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醉翁亭记》极其生动的描绘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的政治理想和寓情山水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全将写景、叙事和抒情熔于一炉,正如前人所说“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写得情景交融,韵味隽永,含英咀华,颇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名作《醉翁亭记》,历来为后人所推崇,其原因不仅在于他对精美秀丽环境和四时变化的自然风光的描写,其攫取读者心灵,像磁石般吸引人的,正是他被贬谪为滁州太守后,与民同乐、寄情山水的悠然和超脱之情。作者一开始写醉翁亭的环境和亭名的由来,只是一个引子,为下文写太守与滁人游山、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醉翁亭记》委婉地流露了作者抑郁悲凉之情,典型的如中学人教版《教参》就以为“作者写《醉翁亭记》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由于政治上遭受排斥,仕途失意,内心不免有抑郁之情;寄情山水,于宴饮酒酣中与民同乐,纵然可以一时排遣心中的郁闷,但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情怀总难抛却”。  相似文献   

4.
《醉翁亭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散佳作。它是北宋学家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而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写的。作以“记”为名,借景抒情,寄情山水,表达了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这篇千古佳作在艺术手法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2012,(4):24-24
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写了一篇《醉翁亭记》。文章写好后,当地百姓争相传抄。一天,他听人说有位樵夫说他的文章有地方写得不好,就把这位樵夫找来请教,樵夫说开头不好。  相似文献   

6.
裘继祥 《学周刊C版》2011,(3):203-203
《醉翁亭记》并没有写出醉翁亭独特的面孔,周围的景色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为何会成为欧阳修的代表作?《醉翁亭记》中的太守不怎么游,不怎么玩,也不怎么喝,似乎写别人的文字更多,真的是这样吗?这些需要教师对文本进行细阅读.  相似文献   

7.
《醉翁亭记》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散文。作者以“记”为名,借景抒情,寄情山水,表达了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这篇散文内容充实。文字精炼,字字矶珠,可谓文约意丰,前呼后应,浑然一体,读来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8.
传说欧阳修在滁州做太守时,经常到当地的琅琊山去,他和琅琊寺的智仙和尚十分要好。智仙在山道旁建了座亭子,欧阳修命名为“醉翁亭”,并为它写了一篇《醉翁亭记》。  相似文献   

9.
《醉翁亭记》是宋仁宗庆历六年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此文一出 ,震动文坛。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 ,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恬淡自然的山水画 ,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全篇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于一炉 ,表现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和优美凝练的文笔。几个世纪以来 ,备受人们的赞赏 ,成为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一、积极进步的主题思想1 .作者通过对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乐的社会风气的描写 ,从侧面表现了自己治滁的政绩 ,抒发了“…  相似文献   

10.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都是脍炙人口的古代抒情散文,两文都以“文情并茂”的特色著称于世。《岳阳楼记》倾吐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醉翁亭记》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思想。这两种政治境界都是积极向上的。比较研读,又同中有异,确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论《醉翁亭记》主题思想的建构、原因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醉翁亭记》"与民同乐"主题思想的建构,经历了一个从提出、置疑、阐释,到被广泛认同的曲折历程。这一思想形成的原因涉及作品、作家、读者三个方面。如"太守与民共乐图"成了后世地方官吏为政一方的典范;"同乐亭"、"同乐园"等作为建筑名称被广泛使等用。  相似文献   

12.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同写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即1046年,同是著名的游记散文。从表层上看,二文有所不同:《岳》文侧重对朋友的婉言规劝和对个人抱负的慷慨剖白,通篇隐含着深深的忧虑;而《醉》文则主要表达了作者邀游山水与民同乐的感情,全文洋溢着浓浓的欢愉。但仔细品读,对比分析,再结合作者的生活时代和创作背景,就不难发现,在更深层次上,《岳》文之“忧”与《醉》文之“乐”似异而实同,二文都表达了忧国忧民与民同乐的思想感  相似文献   

13.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期间写的一篇山水游记,关于这篇章的主题,几乎所有的论认为章表现了作“与民同乐”的思想。但是细加玩味。总觉得这样的论断与作品实际不符。  相似文献   

14.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期间写的一篇光耀千古的山水游记,关于这篇文章的主题。几乎所有的论者认为文章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但是细加玩味。总觉得这样的论断与作品实际不符。  相似文献   

15.
《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该文写于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任上的第二年,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首先是第一段以"环滁  相似文献   

16.
据传欧阳修在滁州当太守时,因常去琅琊山游玩,与山寺和尚智仙结为好友。这位和尚专门为他在山上修了一座亭子,欧阳修很感激,用自己的别号给亭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了一篇章《醉翁亭记》。章写好后,抄写多份,由衙役张贴各城门口,并敲锣打鼓,向过往行人征求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7.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十分重视文章的修改。他在安徽滁州任太守时,曾写过一篇散文《醉翁亭记》。他把这篇文章写好后,誊抄了好几份,叫人张贴到  相似文献   

18.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代表作,写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前一年,“庆历新政”的代表人物范仲淹、富弼、杜衍、韩琦相继被罢官,对此,在河北都转运使任上的欧阳修对此极为愤慨,上《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为之辩解,因此触怒权臣,被贬为滁洲太守,在滁洲的第二年,其写了这篇传颂千古的著名散文。  相似文献   

19.
陈宏亮 《现代语文》2005,(12):44-44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等人推行“庆历新政”失败,欧阳修因上书为他们辩护获罪,被贬为滁州太守。在滁州任职期间,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作为一代文豪,欧阳修写文章向来追求用词精妙、简练而又通俗。《醉翁亭记》还留下了一段推敲文句的文苑佳话,为人们所传诵。  相似文献   

20.
欧阳修被贬作于滁州知州任上的《丰乐亭记》和《醉翁亭记》两篇散文,以其丰富的意蕴昭示了他独特的精神世界。即:表层抒写作者的山林之乐;次层抒写作者与民同乐,并自我肯定在滁州建立的政绩;深层则表现出作者以从容、淡定的心态坦然面对人生遭际,体现出一种积极有为、乐观旷达的精神。从两文中透露出的是作者政治上和创作上不凡的识见,更体现出作者独特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