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备好课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只有认真备好课,才能取得教学主动权。 近年来,笔者在指导教育实习工作中,曾深入到一些学校,感到有些教育师,特别是新教师,他们虽然能做到认真备课。但却重教参、轻教材,在认真阅读、分析处理教材方面缺乏一定的“内功”,往往在对教材并不十分掌握的情况下,就忙于写教学计划,匆匆上课,因此对他们必须给予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 备课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备课的过程主要是精心阅读、深入分析教材的过程,是艰苦的脑力劳动过  相似文献   

2.
教学参考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它能帮助教师领会教材的编写理念,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改进和提高。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教参,但不能依赖教参。发挥教参的有效作用,首先要对教材独立钻研,其次对教参提供的资料合理吸收、积极加工和大胆舍弃,最终备出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案。  相似文献   

3.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教师一辈子都在备课。"毋庸置疑,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传统观念中,所谓的备课,就是认真阅读原文、仔细研读教参、查找资料后,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到教学过程到板书设计,一步一步地细细  相似文献   

4.
陈寿义  张丽 《师道》2010,(10):22-23
目前主张教师在备课时无需阅读教参的呼声渐起,部分人认为教参不能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价值。事实上,无论哪位语文教师,教学时都希望能有一本为己所需的教学参考资料。那么,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教参的编写人员又该做怎样的改革与建构呢?  相似文献   

5.
朱彤 《江苏教育》2007,(14):96-97
新学期开始,每位教师都会拿到任教学科的教材和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教学参考书是教育权威部门为了帮助教师了解教材编写意图,把握教材内涵,顺利达成教学要求而编写的教学辅助资料。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有的教师把本应作“参考”之用的教学参考书奉为圣经,对它迷信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一旦备课就迫不及待地捧起教参,玉盘珍馐也好,鸡肋也罢,一律如获至宝。  相似文献   

6.
一、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参、教材。了解每个单元的主题以及本单元在全册的位置,明确每组教材的编写目的,同时联系每单元的内容和训练重点,构思备课。  相似文献   

7.
1精心设计教学方案1.1精心确定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  相似文献   

8.
谈课前备课     
要上好课,就得备好课。备课包括学期前的备课与上课前的备课。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课前备课谈几点体会。一、要从教材实际出发 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钻研教材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备课时,应认真反复阅读  相似文献   

9.
一、备课 (一)理解教材 教师首先要认真阅读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理解《颐和园》的教学目标找出教学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10.
一、备课 首先是备教材。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该学科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而编写的教学用书。新教师要上好课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阅读有关参考资料,明确教材地位、作用,确定教学目的要求,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精选练习和作业。  相似文献   

11.
现在,许多教师的手里有两样“宝物”,就是人教社编写的教学参考书以及形形色色的教案选编。平时,备课、上课依靠的就是这两样“主打”。. 本来,人教社编写教参的目的,是节省教师一些查找资料的时间和精力,给教师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启发和帮助。至于教案选编,虽然其中不乏名家之作,但毋  相似文献   

12.
范慧娟 《成才之路》2011,(28):87-87
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读型的阅读教学模式是怎样的呢?备课前,老师认真钻研教材,阅读教参,体会文章思路后再写出教案。其主要内容是:课堂上该提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跟标准答案配套的板书、提纲。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亦步亦趋地实施自己教案的过程。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很少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只能被教师牵着鼻子走。  相似文献   

13.
分析教材是教师备课的首要环节,也是教学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小学语文老师可以通过通读教材分析编者意图,阅读《教参》了解对应目标,研读课文确立课堂教学目标,拓展延伸培养语文素养的手段,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深入了解和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文本的"浅阅读",严重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笔者认为教师阅读能力欠佳、过多依赖教参和备课不够到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学习,苦练"内功"和脱离教参、精益求精地备课。  相似文献   

15.
备课,教参为教师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但过分依赖教参,教师缺少自我阅读的真实体验,跳不出别人理解的圈子,教学就会丢失自我。课堂成了教参知识贩卖的场所,教师养成了思考的惰性,教学的有效性可想而知。因此,语文教师不妨尝试抛开教参及教辅用书的"裸备"。一.遵循阅读的认知规律,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备课时,教师遵循学生阅读规律,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课前充分准备 一、认真编写课日授课计划——备课 备课是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全部教学准备工作的最后的阶段。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实习课的备课比普通课的备课要求更高,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还要做好物质技术准备。 备教材:进一步钻研教学大纲和课题授课计划,明确课题的目的、要求,掌握好教学基本内容。认真  相似文献   

17.
裘永红 《江西教育》2003,(17):26-27
教参,顾名思义是教学参考书,是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参考的。可以说,大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生涯,一直从未离开过教参。长期以来,教参确实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一个不出场的却又十分重要的角色。一编语文教参的初衷,当然是为了方便教师备课。因为任何一位教师的知识面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教参为教师备课、上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诸如课文分析,课文作者的生活环境、写作背景、生平遭际和命运、主要作品、前人对该作品的研究以及教学中可能用得到的文字图表等资料。也就是说,教参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有针对性地、集中地提供了教学的背景性资料,这…  相似文献   

18.
教参,顾名思义是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参考的。可以说,大部分语文教师(其它学科教师也大致如此)的教学生涯,从未离开过教参。长期以来,教参确实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一个不出场的却又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教参”领我入门编语文教参的初衷,当然是为了方便教师备课。任何一位教师的知识面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而教参为教师备课、上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诸如课文分析,课文作者的生活环境、写作背景、生平遭际和命运、主要作品、前人对该作品的研究以及教学中可能用得到的文字图表等资料。也就是说,教参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有针对性地、集中地提供…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改已经搞了多年,课堂教学中的“少、慢、差、费”依然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从备课这一角度,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正确认识备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和前提 备课是教师课前准备的重要内容,对教学的顺利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不备课或备课不充分是绝对上不好课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抱怨说,自己确实做了认真的准备,可是教学效果依然不好,对此他们感到茫然。我觉得这些教师对备课含义的理解片面、偏狭是其根本原因。在他们看来,备课只是简单地依据教参理解教材。其实不然,教学是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凭借教材,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教师、教材、学生三位一体,共同构成教学的要  相似文献   

20.
一、教师的学科备课:进入新课改后,教师的教案、教参、教材和备课方式、教研方式都将有所变化,教师必须作好相关调整。二、教师的学科讲课:新课改后,教师的教学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