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眼动追踪技术发展迅速并已在诸多领域得以应用。基于此,文章开展了眼动追踪技术在教学领域应用的研究,通过眼动追踪技术得到可视化的关注热点图及兴趣区域关注度,并以此为依据,文章分别研究了手机、投影仪及传统板书三种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及教室空间位置对学生注意力的影响,以及眼动追踪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眼动追踪技术与教学的融合,能够为优选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扩大教室“黄金区域”、开展对实验操作的过程性评价、提高教学质量、推进课堂革命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学生听课效率,让学生喜爱化学课堂,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关注学生在课堂的注意力,将课堂还给学生,立足学生本身进行教学设计,实现最大化的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智能化课堂学习数据分析多是基于教学互动和学习结果反馈等显性学习行为实现的,可穿戴的脑机接口设备能够测量学生的认知负荷、注意力、情感等内隐状态,为智能化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技术支持。本文构建了基于脑机接口的智能化课堂应用模型,通过脑机接口与移动终端的结合,实现师生教与学风格识别匹配、学习者脑波状态测量、教师教学行为智能化支持、学生复杂能力评测等智能化教学任务。为验证模型的可行性,本文开展了两项实证研究,验证基于脑机接口实现学习风格分类的可能性,分析了常态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力特征,并基于学生教学活动的注意力特征提出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模拟电子技术是工科电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课程本身难度较大,传统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为改善课程教学质量,针对模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制定了将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以及加强学习引导、强化课堂讨论、丰富考核方式等教学改革措施。实践结果表明,对上述措施的综合应用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模电相关知识,提升教学质量。最近两学期的课程平均不及格率降低了20%,90%以上的学生认可上述教改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授课还是学生的学习,重点关注的还是课本内容,对课文的讲解也不外乎是内容、思想主题、课后习题等,这种方式过于平淡单一,对于小学生来说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而"语用"则是一种不同以往的授课方法,在课堂上有效运用这一方法,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研究了"语用"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课堂注意力是英语教学中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要素,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此前的学者们更多关注注意力的吸引,但基本上没人过多关注注意力的转移和替代。本文试图从对大学生英语课堂注意力的转移及其替代入手,研究如何提高学生注意力,最终提升英语教学质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课堂注意力的过程控制,教师完全可以掌控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刘虹 《甘肃教育》2011,(11):60-61
课堂注意力的分散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水平,同时也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对学生注意力追踪调查,研究分析,就可以运用先行控制及行为控制策略,把那些让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因素变成促进学生增强注意力的因素,进而纠正部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养成专心学习的良好品质,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要与时俱进运用翻转课堂的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融入到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快速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知识,实现网络化教学目的,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1,(49):135-136
随着微课在教育工作中的广泛普及,它有效解决了初中物理课堂中的问题。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模式还是方法都较为单一,导致课堂气氛相对枯燥,学生无法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研讨,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与质量。不过在微课的全面应用后,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善,可以有效激活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也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构建出新的教学形式,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文章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利用微课激活课堂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策略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金凤 《甘肃教育》2021,(6):166-167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强、思维缜密的学科,课堂注意力在接受课堂知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成为了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本文在分析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的自身特点与注意力的集中形式,简要阐述了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初步研究提出了制订目标,强化学生有意识注意;情境创设,刺激学生无意识注意;小组竞赛,高效锻炼学生注意力;家校联动,关怀巩固学生注意力等四个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