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近视散光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美国SCAN-195型准分子激光系统对74例(138只眼),近视散光的患进行治疗,PRK组近视度数在-1.00--5.00D,散光度数在-0.50--3.00D之间的患,共61只眼;LASIK组为近视度数大于-5.00D伴散光或散光度数大于-3.00D的患,共77只眼。结果:术后视力;所有病例均随访1a以上,PPK组视力均≥0.5,其中91.98%的患≥0.8;LASIK组视力均≥0.5,其中90.12%的患≥0.8。结论:PRK和LASIK治疗近视散光是安全,有效并且可行。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信息》2003,(14):44-45
如果说有些手术“既想做又有点害怕”,那么第一个就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手术(LASIK,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利用激光进行的视力矫正手术,从90年代后半期开始以美国为中心逐渐推广。  相似文献   

3.
一项号称最安全、最成熟的近视治疗手术为何会引发全球关注?一位最早从事激光近视手术的台湾名医为何宣布"封刀"?事实上,在激光近视手术市场急剧膨胀之下,医院刻意回避风险、政府监管缺位,这留下了一个个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朱思泉 《金秋科苑》2013,(15):102-102
前不久,一位79岁罹患左眼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在我院接受了飞秒激光手术。术后第二天复查,患者视力达No.9。由于飞秒激光的辅助,手术对角膜的损伤非常小,术后角膜通透度很高,所以患者术后无不适。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近视患者,度数已高达500度了。我非常讨厌戴眼镜。请问,现在流行的激光治疗是否安全、可靠?另外,我因为高度近视而得了玻璃体浑浊病,这种病好像很难治,有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和改善措施呢?(初二男生)据我所知,激光治近视是用激光将人眼角膜中间的一层气化掉,从而达到治疗近视的目的。而且激光手术并非人人都可以做,手术要求患者的屈光状态是稳定的。屈光状态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的现象。由于18周岁以下的青年正处于身体生长期,眼睛屈光度不稳定,若盲目接受手术,一两年后视力极有可能回退。最佳手术的年龄是25岁至30岁。你现…  相似文献   

6.
正据统计,全球目前大约有20亿的近视患者。而一项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称,到2050年,全球将有近一半的人口患近视。现在对抗近视的方法通常是戴眼镜,或者做激光手术,但是这些方法目前看来还是不能完全解决近视带来的麻烦。近期,加拿大的一家公司成功开发出了一款  相似文献   

7.
《发明与创新》2009,(9):13-14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有数家德国科研机构正在尝试用一种名为FLEx的飞秒激光新技术来治疗近视.这项正等待美国FDA临床认证的新技术会是近视患者的一个新希望吗?  相似文献   

8.
诚夫 《世界发明》1998,(12):17-17
激光是一种令人惊异的光线,有着奇妙的特点:高亮度,比太阳亮得多;极好的单色光;定向性好,发散光很小;具有相干性:激光自被发现以来,已在许多领域大显身手。例如,在医学上,医生用激光为病人做极其精密的眼科手术;在军事上,出现了激光枪、激光炮,美国还在试验用激光打卫星;在工业上,有激光唱机和光碟等。科学家们正为激光开辟新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9.
王乃彦,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参与建成了我国首台测量中子能谱和截面的中子飞行时间谱仪,测量了中国首批中子核数据,领导和参加了核武器试验中极其重要的近区物理测试项目11种,为原子弹等核武器的设计、试验、改进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对探测器系统的响应函数、测试数据的解卷积的复原处理等重要问题做了创造性研究,促进了我国核武器设计和测试技术的不断改进。他对惯性约束核聚变领域的物理和技术问题做了系统研究,在高功率脉冲技术、束流物理和束靶相互作用诸方面取得在国内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他在电子束泵浦氟化氪准分子激光的研究中,激光输出能量达106焦耳,能量抽取效率达国际水平。同时在大面积非箍缩型电子束泵浦技术、大孔径氟化氪激光振荡器、强流束流物理和高功率脉冲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2004年,他被授予了世界核科学理事会全球奖,在全世界获此殊荣的4人中,他是首位获得此项奖励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0.
王静 《科教文汇》2013,(36):74-75
通过对在我院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手术的13890例患者进行连续性临床观察,从患者、护理人员、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分析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对策,并落实到每一个细节,消除不安全因素,防患于未然,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护人员自身安全,避免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深圳特区科技》2004,(10):266-266
准分子激光人眼像差矫正系统包括人眼波前主观像差仪和准分子激光眼科治疗机,它要将人眼波前主观像差仪检测所得的人眼视觉像差无缝连接到准分子激光眼科治疗机上,准确引导激光按人眼视觉像差对角膜进行像差补偿的切割手术,从而使人眼屈光手术后的视力达到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2.
近视在青少年中发病率较高,调查发现,大学生中有70%左右的人患有近视。那么患了近视眼后怎么办呢?一是防止近视进一步加深,二是治疗近视。目前对近视眼主要有两种治疗方法,即配戴眼镜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六十年代初激光的出现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光学的面貌,而且对整个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许多工业部门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果说,在激光出现的最初二十年中,人们的注意力还集中在激光本身的特性,那末到八十年代,人们已经更多地关心激光和其它学科领域的交叉.大家都在考虑,利用激光的固有特性,把激光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我们能够做些什么?这样做反过来对激光的发展又会有什么影响?事实证明,这种想法会给其它领域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深刻的变化.激光与物质以及与材料科学的交叉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杨崇清  李元元 《科技通报》2006,22(4):493-495,499
目的国内外新近研究显示硬性透气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RGP)能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加深,但对照同期的验配框架眼镜者,在屈光度、角膜曲率半径、眼轴等方面两者究竟有何差异?是何种机制抑制了近视进展?是本研究所要探讨的问题。方法32例青少年近视[男15例,女17例,平均年龄(14 1.26)]在实验配戴RGP始末分别测定屈光度、角膜曲率半径和眼轴长度;RGP配戴周期大于50周。且与同期28例近视条件相同的青少年近视框架镜验配者作对照。结果实验表明。角膜曲率半径框架镜组无显著变化,而配戴RGP组平化、增大(0.11±0.03)mm(P<0.05).;近视屈光度框架镜组加深平均为(0.75±0.55)Ds,配戴RGP组为(0.25±0.16)Ds,两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框架镜组和RGP组的近视患者眼轴都呈延长表现,团体T-检验无组间差异(P>0.05)。结论日戴RGP,经过角膜被平化作用,青少年近视屈光度加深可受到抑制和控制。  相似文献   

15.
《发明与革新》2009,(9):13-14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有数家德国科研机构正在尝试用一种名为FLEx的飞秒激光新技术来治疗近视。这项正等待美国FDA临床认证的新技术会是近视患者的一个新希望吗?  相似文献   

16.
自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诞生之后,激光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从小型的激光美容手术,到大型的工业设备,激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国较早地开展了高功率激光技术研究。科研工作者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地追求着更高的功率和更简单的装置,并在高功率激光驱动器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近年来激光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各种激光手术及治疗,以及生物医学用激光器件、激光设备和激光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向。文中包括作者的一些工作以及对发展我国激光生物医学的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8.
《科学生活》2010,(11):52-52
世界上超过1000万人的眼盲是由角膜疾病引起的,为导致眼盲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白内障。角膜盲患者8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脱盲。然而,传统的角膜移植手术有其两大弊端,一是角膜供体的来源困难,二是手术成功率低。因此人工角膜的出现及应用为角膜盲患者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相似文献   

19.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12,(8):25
动物也有近视眼吗?动物也有近视,动物的近视分为先天性近视和后天性近视。譬如犀牛和狗,都无法看清几十米以外的物体;也有动物是后天性近视,尤其是人工饲养的家畜,由于长期饲养在光线不佳的室内.到年龄大时  相似文献   

20.
激光是非常优秀的光,作为最快的刀和最准的尺应用于各个领域。据说激光照射到30万千米之外的月球上,光斑都不到两千米宽。激光为什么有这么优秀的品质?因为组成激光的光子就像个头一样高、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士兵一样,列队整齐、步伐一致地向前走,换句话说,激光中的光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