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题目回放] 有一次,一名学生上讲台做题。当这名学生写完最后一题的答案时,台下同学大喊: “最后一道题答错了……”那位老师说:“最后一道题是答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答错的这道题,而不说他前面的题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一、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有一次,我去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然后让一名学生上台来做。3×9=(27)4×9=(36)5×9=(45)6×9=(54)7×9=(62)当这名学生写完最后一题的答案“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喊起来:“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道题答错了……”我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他说:“最后一道题是答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答错的这道题,而不说他前面四道题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别人的正确……”要求:1.…  相似文献   

3.
【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有一次,我去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5道题,然后让一名学生上讲台来做。3×9=(27)4×9=(36)5×9=(45)6×9=(54)7×9=(62)当这名学生写完最后一题的答案“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喊起来:“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道题答错了……”我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他说:“最后一道题是答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答错的这道题,而不说他前面4道题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别人的正确……”要求:1.…  相似文献   

4.
[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有一次,我去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5道题,然后让一名学生上台来做。3×9=(27)4×9=(36)5×9=(45)6×9=(54)7×9=(62)当这名学生写完最后一题的答案“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喊起来:“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道题答错了……”  相似文献   

5.
我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一位教师上公开课,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去做练习题。学生一共做了五道题,做完后,教师问下面的同学:“他做得怎样?”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最后一题做错了!”这位教师说:“为什么你们只看到了他做错的那一道题,而没看到他做对的四道题呢?”  相似文献   

6.
小鬼我当家     
《小学时代》2010,(7):70-70
家庭竞猜百分百 一个夏日的傍晚.我们家举行了趣题太竞赛。爸爸是总指挥,只听他清了清嗓子,说:“我宣布.趣题大赛现在开赛!一题10分.答错反扣10分;二题15分,答错反扣15分;三题30分,答错反扣30分最后一道题是风险题,答对加100分。谁先得到200分即获胜!”  相似文献   

7.
记得有一回去听一位小学老师的公开课,他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让一名学生上去做。3×9=274×9=365×9=456×9=547×9=62当学生写完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叫喊起来:“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题错了……”我当时的第一反应也是指出他的最后一题错了。满以为那位老师会马上帮助纠正这名学生的错误,没想到他却说了一段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他说:“最后一题是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错的这题,而不说他前面四道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了别人的正确……”不是吗?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更多的是看到其阴暗面,还是看光明面?…  相似文献   

8.
一位小学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五道题,由一名学生上来做———3×9=274×9=365×9=456×9=547×9=62当学生写完62时,台下多数同学都大声叫喊起来:“老师,他错了,最后一题错了……”老师说:“最后一题是错了,可大家为什么只说他错的这题,而不说他前面四道都做对了呢?看来,我们是多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而忽略别人的正确……”不是吗?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更多的是看到其阴暗面,还是看到其光明面?当我们面对一个人时,更多的是看其缺点,还是优点?当我们面对困难时,更多的是看到失败,还是看到希望?当我们处于低谷,更多的是看到失去,还是看到得到?………  相似文献   

9.
一、材料作文的新特点1.材料作文读写并存,一题多查。能够真实反映出考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理解以及表达等多方面能力。这一作文形式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2.材料作文具有内容的多向性、体裁的灵活性、思维的诱发性、写法的多样性等特点,也就直接避免了话题作文出现的猜题押题的弊端。二、应对方法1.认真读懂材料,把握主旨,正确理解这个主旨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前提之一。不妨以2005年河北省的中考作文为例。当上台做题的同学将最后一道题的答案写错时,台下多数同学大声叫喊起来:“老师,他错了……”老师说道:“最后一道题是答错…  相似文献   

10.
正在我就读护士学校的第二个月,教授对我们做了一次常规课堂测验。我是一位很认真的学生,小心翼翼地做着每一道题,直至我读到最后一道题:"学校清洁女工叫什么名字?"这肯定是一种玩笑。我见过该清洁女工几次。她是个高个子,一头黑发,50多岁,但我怎么会知道她的名字呢?我交了试卷,留下最后一道题不答。下课前,一位同学问最后一道题是否要算入我们的常规课堂测验成绩。"这是绝对要算入的。"教授说,"在你  相似文献   

11.
星星点灯     
《小火炬》2002,(5)
有个数学老师每天都给一个学生出3道数学题,让学生回家做。有一天,一个学生回家后,发现老师出了4道题,而且最后一道题似乎特别难。他想,也许今天老师要特别考察一下自己的能力,于是满怀信心地投入解题……天亮时分,他终于把这道题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中学数学老师每天给他的一个学生出三道数学题,作为课外作业让他回家后做,第二天早上再交上来。有一次,这个学生回家后,才发现老师今天给了他四道题,而且最后一道题似乎有点难度。他想,从前每天的三道题,他都很顺利地完成了,从未出现任何差错,早该增加点分量了。于是,他满怀信心地沉入到解题的思路中……天亮时分,他终于把这道题给解决了。但是他还是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认为辜负了老师多日的栽培——一道题竟然做了几个小时。谁知,当他把四道解好的题一起交给老师时,老师惊呆了——原来,最后那道题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老师把它抄在…  相似文献   

13.
洁与香     
批阅期中考试卷的时候,我对各题的正误率做了一个统计。结果发现,连我辛辛苦苦“赌”住的题都被一些粗心的学生答错了。最让我不能容忍的是,一个叫洁的女生居然把我在临考前半个钟头刚讲过的一道文学常识题都答错了。 我心酸地站在讲台上,检讨我自己。我说:一定是我没能耐,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教不会大家,我十分愧疚,十分自责。 教室里一片叹气声。看得出,他们也很愧疚,也很自责。洁一定是被我的目光盯得不自在了,终于红着脸孔站起来,说:老师,其实,我会做那道文学常识题,我……我是故意做错的。她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骚动起来。大家义…  相似文献   

14.
赵军 《快乐阅读》2012,(30):111
上午帮一位老师监考一年级,他交代要读一题做一题。在考试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个别学生写的很快,我还没读到他们就已经做完了,大部分学生则是我读一道,大家写一道。让我特别担心的是,有几个学生写字很慢,完全跟不上大家的速度。其中有一个小女孩,一节课就做了一道题。  相似文献   

15.
一日老师检查作业,问一位同学:"你完成作业了吗?"学生答:"差不多完成了。"我们一听这个答案,心想:昨晚的十道题大概他有两三道没做吧。可经老师一检查他只写了一道题!这样,他写的作业实在是差很多。可他为什么不说自己的作业只写了一点点却要去敷衍呢?且让我们换位想一想。  相似文献   

16.
《南昌教育》2009,(6):35-35
模拟写遗书 学生轻松家长紧张 “如果这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在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的主题班会上,当看完了一部生命如何从受精到呱呱坠地的影片后,心理辅导老师牟洁给学生们出了一道题:写“遗书”。  相似文献   

17.
那是一次语文作业,有一位学生对一道语文阅读题只字未写。对这种行为,我非常气愤,当即在阅读题后写下“态度不端正,难有长进,望你反思”的评语。第二天,评讲练习题时,我当着学生的面,没点名地批评了他一顿,性格内向的他愤愤地低声说:“搬书匠……”当时我心中的无名之火骤然升温。但理智战胜了情感,我决心问个明白,弄个水落石出。中午,我找来了他,他忐忑不安地来到我面前。我发问道:“你为什么不做?”他极认真地说:“这道题有误,老师你看看。”我重新审视了这道题:“六岁时,我和爸爸在院子里栽下一棵白杨树,并在上面做了记号,三年后这记号比…  相似文献   

18.
一道难题     
<正>爸爸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读小学六年级时,一次期末模拟考试,老师一边发试卷,一边提醒学生:"这份试卷的最后一道题超出了大纲的要求,特别特别难,所以你们可以选择做,也可以选择不做。"老师故意在"难"字前面加了两个"特别"。他当时在座位上想,这道题既然老师都说难了,自己肯定是答不了了的,所以最后,他看都不看,做完其他试题就直接交了卷。老师收齐了全部试卷,  相似文献   

19.
这节课的作业类型很常见,最后一题是用"虽然……但是……"造句。教室很静,我按照惯例做个别指导,重点目标是坐在最后一排的男孩李泉。每次做作业我都盯着他,一来想让他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二来批改作业时我也省事。看拼音写词语错了两个,指出来,他订正。比一比再  相似文献   

20.
薛建玲 《学子》2012,(12):8-8
我为学校德育所做的一道加减法题是:(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各种不良诱惑=德育小标兵。对于这道加减法题,我不妨略解如下:某德育小标兵,平时注重加强自我修养,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他时时处处表现优异。在家庭中,他是一名好孩子;在学校里,他是一名好学生;在社会上,他是一名好公民。下面,我再详细地说一说。I.首先说说“好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