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常生活中,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给我们的印象总是聪明认真、好学上进、成绩优良、遵纪守法的。但有较多资料显示,在这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中,有很多人的心理并不健全,50%左右的优秀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优秀学生心理综合症”特征,其中女生比例更高。心理学家经过与这些优秀学生的长期接触,包括心理测验、日常观察、个别访谈以及心理咨询中发现“他们是一群需要关注的特殊人群”。“优秀学生心理综合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过分追求完美。他们一方面对自己期望和要求过高,行为上关注细节,有一点事情做得不好,便惴惴不安,严重的甚…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生活中,“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给人们的印象总是好学上进、聪明认真、遵纪守法。但心理学家在与优秀学生的长期接触中,发现40%~60%的优秀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优秀学生心理综合症”特征,其中女生比例更高。近日,记者采访了山东大学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的李娟副主任和山东师范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昌兵主任,希望能帮助优秀生解开心理的困惑。困惑一:过分追求完美已经上初二的小王聪明好学,从小就是班里的尖子生,他总是对自己要求很高,稍有一点事情做得不够好,便惴惴不安。对同学们,他看谁都不顺眼,觉得他们素质低。…  相似文献   

3.
在学校中,“三好学生”、“优秀学生”给人们的印象是好学上进、聪明认真、学业有成、遵纪守法。但实际上在这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中,有不少人的心理发展并不健全,或者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缺陷和误区,40%~50%的优秀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优秀学生心理综合症”,其中女生比例  相似文献   

4.
一提到心理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那些情绪稳定性差、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而在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和访谈中发现,不少优秀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综合征”。某校一初三女生,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曾在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她要求自己每天所有的时间都必须用来思考和  相似文献   

5.
李春玲 《课外阅读》2010,(12):36-36,65
一提起心理健康,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那些情绪稳定性差、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而那些优秀学生总是给人一种品学兼优、好学上进的印象,很少有人把心理健康问题与他们联系起来。笔者有十多年的教学学经验,通过对大量优秀学生的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和访谈及观察,发现优秀学生中患有“心理综合症”的达40%以上。其主要表现为:一是过分追求完美。二是关注消极面。三是过分关注自己的形象和别人的评价。此外,一些优秀学生还表现出对失败异常敏感,面临选择时患得患失,犹豫不决。“心理综合征”的实质是心理素质问题,是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个体自身合力的结果。因此,首先要做的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提倡健康、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社会对优秀生、优秀生对自己,也要学会适当降低期望、变追求完美为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6.
一提起心理健康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那些情绪稳定性差、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而那些优秀学生总是给人一种品学兼优、好学上进的印象,很少有人把心理健康问题与他们联系起来。而在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和访谈中,发现优秀学生中患有“心理综合症”的达40%以上。中小学心理咨询案例统计表明,重点学校的优秀学生出现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障碍者明显多于普通学校的一般学生。深圳市某重点中学一位15岁的初三女生,各科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曾获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广东赛区第一名。她要求自己每天的所有时间都必须思考和学习,与人交谈…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中,"三好学生"、"优秀学生"给人们的印象是好学上进、聪明认真、学业有成、遵纪守法.但实际上在这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中,有不少人的心理发展并不健全,或者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缺陷和误区,40%~50%的优秀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优秀学生心理综合症",其中女生比例更高,这是一群需要引起人们关注的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8.
笔者从教十多年,不止一次地接收从重点中学“休学”后转来的优秀生,在与这些优秀学生的长期接触中,包括教学接触、日常观察、谈话以及对待考试、成绩等方面,我发现,这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中,有不少人的心理发展并不健全,或者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缺陷和误区,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都存在困扰和问题,专家们把它们概括为“优秀生心理综合症”。  相似文献   

9.
对优秀学生多一分关注和关爱,可能是许多班主任的一贯做法,但是适度冷落一些优秀学生,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更有利于这些学生发展,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受挫能力,而且能在更大程度上激发他们的优秀本质,使优秀学生乃至整个班级的管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生活中,“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给人们的印象总是好学上进、聪明认真、成绩优良、遵纪守法。但心理学家在与优秀学生的长期接触中,发现40%-60%的优秀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优秀学生心理综合征”特征,其中女生比例更高。专家们认为:“优秀学生心理综合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在全社会在—定程度上达成共识,在我国许多学校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些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和形式来实施,其中心理咨询与辅导就是其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不仅如此,心理咨询与辅导本身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专业性、操作性很强的理论和技术,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最基本的理论,教师的素质及采用的方法和形式,初步了解这些,有助于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一、学校心理辅导的“三层次介入”理论学校心理辅导主要有…  相似文献   

12.
心理咨询是近些年大学教育中引人注目的新领域 ,它与思想教育一起共同关注人的心理世界。与思想教育相比 ,心理咨询具有特定的含义和独特的工作方式 ,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思想教育的不足 ,对学生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心理咨询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丁飞 《教育现代化》2006,(11):127-127
优秀学生是老师的宠儿,同学的楷模,因为在他们身上表现出许多优秀品质:他们有较强的自信心、自尊心,荣誉意识强;有较好的独立性、创造性,学习动机明确:他们有良好的意志品质,自觉程度高,自控能力强.能自觉排除干扰;学习兴趣浓,学习方法好,各学科成绩突出等等。但也正因如此。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对他们的优点关注多.缺点关注少,对他们存在的错误和不足。没有引起重视或重视不够。这又容易使他们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对他们的成长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SFBT疗法(即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是基于怏速解决教育中面临的问题而提出的。这种心理辅导模式并不关注问题产生的动因,它关注的是“教师、学生和家长焦点难题”的“解决方案”。在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中,总有没有问题存在的时刻,总有获得成功体验的时刻,SFBT疗法称其为“例外情形”。SFBT疗法就是通过改变一个人对自我和他...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高中生正处在第二个“心理断乳期”,他们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心理咨询中笔者发现,人际关系不和谐是高中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6.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成因及解决对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瑞学 《教育探索》2005,(11):90-92
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我们在关注他们经济困难的同时,也应关注他们的“心理贫困”问题。导致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的成因,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和个体因素。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完善助学制度、进行经济帮助的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17.
英国心理咨询的回眸、展望和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咨询在英国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它是为缓和“二战”带来的各种社会危机而产生的。目前,英国心理咨询与治疗协会通过本会成员的创造性努力,促使咨询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强调研究和评估、重视一致性和心理教育、重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已成为英国心理咨询的发展趋势。了解英国心理咨询的历史和发展,对我国心理咨询的健康发展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当前,学校心理咨询已经受到社会的全面关注,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咨询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途径,也不只局限于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层面上,而是同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实际需要紧密联系。然而,综观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咨询的研究现状,其总体成效  相似文献   

19.
心理咨询是日益备受人们关注的一门新学科,具有显著的应用性,随着社会生活的竞争化、快节奏,人们出现的心理问题促使心理咨询在我国逐渐兴起。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疾患和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需要,说明高校同样呼唤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20.
高职校园里,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在逐年增多,但关注优秀学生心理问题的却较少.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优秀学生心理问题的基础上,思考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以解决高职优秀学生的心理问题,使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恢复心理平衡,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