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度排斥视角下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民工在城市融入的过程中,遭受着户籍、就业等多方面的制度排斥,这种制度性排斥极大地阻碍了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进程。运用“社会排斥”理论,探讨对农民工的不同制度性排斥的运作机制,并据此提出反社会排斥的对策,最终促进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实现流动人口全面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社区教育:解决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流动的加剧,大批农民流入城市,而这些外来人员的生存和发展,以及伴随的社会问题更发人深思。可以从社会排斥的视角来看当今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包括经济排斥、政治排斥、社会关系排斥、文化排斥、社会保障排斥和教育排斥,而开展针对农民工的社区教育是解决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流动的加剧,大批农民流入城市,而这些外来人员的生存和发展,以及伴随的社会问题更发人深思。可以从社会排斥的视角来看当今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包括经济排斥、政治排斥、社会关系排斥、文化排斥、社会保障排斥和教育排斥,而开展针对农民工的社区教育是解决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遭受着不公平的对待,他们的孩子也承受着来自城市的排斥和歧视。只有改善对农民工及其子女起限制和排斥作用的政策和制度,改善他们的个体素质,才能改变市民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歧视、排斥态度和意识,也才能够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最终达到改善和提高进城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的目的。改善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应当从三个主要的方面来进行:其一,改革对农民工和进城农民工子女显失公平的政策和制度;其二,提高和改善农民工和进城农民工子女的个体素质;其三,提高社会认同,消除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的隔阂。  相似文献   

5.
社区教育: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有较为显著的差别,呈现出新的特点。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过程中面临户籍制度、就业困难、社会交往、身份认同等诸多困境。而社区教育,因其收费低、全员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等特色,成为最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形式。在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方面,社区教育在消除制度壁垒、经济阻碍、社会隔阂与心理自我排斥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和谐要求社会融合。城市农民工社会排斥是一个很突出的社会矛盾,已经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成人教育能关注到城市农民工需求的各个方面,在消解农民工社会排斥的过程中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7.
底层生态和秩序建构:基于农民工问题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注不同群体的生存生态开始成为学术界重新认识和关注弱势群体的一种新的走向。农民工作为底层群体的生存生态表现为:一个被社会排斥或社会隔离的空间实体、一种“污名化”的空间生态景观、一个体现差异的空间识别系统、一个地方感完全崩溃和瓦解的地方。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秩序建构过程体现为一种“自愿性隔离”和“自我封闭”的过程、一种社会道德隔离和一种道德基调确认的过程、一种底层生存秩序建构的过程和城市秩序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农民工迁移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网络作为一种视角来研究农民工的迁移和流动行为运用地比较成熟,它对农民工迁移者迁移信息的收集、迁移决策的作出、迁移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在城市的现代化背景环境下的生存乃至发展都有着较好的解释与运用。本文在关于农民工迁移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背景下,回顾了有关于社会网络的相关理论,试图解释社会网络在农民工迁移过程中发挥着一系列持续、稳定、有效的作用。通过社会网络对农民工迁移前的支持作用分析以及农民工迁移后社会网络的主动建构两个主要部分来说明社会网络之于农民工迁移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和城市社会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民工在城市社会处于底层地位,与城市居民的关系不够亲密和融洽,城市居民身份意识非常淡薄,尚未融入城市社会。“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城市的社会歧视、各种正式组织对农民工的关注和容纳不够、农民工社会网络关系的匮乏及自身的局限性是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应该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形态,清除并杜绝任何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和排斥性政策与做法,将农民工纳入其居住的社区和所在地区的工会组织中,实现农民工社会关系网络由内聚式团体网络向开放式团体网络的转变,加强对进城农民工的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10.
社会排斥与农民工地位的边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民工在城市遭受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维的社会排斥,这种排斥通过制度机制、群体机制、市场机制得以运作。面临社会排斥,农民工主要采取自我隔离和积极融入两种适应策略。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造成了农民工在城市的边缘化地位的生产与再生产。社会应采取全面、系统的对策,逐步消除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城市融入是早期现代化的必然遭遇,当城市资本存量不足以支撑农民工城市定居时,政府对农民工的态度处于吸纳与排斥之间的两难境地;城乡之间的流动也加深了农民工农民角色的认同。农民工城市难融入状况的改善有待政府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成人教育:我国城市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助推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市农民工社会融合程度较低,表现在经济融合层次低、政治融合边缘化、文化归属感缺失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狭隘等方面。成人教育以其独特的功能和特殊的性质为农民工的社会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持,其本质,即促进农民工的再社会化。今后,应当继续密切成人教育与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关系,更好地发挥成人教育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城市流动儿童的边缘化问题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推进,流动儿童成为继农民工之后的第二代城市移民,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家庭经济、政策与制度、社会排斥等问题使流动儿童陷入了地域、心理、教育的边缘化.国家政策制度的完善、流入城市的接纳和流动儿童的主动融合,可以阻止他们边缘化趋势的加剧,进而促进他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人口向城市中心迁移和流动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势必需要构建新的社会网络来适应和面对这种生存环境和文化的变迁。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构建新的社会网络,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适应城市生活的进程之一,也是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拟通过对影响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网络的因素分析,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构建新的社会网络关系找到既积极又稳妥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城市生活状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进入城市是一个"有流动无迁移"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农民工的城市生活状态有深刻的影响。在城市,农民工不能完整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不能顺利融入城市社会,不能完成城市家庭的资本积累,这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巨大的障碍。所以,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16.
李洁琦 《考试周刊》2012,(77):193-195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近年来,我国农村有了巨大发展.农民生活有了巨大变化。务农之余,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本文主要介绍农民工的概念.分析当前农民工在城市适应过程中的问题,结合国家对农民工的相关法律法规提出解决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人口大范围流动给城市民族工作带来新的问题与挑战。社会组织用一种组织化的方式将民族流动人口纳入到服务管理体系中。社会组织能够在增强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扩展社会资本、重构社会关系网络等多方面架起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政府沟通的桥梁。社会组织介入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是做好新时期城市民族工作的有益探索,是构建城市少数民族嵌入式社区环境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刘秋竹  明月 《教师》2013,(5):118-119
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发展,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于大中城市的各个角落,农民工子女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以及学校环境。本文以陕西省西安市五环中学为例,通过问卷法、走访调查法、访谈法对城市农民工子女的社会适应性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城市农民工子女的社会适应性现状及其对学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与思考,提出了改善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性现状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社区排斥作为社会排斥在社区领域的反映,主要表现为不同群体的疏离,同时也带有权力上的排斥以及社会制度的参与缺失。社区排斥与利益分配格局的初始状态、社会关系网络格局新变化有关以及新的社区组织方式存在紧密联系。同时,政府主导的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结构以及与中国社区建设独特的推进方式也是社区排斥的基本诱因。增大社会关系中的交际比例,搭建新的社区社会关系网络,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作用,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破解社区排斥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转形期的重要标志,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然而,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城市文化派生出来的对乡村的政治、文化、经济的排斥而产生的人的等级观念的歧视使得农民工的身份无法被城市社会所认同,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比较分析、数理统计方法,对河南省七个城市的农民工体育参与现状进行了研究。探讨农民工体育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以丰富我国群众体育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