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和行为表现较为明显,令家长头疼。本文细致分析了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阐述了逆反心理的危害以及家长针对孩子逆反心理和行为所应采取的办法,旨在帮助家长正确地对待青春期孩子的逆反。  相似文献   

2.
一提逆反心理,教师和家长会异口同声地说"就是孩子不听话,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其实,逆反心理不光孩子有,就是成人有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因此对待孩子的"不听话",作为教育者不能着急,更不能简单粗暴地处理,要冷静地分析并进行适当的疏导.  相似文献   

3.
一、儿童的逆反心理是儿童教育弊端的曝光。例如成人不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孩子要求过高,或让孩子承受过重的学习任务;不了解孩子所具有的独特资质、潜能、兴趣和爱好,为孩子发展过早地定向,长时间地强制训练等。诸多的教育弊端,自然引起孩子的抵触和反抗,逆反心理事出有因。  相似文献   

4.
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具有很大程度的抵触和反抗,其最大特点是不合作。具有这种心理的孩子,不仅心理上不能健康成长,一生事业上也难以成功。开展这一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让各位家长了解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家庭因素和消除孩子逆反心理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中专生逆反心理的表现1.超限逆反指教师或家长提出的要求超出了中专生的承受能力或认知水平。如某些家长反复唠叨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其他问题,却不给予理解或帮助;个别教育者不分中专生的能力高低,一概过高要求、批评指责,这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即主体执意表现与施教者要  相似文献   

6.
东海 《家长》2011,(8):62-63
不能重复地批评孩子,而应该换一个角度或换一种方式。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7.
吴青  王喜勃 《成才之路》2013,(11):21-21
到了一定年龄,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听不进老师和家长的话,甚至和老师家长对着干。我们通常觉得孩子一般要到初中进入青春期才开始有逆反心理,可事实证明,从三年级开始有的学生就产生逆反心理了,只是程度比较轻,不会出现激烈的反应,怎样引导早期出现逆反心理的学生,关乎到他们未来能否成才,这也是摆在我们班主  相似文献   

8.
我认为家长进行反思是自我进步的阶梯,只有真正具备了反思意识并把这种意识转化成行动,真正付诸于教育孩子的实践中,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加优秀,同时也能在孩子取得成功与幸福中品味反思的快乐。 孩子就是孩子,单纯、好奇、偏激、一知半解,一旦认为教育者展现给他们的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甚至怀疑一切,  相似文献   

9.
《宁夏教育》2010,(7):158-158
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责备。一些离异家庭的孩子,因为父母离异后所带来的伤害,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卑心理,往往做出些出格的事情来加以掩盖。此时,教师应该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宽容,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尽量少一些责备,责备越多,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严重。  相似文献   

10.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的影响十分重要。孩子逆反心理的产生、形成多由家庭的不和谐、家长制作风、过度宠爱、过高期望等因素造成,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培养民主平等的亲子交流意识,秉持科学的爱子育子观念,对消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比如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的人格,随意地对孩子进行讽刺、挖苦、辱骂甚至殴打,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从而使孩子对父母产生对抗情绪;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当孩子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时,就大发雷霆甚至打骂孩子;还有一些父母由于缺乏心理学知识,不按照孩子心理发展规律施教,遇事婆婆妈妈唠唠叨叨,说话过头,爱摆长辈的架子等。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首先,家长要关心孩子,及时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多听听孩子的呼声,理解孩子的欢乐与苦恼,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抽出一些…  相似文献   

12.
逆反心理问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学生逆反心理活动的成因及疏导策略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13.
蔡飞 《文学教育(上)》2011,(18):148-148
心理学家认为12—15岁的孩子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智力开发的提高,这一时期有提前到来的趋向,很多孩子在小学五六年级即10岁以后就开始出现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4.
人们总说:"交人要交心."作为班主任对待学生也应如此,要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才能真正的帮助他们进步,顺利的开展班主任工作.在当今社会、家庭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下,很多孩子的逆反心理非常严重,我们作为教师如何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呢?就此笔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浙江师大季诚钧一些父母常常抱怨孩子不听话、爱顶牛。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在许多时候,孩子的不听话与逆反心理有关。逆反心理是指孩子产生与事物发展常理背道而驰的一种心理状态,从而做出"逆反"举动:你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家长了解和认...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1,(31):93-94
在如今的农村高中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抵触情绪及好奇心在作怪。这种逆反心理严重影响了农村高中生的学习成绩,阻碍了家长和教师与孩子的顺畅沟通,也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和健康,是目前农村高中学校教师及家长非常头疼的问题,这个问题成了许多农村高中教师和家长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和实践,一起来探讨如何应对农村高中学生逆反心理成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东海 《家长》2011,(Z2)
不能重复地批评孩子,而应该换一个角度或换一种方式。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降低。如果家长的教育方式一直令孩子反感,那孩子肯定不会把家长当成朋友。因此,家长要想成为孩子  相似文献   

18.
杨震 《陕西教育》2005,(4):26-26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会发现孩子不再那么乖巧了,慢慢出现一些抵触情绪,如对大人的言语置之不理,甚至直接反对乃至反抗等。这种情绪如任其发展就会养成习惯,形成逆反心理,制约孩子的人生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9.
其实,所谓的"逆反心理"只是孩子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的的一种正常现象。关于逆反心理,《心理学大词典》上的解释是:"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具有强烈的抵触情  相似文献   

20.
家长利用就餐的时间教育孩子似乎是他们选择的最佳时机。其实不然,须知进餐时教育孩子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果是和风细雨式的循循善诱,倒也无妨,暴风骤雨式的过分训斥,甚至拍案大骂,会使孩子惊恐不安,精神紧张,有的孩子对家长的粗暴言行产生逆反心理。无论是紧张情绪还是逆反心理,都是一种不建康的恶劣心态。这种恶劣心态通过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反射地抑制消化液的分泌,食欲随之降低甚至消失。纵然勉强逼着孩子进食,食物的消化率不会很高,这样会导致孩子身体得不到充足的热能和营养素,长此以往,会形成营养不良。有的孩子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