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方淳 《政治课教学》2009,(11):60-62
近段时间,很多教育工作者、媒体、家长对奥数提出了种种质疑,同时也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对高中五大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提出了质疑。当然其中也包括对高中生物奥赛的质疑,  相似文献   

2.
王建良 《班主任》2004,(9):41-41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当对教育的作用质疑时,是否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然而,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对现在的某些教育行为、教育现象提出质疑.在吴一舟所著的《你的教育生态了吗》一书"请老庄作序"一节中,吴一舟举了一个惠施和庄子种葫芦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时下,有人提出质疑: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课堂上还需要板书吗?该话题引来了教育工作者的纷纷论争.笔者以为,板书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质疑精神、质疑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之关键。那么,如何在机械基础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疑惑,这其实是证明学生认真学习的一种正常表现,哪有一学就会不问便知的学生。但是教育工作者一些不正常的教育方式往往使学生不敢提问不敢质疑,长此以往就压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得学生不愿意深入思考。本文主要阐述了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意义,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被压抑的原因,最后提出一些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1,(55):43-44
在当今中国社会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大前提下,时代和社会对人才能力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学习工作以及科研等方方面面,具有质疑精神与自主探究能力的人往往更能有所成就。时代与社会也呼吁在基础学科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对学生大胆质疑、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但在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相关问题。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大胆质疑、自主探究的能力,逐渐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思考与探究的问题,文章结合笔者经验提出了几点想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邓长新 《云南教育》2004,(16):22-23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情感与态度”目标中提出: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质疑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改革的具体课程目标。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根据教育部的有关精神,最近,不少省市发出停办奥数等奥赛班的禁令。火爆多年的奥赛,因承载了太多本不应承载的东西,如今正开始逐步回归到科学的发展轨道中来。这是多数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期盼,也是众多被强拉“上马”的学子们的期盼。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质疑精神、质疑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据调查,目前我国学生的质疑能力普遍较差,职业学校学生的质疑能力就更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目前大部分学校迫于社会、家长的舆论和压力,片面追求升学率,因而教学围绕试卷转,一切为了考试而教和学,人为地束缚了学…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1月11日,在第四届青少年科技节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教授为上海市教育工作者作了一场题为“脑科学和教育刍议——兼论科学素质”的科普报告。报告会上,他对当前教育中存在的外语学习低龄化、文理分科两大问题,从脑科学的角度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1.
正好奇、质疑是初中学生的天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层次,开拓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呢?这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下面就笔者历年来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方法,供大家参考.一、创造良好质疑情境,体现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学时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情境,开放  相似文献   

12.
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努力提高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质疑的能力,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质疑,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层次,开拓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呢?本文阐述了教学中的一些感想和体会,以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论界对于课程改革意义的探讨、对课程改革实施效果的质疑、对完善课程改革政策的研究,以及人们对课程改革的倍加关注,反映了社会各界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期待,同时也激发了教育工作者对基础教育的深层次思索.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呼唤创造性人才。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已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小学自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我们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了“设境质疑──引导探究──启发研讨──指导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设境质疑 设境质疑是指教师创设问题和探索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科学的发现始于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是一个人优良创造品质的具体表现。 因此,课堂教…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外语必须同时学习与母语和目的语有关的文化,这已成为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从理论上讲,现在没有人对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的必要性提出质疑。但从目前我国英语教学来看,对文化知识的教学还是不够...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受到质疑,传统教育模式陷入困境。这要求学生、教育工作者和高校一起寻找应对之策,包括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和思辨能力,教育工作者积极适应和体验新媒体技术,高校在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监管的同时,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受到质疑,传统教育模式陷入困境。这要求学生、教育工作者和高校一起寻找应对之策,包括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和思辨能力,教育工作者积极适应和体验新媒体技术,高校在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监管的同时,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8.
李文华 《教师》2012,(35):40-40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意义上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挑战和质疑,而沟通、合作等教育观念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下面结合自身经验,谈一谈自己对合作学习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鼓励学生质疑,保护而非压制或抹杀学生敢于质疑的天性,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质。以下就是我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个实例。  相似文献   

20.
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几个焦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之后,引起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拍案而起者有之,批判挞伐者有之,提出修改意见者有之,解释主旨者有之,提出质疑者有之,表示不解者也有之,可谓毁誉参半。于漪老师认为语文“新课标”是“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