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晶 《甘肃教育》2023,(7):97-1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种途径,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各种措施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进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状,从挖掘教材内涵、丰富教学方法、营造氛围等方面提出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在课堂中应积极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生命教育,使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与生物学的联系,使学生在重视生物学科的同时,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本文探究在生物教学课堂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探析在生物课堂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和策略,不断革新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马英华 《成才之路》2023,(10):73-7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文化遗产。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语文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对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更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需要。文章从语文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意义入手,分析当下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探究,以期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要求各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在政治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政治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渗透,确保现代知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历史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教育与文化的传承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主要是通过教育进行传承的,  相似文献   

6.
<正>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被传承和发扬。小古文以中国传统的文言文为载体,它包含中国传统的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名人故事等。学习小古文,可以让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国语言精粹,也可以让学生传承和发扬小古文中渗透出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现以《司马光》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在小古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7.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育人方向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律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等。基于此,为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依据学科教学目标和班级学生学情,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助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落实“素质教育,德育为先”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8.
郭兴福 《学周刊C版》2023,(3):130-1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具教育和传承价值,初中语文教学是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教师着重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我国悠久、丰沛的文化积淀,同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自信及文化传承意识。文章主要解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意义,从语文课堂情境创设、教材传统文化资源开发、课文传统美德的挖掘以及传统文化课堂实践四个方面,论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渗透渠道,旨在为广大教育人士提供可靠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陈玉坤 《成才之路》2014,(22):22-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何在初中阶段结合数学学科教学对青少年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是值得每一个数学教师思考的现实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走上成才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意识的不断提高,在课程教育改革与优化的过程中,提出要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切实推进教育教学领域的艺术性和创新性发展与传承。尤其在音体美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承担启发学生正确价值取向和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教学任务,更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展开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平台,有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体学科教学的途径展开探索,为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和教学艺术性、创新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内涵,而语文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因此,语文学科知识教学的开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自身的民族自豪感。此外,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在语文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综合文化素养,而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在语文学科知识的教学中,这也是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对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具有关键的推动作用。从三个主要方面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积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并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为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指明了方向,厘清了思路。而课堂是对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阵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元素,有效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中国数学历史资料,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握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机,提高教育效率。本文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机渗透,做简要分析,以供广大教育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以来,党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等会议中多次提出要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在2014年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特别指出,物理课程可以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传统文化内容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可以通过STEAM教育中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来实现.倒流壶是我国传统的科技工艺,本文以倒流壶为例,依据6E设计型学习模式对“连通器”这节课进行教学设计,将传统文化自然地融入到物理教学中,帮助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1,(8):147-148
在强调民族振兴、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在2014年提出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地理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这一纲要的提出,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向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文章论述了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注入地理课堂,实现课程开发的多元探索,提升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材内容的改编一直在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教材内容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更是具有深厚的道德思想,中华优秀传统优秀文化也在其中得到了完美的彰显。新时代下,更注重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带来的魅力,进而爱上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命脉和智慧的结晶,大学语文课程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然的土壤。本文通过大学语文课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梳理存在问题,并从大学语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教材选择、教师文化素养、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就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策略展开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既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可以浸润学生心灵,使学生在其熏陶下获得思想的升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识字教育、引入民俗、联系生活、实践活动、阅读经典、趣味游戏、多媒体拓展等多途径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从中汲取力量,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阐述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的渗透策略:基于教材,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创设多种传统文化教育途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根据生物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让学生从诗词歌赋、古代科技成就和经典书籍等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文化自信,实现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学生们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来说大有裨益.通过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体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增强高中学生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在他们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中时期语文课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更具时代意义.基于此,本文特从几个方面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