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舍我作为报人,在中国新闻史上享有很高声望与影响.同时,他以“订单式”办学模式为自己的企业培养优秀工人的做法,也反映出他作为成功商人的一面,本文欲浅谈一下成舍我作为报人和商人双重身份的各自表现和贡献.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作家,他的作品在其身后为他赢得了众多的拥趸.作为一个知青,他的名字与阿城、陈凯歌的名字交织在一起,成为云南这个在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上最著名地点的生动注脚.纵观王小波的短促的一生:北京出生、云南插队、人大读书、外国游学、著书立说.然而很多人却忽略了一个地方--山东牟平青虎山.  相似文献   

3.
张謇和南通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謇作为教育家,认为教育不仅仅要办学堂,还要有图书馆、博物馆作为学校的后盾.他提出了完整的图书馆建设思想,两次向清政府上书,建议在全国范围设立公共图书馆.他创办的我国第一座博物馆包含有图书馆的内容,创办的南通图书馆是我国早期公共图书馆之一.他的图书馆理论和实践,对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4.
作为国内最知名的战略学学者之一,金一南少将曾经是一个图书馆员.在国防大学图书馆工作的十年间,他刻苦钻研军事理论,并在英语和计算机技能上打下了基础;他还是一个优秀的图书馆员,为国防大学图书馆建设作出了贡献.他后来的成功与他的图书馆员经历具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清代目录学家耿文光的生平、著作和目录学成就.分析他的"读书目录"的内容和特点,指出他作为清代目录学家独具特色的贡献,以及他的经验对于当代目录学研究可以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初识丁雪峰,你很难把他和他所获得的荣誉联系起来,身材清瘦,长相平常;言语不多,电话不少;既是领导,又是骨干,请示、请教、汇报,让他连安心接受采访的时间都没有.还好,年轻,作为80后的他应对自如.  相似文献   

7.
张志安,曾供职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4年开始,担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成为中国最年轻的传播学院院长之一. 在大家眼中,他的睿智与活力是与生俱来的.作为一位学者,他的身上,除了学识和见地,还有一种难得的精气神.本期专访张志安,一起看看他和他所在的新闻学院.  相似文献   

8.
受众对事件或社会知识的解读往往直接来源于所接触到的传播符号.在所有的传播符号中,主持人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因为他是一个活动的符号.这有两层意义:一方面他作为节目中的一个局部因素而存在,另一方面他作为个体的社会活动会成为影响受众心理的潜在因素.从这个角度讲,主持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非常重要,主持人的自律和他律不仅仅是主持人自身的问题,也关系着电视节目和中国电视的尊严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他著书,他思考,他是一位长者,更是一位智者,他是连续四年担任全国政协会议大会新闻发言人的赵启正.有不少人曾被他回答记者提问时的机智、幽默所折服;有人说,“一口气读不完一个‘赵启正’.” 早春三月,在全国两会政协委员的驻地,赵启正接受了本刊记者独家专访.请教他,作为记者,应该怎样面对两会,应该怎样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有意思、有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作为凤凰卫视的常客,某种程度上讲,他被自己的老朋友"涮"了;作为与范美忠进行辩论的辩手,他却是因为自己的"气涌如山"把自己给"打倒了".但是,一次辩论的失态,是不是就该把他从一位理性的评论员, "贬损"为一个充当道德卫道士的伪君子?或许,他在公众面前一次表现的失败并不能埋没他骨子里潜藏的理性气质.  相似文献   

11.
深受我尊崇的老出版家王益同志,走完他九十二岁的光辉历程,告别了他为之毕生奋斗的事业和跟着他脚步前行的人们.1935年参加生活书店的王益同志,在全国解放前,为革命出版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全国解放后,是新中国出版事业的开创者之一.作为他的老部下和他的事业的继任者,我更想由悲痛转化为思念.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文化研究的开拓者,雷蒙德·威廉斯在其一系列著作中阐述了他的传播思想.他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以及大众传媒同社会与文化的联系来审视大众传播现象,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在近年的国企产权改革大争论之中,郎咸平一直牢牢坚守住的核心观点之一,就是靠自己的数据作为判断标准,用他的学术研究作为主要论据.而无论是在他的反对者和支持者之中,更多的是对郎咸平的立场、观点、态度乃至言行作为批驳或肯定的依据.一直没有学者敢于正面冲击郎咸平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手创办了OCLC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合作组织的奠基者,Frederick G.Kilgour先生从事图书馆事业70年,他的学术思想与活动体现着时代的声音.他在理论上的建树,以前瞻性见长;他在实践上的成就,以创新性为著.他一手建立的OCLC中心为全球图书馆提供了成功合作的典范.他一生都在推行一个非常简单的图书馆营销原则:以用户为中心,确保图书馆所有的服务易于使用、经济并有用.  相似文献   

15.
6月30日下午,我到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开会,听到宋原放同志于当天凌晨去世的消息,简直有些不敢相信.因为4月份,我还给他打过电话,为准备写学林史话向他求证学林成立之初的情况,同时约请他作为韬奋出版奖的得主为纪念韬奋诞生110周年写一篇文章.当时问起他的健康情况,他和他的老伴沈老师都说还不错.我在电话中说,等您写好了,我来看您,并拿稿子.谁知道,病魔竟突然夺去了他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丁福保的藏书观念及藏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福保是我国近代重要的藏书家.他认为藏书不仅在于储存,更在于利用.他积极提倡藏书家要读书,同时把自己的藏书大量捐献给社会,为社会公用.作为著名的出版家,良好的出版业绩支持了他的藏书事业,也使他有能力接受其他藏书家的图书质押,从而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的图书.  相似文献   

17.
国王和诗人 几十年前王蒙曾被流放新疆. 作为被改造对象,他落脚在伊宁县巴彦岱乡一户普通的维吾尔族农民家. 显然,作为一个北京来的、汉族的、正在倒霉中的知识分子,王蒙和他的房东,不仅阶级成分不同,而且种族、信仰、饮食习惯等等均有极大反差.  相似文献   

18.
作为作者,易中天是很有代表性的.他从自发投稿开始,如今已是名满中华,达到了一个写作者的理想境界.易中天的成功,当然有种种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编辑的激励和扶持.综观易中天的写作历程,我以为他需要三种编辑.  相似文献   

19.
<正> 老馆长杨汝杰同志在久病之后溘然长逝,并留下了"将遗体献给学院作教学用"的遗言.他为祖国的医学科学事业奋斗了一生,奉献出了一切.作为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一个卓越的科学工作者,他是当之无愧的.我在他的领导、帮助下工作数年,对他的高风亮节和真知灼见有一些了解;他的言传、身教更使我受益终生.杨汝杰教授是我国老一辈医学科学工作者,他多年从事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在寄  相似文献   

20.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封建帝王之一,他统治的年代,号称太平盛世.据档案和文献资料记载,康熙南巡是确有其事的,但说他微服私访,纯属子虚乌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