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班级文化墙作为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研究者与一线班主任的不懈努力,在内容与编辑上不断丰富,以求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但目前,班主任对于班级文化墙的关注多停留在它的"静态呈现"层面,没有清晰地认识和理解班级文化墙所蕴含的"文化"特质,即它是一种源自师生的共同参与、处于动态生成中的"文化"。为此,班主任需转换视角,关注班级文化墙的创建过程,觉察并抓住过程中的教育契机,让班级学生在创建文化墙的过程中收获成长。  相似文献   

2.
"留白",原为中国画的一种艺术手法。如果说画家巧用"留白"手法开拓了想象的空间,使读者获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那么,在高潮迭起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留白"的教学艺术能有效地营造教学的精彩。一、借导课"留白",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部优秀  相似文献   

3.
"留白"是国画中的一种手法,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在语文教材中,"留白"俯拾皆是,老师们应经常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巧妙地将课文"留白"填补起来,让学生走进文本,真正与文本对话,拓展文本空间,将阅读和作文巧妙结合。  相似文献   

4.
何萍 《班主任》2012,(4):47
每接手一个新班,我都会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建立班级文化墙,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让学生尽快融入集体中。首先,我让黑板报会说话,在黑板报上写下"欢迎新同学""新学校、新班级是你的家"等温馨的话语,让孩子们一进教室就感受到班级浓浓的爱。其次,我让墙壁贴满画。在开学第一天,我让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画中,"留白"是常见的一种构图方法,能营造画的意境,使画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其实,"留白"手法不仅仅在中国画中有独特地位,在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这种手法也有妙用之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美术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美术学科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而小学美术课程学科本身的特点,就给学...  相似文献   

6.
王炜 《山东教育》2013,(Z1):95-96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幅《寒江独钓图》,整幅画中,只见一舟,一渔翁在垂钓,画中并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所谓"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也正是这些空白,给观者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使"方寸之地顿显天地之宽",收到了"以无物胜有物"的神奇效果。而教学中的所谓"留白",是指经  相似文献   

7.
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的画处处留白处处有意,方寸之间彰显天地之宽,"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国画创作中的这种"留白"技法,作为聋校的班主任,我们不妨借鉴一下.  相似文献   

8.
"留白",即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在国画创作中,留白是一种重要的构图方法。画家通过有意"留白",实现"虚实相生",使得"空白是画","无画处皆成妙境"。这种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给欣赏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拓展了作品的意境。所以"留白"是一种  相似文献   

9.
郭鹏 《家教世界》2013,(2):178-179
中国画"留白"历史产生于先秦形成于六朝,在唐代逐渐成长,依据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白画"中可以发现。宋代是中国画"留白"兴盛时期。随着人类文明进步,中国画中"留白"几乎成了中国画的专署,成了中国画中最具特点的"留白"艺术,中国画家利用"白与黑"恰到好处地在纸间描绘自然与理念之间画面虚实关系。  相似文献   

10.
陈宇 《中国德育》2011,(3):54-58
一、班级文化中的"软"与"硬"开学初,学校要求每个班要设计班级文化墙展板,内容包括班名、班徽、班级口号、班级精神、班规,等等。在班级文化"上墙"之前,有必要搞清楚什么是班级文化、它包括哪些方面以及班级文化  相似文献   

11.
张修淮 《教书育人》2011,(35):28-30
对"留白"和"教学留白"的认识1."留白":即留下空白,这种空白常能在画中见到,是指画家在创作中,为了能突出画中的特别情景而有意识的留出若干处空白,以达到此处似无似有和"无画胜有画"的意境。这样的画法一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留白"?从《现代汉语词典》中得知:原来"留白"是绘画里的一个专业术语,"留白"可以让欣赏者发挥自由驰骋的想象空间,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高雅的艺术享受。这不由让我想起了当下的语文教学。在我们的文本中同样也有很多"留白",正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言已尽而意无穷"。  相似文献   

13.
<正>"留白"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它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极高境界,讲究着墨疏淡,空白广阔,以留取空白构造空灵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都知道,高超的艺术大师往往也都是留白大师,在其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如果我们留意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就会发现,只看见在一幅画中,唯有一叶小舟和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予人以想象之余地。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这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艺术需要留白,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何尝不需要留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必须留有余地、留足空间、留下空白,要防  相似文献   

15.
正"留白"本来是国画中创作时的一种构图的手法,就是在一幅画中留下空白。如齐白石的《虾》,寥寥数笔勾出神韵,却留有大面积空白之处,意境深远。现在"留白"是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一种艺术,在课堂上知识点环节之处留有时间,这点时间可以让孩子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消化问题,最后领悟。这样,才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留白.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空白。中国许多艺术大师都喜爱在作品中留白.比如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假使一幅画中什么都画得满满的.会给人一种很乱的感觉,而适当的留白,就会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背景下,"生成"这种新的课程理念被催生了。"生成"是指在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中,学生依托一定的信息,通过发散思维而萌发出新的信息。当与动态生成性资源不期而遇时,我们要巧妙利用,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激发灵感、激发热情的学习乐园。一、预设留白,为生成腾出空间预设中注意留白艺术,能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出来,使他们在不经意间,为生成腾出了空间,实现师生生命的真正涌动。在预设时,要注重留白,通过迁移学生的兴趣,在润物无声中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去发现。  相似文献   

18.
"留白",原为中国画的一种艺术手法.如果说画家巧用"留白"手法开拓了想象的空间,使读者获得对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那么,在高潮迭起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留白"的教学艺术能有效地营造教学的精彩. 一、借导课"留白",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部优秀的电影,往往都有一个精彩的开头,紧扣观众的心弦.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其中,富有"留白"意境的导入,能让一堂课从一开始就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使学生求学情理处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发求知欲望,点燃学习兴趣,从而拉开一堂教学课的精彩序幕.  相似文献   

19.
读与写的关系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绕不开的话题,"写作本位"的阅读教学概念的提出和实践为读与写的关系带来新的变化。论文以管建刚《理想的风筝》教学为例,尝试从"篇与段"的教学、"还原"教学策略和"留白"艺术三方面展开论述其指向表达的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20.
余轩堂 《文教资料》2008,(31):104-106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班主任运用空白艺术管理班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运用"空白"艺术管理班级要注意掌握适当的"度":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前提,同时要抓住时机给学生留下"空白".运用空白艺术管理班级讲究方法:精心"预设",巧妙留白;过程监控,方法留白;激发兴趣,悬念留白;树立榜样,示范留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