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及教育心理学干预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英琦 《科学教育》2006,12(1):16-18
医学界、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对“学习困难”一词有不同解释。医学界认为,学习困难是由儿童大脑器质性损伤所致;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认为,并非所有学习困难问题都是由于大脑器质性损伤而致,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多方面,既有社会、教育、生理方面的原因,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就现有国内外研究结果而言,智力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将来工作之成就相关性不很高,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及其调用技能的缺陷是导致学习困难的更普遍的原因。本文谓之的“学习困难”,是指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提出学习后进生(有人又称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差生、学习落后生、学业不良儿童等)是指由于智力差异、行为问题、心理障碍、疾病侵扰、教学不适应以及不良社会环境等各种原因,致使在正常教育情形下,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教学大纲(九年义务制教育)要求水平,而需要采取特殊教育方式的学龄儿童和个体心理发展水平严重落后于儿童年龄特征水平的学龄儿童(残疾儿童除外)。本研究的被试取自一般农村小学自然状态下学习有困难,学习成绩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的学生。长期以来,学习后进生的研究一直受到中外心理学界及教育界的重视。在西方…  相似文献   

3.
一、差生概述本文所说的差生,亦指学习有困难的儿童,根据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第二次学习困难儿童教育干预学样研讨会上的界定:“学习困难儿童指的是除残疾儿童外,由于智力差异,行为问题,心理障碍,疾病侵扰,教学不适,以及不良社会环境等各种原因,致使在正常教育情形下,学习成绩明显落后教学大纲要求水平而需要采取特殊教育方式的学龄前儿童”。由于检测标准和手段不同,美国研究结果表明,差生占全国儿童总数的  相似文献   

4.
"留守学困生"即指"学习有困难的留守学生"。这类学生的特点普遍表现为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由于留守儿童特有的教育环境、学习心理、学习行为等原因出现知识的断层,而对学习感到困难,学习效率低下,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5.
数学学习困难生是指智力属于正常范围,由于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学习习惯不好、记忆力差或厌学等导致学习成绩差,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学习水平较正常学生低下,在学习数学上有困难,与实际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的学生.本文通过一个案例对学习数学困难生的认知特点、成因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班就读学生与正常儿童的生理、心理都有较大的差别,他们在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及身体素质等方面远远地不及正常儿童,但他们又必须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生活,在心理上压力较大,有些还可能产生一些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7.
刘翔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北京中小学生心理教育咨询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健康人格学会常务理事,儿童学习障碍研究会副会长。承担教育部“十五教育规划项目——儿童学习障碍的认知机制、诊断与矫正研究”和北京市“十五教育规划项目重点课题——学习障碍的个别化教育方案研究”等多项课题。著有《紧急援助学习障碍儿童》《、学校心理学》《、中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教程》《、注意力障碍儿童的诊断与矫正》《、学生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矫正》等。  相似文献   

8.
为巩固“普九”成果,贯彻《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规,有效地在农村地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提高农村学习困难儿童教育质量。对此我们作了较深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现介绍如下。一、关于“学习困难”的内涵我们认为,“农村学习困难儿童”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低于智力的潜能期望水平,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也可指正常儿童在正常情境中的不正常的学习失败状态。这部分儿童偏离了受教育的正常状态,必须施以特殊的教育措施,才能回到其自身发展和教育情境中的正常状态。对“学习困难儿童”的判断一则依靠学业成绩考查,二则依靠教师在日常…  相似文献   

9.
张秋杰 《考试周刊》2011,(32):174-175
学习困难分为广义的学习困难和狭义的学习困难。广义的学习困难是指由智力水平、身体素质、心理障碍、学习方法不当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学习成绩低下;狭义的学习困难是指感觉器官和智力处于正常,但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通常所说的学困生是指一个智力水平正常,又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学生。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身上所反映出的学业水平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学认为,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形成优良品质的基础,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产生的种种心理障碍的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对提高教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及成因 所谓心理障碍是指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异常心理,是长期困扰和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面的心理异常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心理障碍,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 1.依赖心理。有些学生习惯教师把知识“嚼烂”后“喂  相似文献   

11.
“弃学者”指的是智力正常,但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上有困难或放弃,难以达到《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与实际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的放弃学习的学生。这些学生与同龄的大部分学生相比,在学习上有明显的困难,需要特殊教育措施给予补偿。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目的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出现较大变化,学习困难学生增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转化成绩差生.农村初中教育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好,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是涉及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实施的大问题,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在教育发展中所关注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们承担了国家教委“八五”规划课题《初中学习困难学生心理与教育》的研究。《农村初中学习困难学生心理研究》是其中的子课题之一,研究目的是探讨农村初中学习…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探讨对学习困难儿童为什么要立足早期干预(意义),怎样干预(模式)和干预中应遵循的原则等一系列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问题。一、早期教育干预的意义学习困难儿童指的是除残疾儿童外,由于智力差异、行为问题、心理障碍、疾病侵扰、教学不适以及不良社会环境等各种原因致使在正常教育情形下,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教学大纲要求水平而需要采取特殊教育方式的学龄儿童和个体心理发展水平严重落后于年龄特征水  相似文献   

14.
卢鸿鸣 《湖南教育》2003,(10):36-36
除残疾学生外,由于智力差异、行为不良、心理障碍、教学不适、缺乏兴趣及不良社会环境影响而造成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教学大纲要求水平,学习习惯难以养成并处于持续困难状态的学生,我们把他们称之为“学习困难生”。他们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学习者智力因素。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客观存在着差异,他们的智力水平及智力发展不一样。这就使得学习同样内容时,有些学生学起来得心应手,而有的学生却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15.
学习困难儿童,我们认为是指生理、智力发育正常、在正常的教育情形下,学习成绩在一个相对长的阶段内远未达到教学大纲要求水平而需要给以特殊教育的学龄儿童。俗话说“知人才能善改,善教须先知人。”教育工作者只有对学习困难儿童的特点、成因等情况有清楚的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学习困难儿童的转化工作。笔者于1992年6月对武汉市三所有典型代表的小学二、三、五年级的76名学习困难儿童(其中二年级26人、三年级23人、五年级27人;男生51人、女生25人)和37名班主任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这76名学生是由班主任根据我们所确定的标准抽选出来,并经过《学习困难儿童诊断量表》测试确定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16.
陈胜钦 《教师》2013,(25):26-27
数学学困生是指智力属于正常范围,由于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学习习惯不好、记忆力差或厌学等导致学习成绩差,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学习水平较正常学生低下,在学习数学上有困难,难以达到义务教育数学指导纲要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与实际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的学生。本文对学习数学困难生的认知特点、成因及转化作了深入的探讨。一、数学学困生的认知特点⒈数学学困生的类型⑴暂时性困难学生。这类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17.
马兰英 《教育》2009,(9):54-54
在学习夹缝中的孩子,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在听说读写算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困难,学习成绩低下,学习有心理障碍,学习方法不对头的学生,他们在学校得不到师生积极的评价,在学校的生活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这类学生是学校里的弱势群体,关注这些孩子的成长应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与义务。这类夹缝中的学生是“具有很大潜能的学生”,因此这些学生的转化和提高是我们每个任课老师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学习困难是指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又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其他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研究表明,导致学生在学科上低成就的原因很多,有个体心理因素,有外界环境因素,而我们所讨论的学习困难,是由学习者的个体内在因素引起的。一、学习困难成因的心理学思考我们认为学习困难的成因无外乎两点: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即学生“不愿学”,表现在:思考不积极,不肯或不善于动脑筋,思维上有惰性等;学生的认知过程效率低,即学生“不会学”,表现在:学生在表征和组织信息上的不足、认知结构的不完善、认知策略使用上的欠缺…  相似文献   

19.
几种常见的学生心理障碍1.因学习方法不适应产生的心理障碍。学生进入初中后,对新的教学方法不适应,不少学生焦虑、急躁、紧张抑郁、自卑,有逆反心理,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成绩也因此而下降。2.因心理承受能力弱产生的心理障碍。一些过去经常受表扬和受器重的学生,上初中后怕批评、好逞能、虚荣嫉妒、狭隘抑郁、好压低别人抬高自己。有的学生在不如意后就“想不通”、“受不了”,情绪不好,灰心丧气甚至离家出走。现在的孩子从小在家长的特别保护下,容易产生不健康心理主要表现为:意志品质差、畏惧困难、对挫折的心理承受…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夹缝中的孩子,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在听说读写算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困难,学习成绩低下,学习有心理障碍,学习方法不对头的学生,他们在学校得不到师生积极的评价,在学校的生活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这类学生是学校里的弱势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