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职英语写作一直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通过对高职英语写作现状的分析,总结出程式语理论在高职英语写作中的应用对于高职英语写作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自主写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语写作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上英语写作实验室为英语自主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平台。文章分析了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现状,介绍了网上英语写作实验室的主要内容设计,探讨了网上英语自主写作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网上英语自主写作对推动高职英语写作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英语应用文写作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写作过程中错误较多,导致英语应用文写作一直比较薄弱。以错误分析为基础对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进行探索,可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有效促进高职英语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词块理论"对于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训练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基于词块理论视角下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具体策略,从而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写作的准确度和流畅度,以期为高职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时代下的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会让教师在写作引导的过程中充分的掌握学生的知识程度,更加多元化的进行内容的评价,让高职英语的写作更加的科学化、系统化。本文主要对大数据时代的特点进行阐述,对我国传统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大数据时代对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进行研究,对大数据时代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主要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大数据时代高中英语写作改革的方向和措施进行探析,以能够让高职英语写作教学能够在大数据时代得到良好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6.
高职英语写作的特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目标和任务与一般高校大不相同。高职英语写作需要进行特色教学:实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必然要求高职英语写作倡导特色,贯彻八化方针。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高职学校大学生的基础英语写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高职基础英语写作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可以将教和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分析了高职基础英语写作的教学现状,阐述了项目教学法的含义和在高职基础英语写作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优势,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实例,总结在高职基础英语写作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英语写作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因此改进英语写作教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显得尤为迫切。介绍了高职院校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了高职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阐述了改进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途径以及培养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语言教学的交际性原则理论出发,对如何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交际性原则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交际化的一些建议,认为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交际化是高职英语写作教学发展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忽视写作教学的现象严重阻碍了英语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该文从高职写作教学的现状入手,理论上分析英语写作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几点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意见,以期提高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康红 《培训与研究》2009,26(7):25-28
根据错误分析的理论,以探讨高校藏族学生英语动词错误类型及原因为目的,本研究以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藏英专业的105名藏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句子翻译和命题作文的方式进行测试,从测试卷中提取可辨认动词错误,将他们从宏观上划分为语际错误和语内错误两大类别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Chinese Learner English Corpus)所提供的资料为依据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失误进行了调查,分别从词汇层、语法层、语篇层三个层面分析了失误及其产生的可能原因,提出一些弥补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50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某次作文为语料,运用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先统计出学生作文中照应衔接手段及其错误的数目,再采用定性的方法,分析出现错误的可能原因,旨在加强教师和学生使用衔接手段的意识,以期对大学英语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根据错误分析的理论并参考国内外有关语言错误研究的实例,以探讨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常见语法错误类型及诱因为目的,本研究从青海省3所大学抽取386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采用命题作文的方式进行了英语写作测试,并从测试试卷中提取2344例可辨认语言错误从语法角度进行分类和讨论。通过大量的例句,分析和比较各类错误产生的原因及所占比例,另外在各年级间还做了量化比较,以期发现高年级和低年级的学生所出错误之差异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以韩国留学生的汉字书写偏误为研究对象,将偏误类型分为笔画、部件、整字三个层面。其中部件偏误最多,整字偏误最少;"点、横、提"构成了笔画书写偏误的主体;部件误用的比例高,部件错位偏误率很低;近形误用在整字偏误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偏误形成的原因包括:汉字本身的复杂性、韩文字的负迁移、学习者自身因素和教学失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写作作为一个重要的输出环节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分析写作中的错误及错误形成的原因对于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依据错误分析理论,对北京化工大学非英语专业二年级90名学生作文中的错误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在词汇方面的问题较多,语法和拼写上的错误次之。通过对具体错误的分析,初步判断错误源于语际负迁移和语内迁移,由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以减少这两种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关于翻译错误的概念和认知语言学有关理论,分析了山东省景区概览性旅游文本汉译英问题,其现有译文普遍存在着语用、语法、文体和文化信息处理方面的错误,这些错误与目标读者认知世界中语言、文化等百科知识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和背景知识产生冲突。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关于旅游文本汉译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错误分析的理论并参考国内外有关语言错误研究的实例,以探讨高校藏族学生英语学习巾的常见动词错误类型及原因为目的,研究对象是青海民族大学2007级,2006级和2005级的105名藏英专业的藏族学生,采用命题作文的方式进行英语写作测试及汉译英句子翻译的测试,并从测试试卷中提取可辨认语言错误进行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9.
If spelling errors are classified simply as auditory or visual, or as phonetically accurate or inaccurate, manifestations of both developmental phenomena and possible linguistic process deficits in spelling may be overlooked or misinterpreted. Phonological process deficits in spelling are more complex than simple phonetic ratings will reflect. Spelling errors may yield useful information about specific language disabilities if linguistically informed criteria for analysis are employed.  相似文献   

20.
Shen  Helen H.  Bear  Donald R. 《Reading and writing》2000,13(3-4):197-236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possible developmental trends in children's invented spelling (or spelling errors) in Chinese elementary schools. The entire study consists of two substudies, Study A and Study B. Study A analyzes over 7000 invented spellings collected from the writing samples of 1200 children. Study B analyzes 3995 invented spellings that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spelling tests of 300 children. These invented spellings are sorted initially according to emerging patterns according to the way the invented spellings deviate from standard spellings; they are then further subsumed into three general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 linguistic principl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 phonologically based spelling errors, graphemic spelling errors, and semantic spelling errors.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invented spellings of these three categories indicates that children's spelling errors are not random; rather they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orthographic knowledge. Regression analysis for linear trend shows that a developmental trend in the use of spelling strategies exists: at the lower elementary level, phonological strategies predominate; as grade level advances, the use of graphemic and semantic strategies increa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