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3月21日,“狼牙山五壮士”最后幸存者葛振林在湖南衡阳169医院与世长辞,“我早就该去找我的战友们了,他们等了我快70年”。这是葛振林老人在实行气管切开手术前说的最后一句话。许多人在心中与这位老英雄告别,也与一个英雄的时代告别五位英雄团聚了,但现实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得知新近出版的上海市新版小学语文课本正式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此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课本也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的内容,曾激励一代人成长的英雄故事与我们告别,怎能不令我们在悲伤中再次翻开那难忘的历史一页!当年“五壮士”在狼牙山棋…  相似文献   

2.
《教师博览》2005,(6):4-5
据报道,新近出版的上海市新版小学语课本正式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此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新课本也将《狼牙山五壮士》一转到了“课外阅读”读本中。而就在此前几天,名震中外的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的最后一名幸存葛振林刚刚病逝。尽管语课本删除“五壮士”与葛老英雄的去世没有任何关系,但人们还是难免会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难免会感到颇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3.
著名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葛振林于2005年3月21日晚10点11分在衡阳病逝,当我得知这个噩耗后,惊得半天也说不出话来。上世纪50年代初,我有幸与老英雄在一个部队,而且在一个营,他任营长,我当书记。我们一起参加过伟大的荆江分洪和抗美援朝,1953年春我们从朝鲜回到郴州,离别之后,我有机会就去看望他,也写过他的不少作品,应该说,对老英雄还是比较熟悉的。英雄的人生,平凡的故事,令人感动不已,现记录如下两则——血染狼牙山1941年8月,日军调集重兵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大扫荡”,狼牙山是日军重点“扫荡”目标。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军…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新近出版的上海市新版小学语课本正式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此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新课本也将《狼牙山五壮士》一转入“课外阅读”读本中。网络搜索还显示,在此事件前不久的2005年3月21日,狼牙山五壮士的最后一名幸存葛振林病逝。  相似文献   

5.
狼牙山作证     
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上,镌刻着五位八路军英雄的名字: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了七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残酷的“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狼牙山地区。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某部第七连担任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这张褪色的黑白照片是在30多年前我们一行四人途经沁阳时,与抗日战争时期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宋学义同志的合影(中间坐着的老者是宋学义,左二为作者)。1941年8月,为了抗击日军的大规模“扫荡”,宋学义等五位八路军战士奉命掩护大部队转移。在与敌人的浴血奋战中,五壮士视死如归,最后摔断枪枝,英勇跳崖。后宋学义、葛振林被老乡所救而幸存。全国解放以后,宋学义光荣复员,回村支援农业生产,当了党支部书记兼民兵营指导员。那是1967年一个阴冷的冬日,我们四位同学徒步串联,来到了英雄的家乡———沁阳县(现为沁阳市),有幸与宋学义同志…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称“五壮士”而不称“五烈士”呢因为五位英雄中只牺牲了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而宋学义、葛振林二人却幸免遇难,葛振林老人至今还健在,所以不称“五烈士”.  相似文献   

8.
做一个心中有他人的人──影片《狼牙山五壮士》观后感格尔本市实验小学五(二)班张静“英雄”、“壮士”……这些感动人的词汇,我也曾从书本上和电视中或多或少地知道它们的意思,但真正懂得它们的含意,却是在观看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之后。五壮士为了革命事业宁死...  相似文献   

9.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我被五壮士那悲壮的行为深深感动,不由得心潮澎湃,热泪盈眶。《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了1941年秋,五位抗日英雄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将敌人引上了狼牙山顶峰,在子弹打光后,他们用石头砸也要继续战斗,最后英勇跳崖以身殉国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正狼牙山位于易县县城西南45公里处,因山峦起伏、状如狼牙而得名。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1941年9月25日,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5名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牵着2500人的日本侵略军上了狼牙山,奋战到弹尽粮绝后,纵身跳下悬崖。这就是著名钓狼牙山五勇士。五勇士跳崖后,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悬崖上的树枝桂住而得救。1942年1月,晋察冀一分区决定,在棋盘坨顶峰五勇士跳崖处修建纪念塔。1959年易县人民重修纪念塔,聂荣臻元帅亲自  相似文献   

11.
关于“狼牙山五壮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1941年9月25日,晋察冀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的五名战士,为了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在狼牙山的顶峰与敌人激战后纵身跳下悬崖。其中,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为国捐躯,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悬崖上的树枝挂住而幸存。当时他俩分别头部和腰部受重伤,被送往野战部队医院治疗。随后晋察冀军分区召开庆功会,司令员聂荣臻向他们颁发了“坚决顽强”的五星奖章。1944年,宋学义转业到河北省易县北管头村,担任农会主席。1947年家乡解放,他返回自己的家乡河南沁阳北孔村。在家乡的20多年间,他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公社党委书记、县党…  相似文献   

12.
"五壮士"淡出教材彰显生命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刻录着革命英雄主义激昂旋律的“狼牙山五壮士”故事,不仅早已家喻户晓,而且也影响了几代人。但来自3月24日的《新京报》报道说,上海市新语文教材已经正式删除《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课本也同样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的内容。我认为,让“五壮士”淡出语文教材,实际上彰显了一种“生命理性”。  相似文献   

13.
要读懂一篇课文,寻找 “中心句”是关键。“中心句”是表现全文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的句子。寻找的方法,要求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从以下几处入手:抓住标题“题眼” 有许多文章的题目就体现了全文的中心句。如《狼牙山五壮士》,一看课题中的“题眼”——壮士,便知道作者所要赞颂的是五位英雄,为了完成掩护部队,往三面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坚守阵地英勇歼敌,最后舍身跳下悬崖的壮举,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凯歌!琢磨开篇总述 如果课文开篇是总述性的中心,那么这总述句就是中心句。如:《圆明园的毁灭》…  相似文献   

14.
鲜花为勇士开放乐都达拉学区泉洼小学四年级李国昌看完影片《狼牙山五壮士》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影片中五位英雄的光辉形象总是在我的眼前浮现。刹那间,英雄群像幻成朵朵鲜花,吐露着醉人的芬芳,孕育着甘甜的硕果。以前,在我的心目中,只有爸爸、妈妈和老师是我...  相似文献   

15.
一、乐学点1.课题中的“壮”字。2.“诱敌上山”场面中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句子。二、施教步骤(一)巧揭课题,激情引趣1.“1941年秋,日本鬼子纠集三、四千人的兵力,大举进犯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区……《狼牙山五壮士》这一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就是在掩护的过程中发  相似文献   

16.
吕锟 《小学生作文》2023,(Z1):82-85
<正>写作引路在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自然段中,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利用狼牙山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次地打了下去,其中,班长马宝玉沉着冷静地指挥战斗,副班长葛振林大吼一声,好似向敌人喷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铆足了劲儿掷出手榴弹,胡德林、胡福才两个小战士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作者在本段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既再现了当时的战斗场面,又展现了五位战士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狼牙山五壮士》(六年制九册13课)记叙的是一个真实的战斗故事:1941年秋,日寇纠集三、四千人的兵力,进犯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狼牙山区。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把敌人诱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最后英勇跳崖,表现了五位壮士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和为了人民甘愿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相似文献   

18.
龚睿 《湖南教育》2005,(12):15-15
葛振林老英雄的逝世,《狼牙山五壮士》在一些课改教材版本的删除,加上前期刘翔、《天龙八部》编进教材,课程改革再一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在全社会引发了激烈争论,正反两方各执一词,莫衷一是。作为教研工作者,我们更需要冷静、理性地反思。一是把握系统性上有待加强。在各科出台的新课标中,虽然都提出了综合性学习,但立足于单科的“小综合”居多,各科共同开展“大综合”则是一笔带过。各科之间在课程目标上没有协调沟通,教材安排上没有有机联系,课程资源无法共同开发利用,真正的综合性学习难于开展。即使有的组织起来了,但仍处于单兵作战的…  相似文献   

19.
八面来风     
《辅导员》2006,(11)
湖南作为彭德怀元帅家乡的一所小学,多年来,湖南湘潭彭德怀希望小学得到了很多革命老前辈的关怀和厚爱。建国初期,彭元帅为学校亲笔题写了校名;彭元帅逝世后,其夫人蒲安修捐资1万元用于学校的建设。2002年,湖南湘潭彭德怀希望小学创建了以彭德怀元帅家人——彭金华、彭荣华两位烈士的名字命名的“英雄中队”。近年来,该校和韶山学校共同开展的“为任弼时同志过百岁生日”、“为最后的壮士——葛振林老英雄送行”活动,均被评为“红领巾爱国主义教育示范性活动”。(谭璨)  相似文献   

20.
论文分为五部分,主要着眼于神话主义和原型批评的一些基本概念。前四部分分别介绍了“新神话主义”、“纯真神话”、“神话与神幻故事及英雄史诗”和“原型批评”,最后一部分“结语”阐释了神话学的意义及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