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它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感,力量和追求。因此,中国的传统民间音乐需要我们持续的传承下去。本着传承和发扬中国民间音乐之精髓、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目的,尝试让传统民间音乐走入幼儿固音乐活动,激发他们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让幼儿在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中得到美的熏陶,更获得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的提高,从而体现幼儿艺术人格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无数光辉灿烂的文化,民间音乐就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中的一支奇葩。我国的民间音乐浩如烟海、内涵丰富,形成了鲜明的风格与特色,在世界文化宝库中都占据着重要位置。由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原因,我国当前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状况堪忧,亟需找到传承和发展的路径。职业院校民间音乐教育理应肩负起传承与弘扬民间音乐的重任,依托民间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3.
具有民族性质的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世界音乐这幅异彩纷呈的历史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民族音乐的教学对于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精神及内涵,创作出富有民族性的音乐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侧重于探讨音乐课堂上中华民族音乐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通过民族音乐不断地传承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4.
传统民间音乐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一块瑰宝,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和传承它。"文化的传承必须依靠传播,使它传之于人,行之于世,承之于于后人。"如何传承河南传统民间音乐是一个严峻的、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2):150-153
河北省民间音乐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累,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民族气质与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的文化财富。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城市现代化交流不断加深,严重影响到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要想真正弘扬河北省优秀民间音乐文化,就要利用本土优势,将民族民间音乐与高校音乐教育结合,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培养大学生。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还能推动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从而使河北省传统民间音乐永葆青春。  相似文献   

6.
在音乐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重视本民族文化传承已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的主要趋势.在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内容中应增加母语教学,尽可能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他们走向社会,传播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许媛 《华章》2011,(24)
"十二木卡姆"是集音乐、舞蹈、文学、说唱、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朵奇葩.但是,其生存环境以及其传承现状令人担忧.我们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年轻一代,应树立传承民族传统音乐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8.
湖南花鼓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明星,也是我国地方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教育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传统音乐的发展是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基石,因此,在当今文化发展大潮的背景之下,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是高校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具有非凡的时代价值和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拥有源远流长的传统音乐文化,其丰富多彩的内涵是伴随着我国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发展的,但是,当前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珍贵品种正在面临着消失的危机。作为音乐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则是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在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时,从学前教育抓起可以有效提升学前儿童的音乐素养,提高音乐鉴赏力,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本文将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着手,阐述学前教育对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积极作用,并根据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正2006年5月20日江南丝竹这一乐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可见江南丝竹音乐从根植于市井田间的草根艺术已提升到了中华民族的、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民族文化。江南丝竹音乐是具有民族文化的一种显著的标识,是历代音乐人士和人民群众相密切配合、流行、传承、创作的艺术结晶;江南丝竹音乐的文化是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一种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和源泉之一、是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璨璀明珠。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音乐植根于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反映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代表着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阶段依托音乐课程渗透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民族认识,成为当今音乐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一种传统的音乐艺术,它同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长期流传于中华民族聚居区并且在人民群众中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内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其自身漫长的传承发展中表现出了诸多特有的特性,比如地域性、流变性及群体性等等。本文在阐释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定位的基础上对其在几千年的发展传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进行多角度的诠释。  相似文献   

13.
燕赵地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燕赵音乐自远古就有迹可循,其音乐文化历史久远,极具特色。基于民族音乐视野对不同时期燕赵地域的音乐文化进行考略,重在使人们了解燕赵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过程和特征,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4.
原生态音乐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但存在着保护和传承的危机。本文通过总结原生态音乐的价值,分析我国原生态音乐现状和当代意义,对保护和传承原生态音乐提出了建议,主要阐述了原生态进课堂的重要性以及其困境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魂。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如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戏曲和说唱音乐等。民间音乐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比其他诸如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等更具有生命力,是其他音乐的源或根。因为,民间音乐生于民众之中,活跃于民众之中,最贴近人民群众,最直接反映社会的生产、生活和发展变化。在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大舞台上,民间音乐可以称之为纪录和反映民间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所以,传承和发展中国民间音乐是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必然内容。  相似文献   

16.
红色歌谣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歌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革命实践与民族民间音乐相结合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红色歌谣对高校德育工作具有巨大作用,高校是红色歌谣传承和发扬的重要场所,红色歌谣在高校共公音乐教学中提升音乐审美的同时贯穿着革命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上下五千年,所谓中国文化,乃是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起始于封建社会,其精髓在于中国古代文人传承下来的诗歌音乐。中国古代文人音乐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表达出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活对理想的追求,抒发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艺术追求的崇尚之情。中国古代文人对音乐的创作和追求,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的历史,对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就中国古代文人音乐为背景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进探讨。  相似文献   

18.
彭鹏 《江西教育》2022,(44):73-7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大量优秀且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和深刻内涵的民族音乐体系。通过学习与欣赏民族音乐,学生能更加热爱传统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阐述了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古诗词歌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凝聚着先民的民族智慧和精神,彰显了传统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要重视和弘扬国学范畴的古诗词歌曲的传承和发展,引导大学生感知和认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文化视野,提升其文化内涵、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古诗词歌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凝聚着先民的民族智慧和精神,彰显了传统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要重视和弘扬国学范畴的古诗词歌曲的传承和发展,引导大学生感知和认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文化视野,提升其文化内涵、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