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斯拉夫派产生和活动的19世纪前半期是俄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从封建农奴制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初始时期。斯拉夫派表现出来的对俄国社会现实的不满实际上反映的是他们对封建农奴制度所代表的那个落后时代的不满,他们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反映的实际上是他们对已经完成工业化或正在进行工业化的西方国家所代表的那个资本主义时代的追求。斯拉夫派的资产阶级思想和活动——要求废除农奴制度、发展资本工业、对沙皇专制制度进行某些改革的愿望——表达了俄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代表了俄国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势。  相似文献   

2.
从基辅罗斯时期直到上世纪20年代,长久以来农村公社一直是俄罗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在俄国历史发展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俄国农村公社的研究无论是对俄国本身还是对我国自身的发展都具有特殊的意义。从19世纪中叶以后至今,俄国、苏联学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国内学者对俄国农村公社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为进一步研究俄国农村公社问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思想界对俄国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进行了争论,主要表现为自由主义民粹派同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论战。九十年代.“合法马克思主义”的出现及其加入使论战达到了高潮。论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也沉重打击了自由主义民粹派。  相似文献   

4.
18世纪改革的悖论性导致了俄国贵族等级社会心理的矛盾化:贵族个性的发展——君主、国家概念的混淆;与传统价值观的背离——绝对服从又怀疑否定;理想之路——嘲弄时政、离群索居;贵族对农奴制度的矛盾心理。这种病态的社会心理破坏了贵族等级的团结,延缓了俄国公民社会的形成,致使俄国现代化进程冲突迭起,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5.
十月革命前,俄国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但社会状况十分复杂。请做下面一道高考题(2000年江、浙、吉文科综合试卷),看看你对俄国的社会状况是否有了准确的认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之一是  相似文献   

6.
犹太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犹太人因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发挥的特别作用,引发了相关民族的妒忌和迫害。俄国犹太人因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薄弱受到的迫害尤为明显,他们被从宗教角度直接定性为"剥削者"。斯托雷平作为俄国资本主义的积极推动者,深知宗教矛盾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他通过逐步扩大犹太人在经济社会领域的权限、而不是全面取消对犹太人限制的办法,淡化宗教冲突,使俄国逐渐摆脱混乱,实现从依附社会向自治社会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赵岩 《教学与研究》2008,18(2):80-84
"村社社会主义"思想是由俄国哲学家赫尔岑提出来的.这一思想反映了消灭农奴制,在村社公有制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进步要求,体现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为把西欧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与俄国的实际相结合而作出的巨大努力."村社社会主义"思想是民粹派理论的核心,对俄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是马克思关于俄国有可能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俄国地方自治机关是19世纪中叶俄国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地方代议制机构。它的设立,标志着俄国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化的开始。它的活动,客观上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地方自治机关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列宁在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后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土地问题进行下研究。列宁结合1905年革命的经验,科学地研究了俄国这个时期的上地问题,找出了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指出农民的土地问题是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并构成了这个革命的民族特点,提出社会民主党的土地纲领必须主张实行土地国有化。列宁的研究成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土地问题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封建制的俄国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特殊的垄断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俄国与西欧国家的接触日益频繁,自由主义在俄国开始广泛传播。俄国社会各阶层的政治地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所有这些为俄国早期政党的产生、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文学认同并输入俄国近代文学之现象与动因,一直被中国学界关注与探讨,但研究的注意力更多投放到中国现代文学与俄国文学"对话"的社会历史背景上。文章力图从审美艺术角度观照中国现代文学与俄国近代文学的关系,探寻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五四"时期的文学对俄国近代文学艺术价值的认同与融合,阐述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在特定社会背景下,以审美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对俄国文学艺术价值开发之现象与特征。  相似文献   

12.
张黎明 《文教资料》2007,(23):105-107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最伟大的代表,在俄国社会从封建农奴制向资本主义急剧转变的时期,其以近60年的创作实践,反映了俄国社会的风云变幻、政治经济制度的更迭、思想道德的演化。而且"以巨  相似文献   

13.
煮酒论史     
十月革命的必然性及偶然性来源:铁血社区作者:尖锐俄国在1860年进行了一次改革,但是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没有化解俄国社会业已存在的矛盾。俄国的农民不仅要面对农奴主,还要遭受资本家的再次盘剥,因此俄国农民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中叶在俄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两大派别—斯拉夫派和西方派围绕俄罗斯是走西欧的道路 ,还是保持斯拉夫民族和俄国社会的传统及其独特性等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今天正确理解俄国的现代化道路也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试验修订本·选修)介绍有关俄国1861年改革背景时写到:“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的国家,社会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19世纪50年代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更加剧了俄国的社会经济危机。”教材由于篇幅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东方社会思想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侧面,重新审视和界定马克思东方社会思想的内涵实有必要。马克思对俄国农村公社的剖析是其东方社会思想的经典之作,在剖析俄国农村公社的过程中显露出来的方法论意义,值得深度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俄国现代主义诗歌深入研究,充分阐述了俄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总体特征。并针对这些特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指出了其特征的成因在于当时俄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社会环境,以及新旧文化交替与文学艺术丰富的使然。  相似文献   

18.
《萨宁》是俄国白银时代作家阿尔志跋绥夫创作的长篇小说。作为阿尔志跋绥夫的代表作,《萨宁》通过对主人公萨宁人生经历的描写,表现了十九世纪俄国知识分子空前彷徨的状态。小说不仅表现了作者对俄国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也体现了作者对未来社会以及人生发展的观照。试从萨宁性格的悲剧意义来看阿尔志跋绥夫对处于困境中的俄国知识分子前进道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巴·安·菲多托夫(1815—1852)是俄国最早的批判现实主义画家。他的创作为俄国造型艺术奠定了批判现实主义基础。菲多托夫原来想当军事画画家,后来却作了风俗画画家。他的风俗画表现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他所运用的幽默而深刻的讽刺,使人很容易就联想到同时代的俄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的作品,因此他被人们称为“俄国绘画中的果戈理”。他的艺术创作开辟了俄国现实主义艺术新领域,对19世纪下半期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公社是一千多年的俄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社会结构,是俄国社会史中重大问题之一。十九世纪上半叶,俄国学术界对俄国村社起源问题进行了研究,产生了争论。至今,苏联史学界对这个问题也并未获得完全一致的意见。争论的焦点是古罗斯公社的性质问题,即到底是父权制家庭公社,还是地域公社的问题。因此,这一争论实质是涉及到古罗斯的社会发展阶段问题,涉及到罗斯社会的某些理论问题。本文不准备从一般公式出发,而是准备从已知的考古材料和文献材料出发,对罗斯村社起源问题做一初步介绍,并考察几个问题,希望从中得出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