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职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自我发展潜力的职业人,通过职业(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共同作用,使受教育者具备扎实的职业素质和相应的社会文化素质。实施通识教育可采取以下途径和方法:明晰目标与理念,建立通识教育的管理体系;从院校实际出发,构建具有少而精、综合性、渗透性,适宜高职教育的通识课程体系;建立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体系;改革考核内容与方法,设立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当前,众多高职院校人文历史文化积淀不深,学生培养目标单一,通识教育出现“盲区”。由于各种条件不成熟、不完善,很多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仅停留在形式化、表面化阶段,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效果不显著。因此,高职院校应明确树立通识教育的目标、理念,结合实际精心构建适合自身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通识教育的质量,设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以真正实施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是顺应当今社会终身化学习的要求,顺应大类招生、大专业培养的综合需求,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开展高职特色的通识教育应转变观念,确立通识教育的地位,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构建高职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加强通识教育教学管理,建立科学的通识教育评价机制,加强通识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高职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等。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在高职院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以陕西部分地方高职院校师生为调查对象,开展了调研分析。认为构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教学体系应立足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逐步建构起互相推进的公共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努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品德素养、审美素养,在高职院校形成"文理工交融"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承担着将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完善人格职业人的重任。通过对宁波市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等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宁波高职教育存在着育人目标过分强调就业、片面强调企业文化、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今后要更新理念,从内涵上认识通识教育;理清思路,重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要培养具备自我发展素质的"职业人",单纯依靠技术教育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将通识教育纳入其中。由于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对人才培养目标认识的错位、理论研究的不足和师资等方面的原因,高职通识教育出现诸多缺失,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以"育人"为基点,以培养学生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能力为目标,重构通识教育体系,是高职院校必须认真面对和努力解决好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通识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新问题。通识教育以独特理念适应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中,可适当融合通识教育理念,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评价体系、保障体系四个方面,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职院校纷纷开始了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本文从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教学管理制度等三个方面探讨了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高职教育中植入通识课程,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路径.高职教中通识课程的设置,应从遵循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和职业教育规律切入,将通识教育与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后续教育过程中的可持续性有机结合,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融合、彼此渗透,在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不同的课程形式中体现职业发展所需的能力、人格培养的教学目标,建立高效、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进步、职业岗位群变化、新型工作组织与管理机制的出现,要求高职院校实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通识教育。为此,高职院校应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对通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专业教育中贯穿通识教育的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动其实施通识教育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