构成阅读能力的要素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因此,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实际上就是对学生以上四种能力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7.
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语言训练的过程。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阅读中学习语言,必须经历“感知语言一理解语言一运用语言”这一逻辑程序。课堂教学是落实语言训练的主阵地,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挖掘教材中的语言训练因素,在明确训练目标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训练程序,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呢?一、抓疏通,感知语言。感知是认识活动的开端。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感知学习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分清所学内容的主次、重点和非重点,从而建立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  相似文献   

18.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系统。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些不成熟的经验,现归纳为以下几点:一、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 课堂教学目标要科学合理。它既要符合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又要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要建立在由英语学习态度、语言知识和智能三方面组成的目标体系上.同时教师要根据所教内容在整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所教班级学生的接受程度,将传授语言知识以及训练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联系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李素琴 《考试周刊》2011,(36):40-40
语言文字符号的价值在于“义”,即理解“义”,运用“义”。这个“义”也就是语言符号所指代的事物与现象,言语交流实际上是人们借语言来反映事实,沟通思想。从阅读教学来看,理解语言是阅读教学的起点与归宿,全部活动范围都离不开理解语言,如教学目标——设定理解语言的要求;教学过程——展现理解语言的活动;教学方法——保证理解语言的有效;教学评价——分析理解语言的得失利弊。阅读教学也有语言运用,但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运用主要在使用中确认语言的“义”,提供运用的案例,其用意并不在于专门的语言运用训练。在阅读教学确立“语言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我们权且提出“优值理解”的评价标准,这一标准相对来说比“好课”、“有效教学”等更贴近语文性质。  相似文献   

20.
一、为什么要研究语言训练的操作化问题? 所谓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的操作化,就是把关于进行科学阅读的理论、原则和规律,转化为组织和安排阅读实践过程的行为方式,变成学生自能学习语言的实践行为和动作。 第一,从阅读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阅读教学能否实现操作化,关系到阅读教学改革能否深入发展和经世致用的问题。从理论和实际的联系角度来看,要研究如何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通过科学而又具体的操作程序,有效地指导语言训练,架起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从教学实际需要的角度来看,要研究如何把阅读教学的活动分解为一连串的基本操作步骤,合理而顺利地指向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目标的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