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藏》2016,(13)
正重熙通宝系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年间(1032~1055年)所铸,该钱的铸行是辽代钱币史上的一座分水岭。重熙之前辽铸钱甚少,此后辽钱逐渐丰富,币值逐渐稳定。据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介绍:"文献中也有一些粟价记录。重熙年间,由于多年丰稔,只要几个钱一斗。"《辽史·食货志》中也有"道宗初年,……  相似文献   

2.
陈瑞海 《收藏界》2011,(5):94-95
贵刊2010年第4期,刊文《契丹国立国开元大银币》("神册万年"),读后感到有多处值得商榷。一、辽太祖阿保机于公元916年建契丹国,开元大银钱不是"神册万年",而应是"神册元年"钱(图1),该钱也为银质。"××万年"、"××万岁"这类钱,按华光普先生把它归类为"宫钱"或"庆典钱",如南宋"绍定万岁"、金"泰和万年"、辽"皇帝万岁"等等。另见有"神册通宝"、  相似文献   

3.
樊中其 《收藏界》2013,(7):83-84
近年来,笔者在兰州钱币市场新发现一枚"洪武通宝",背面铸有马牛羊大花钱,此钱铸造精美,马牛羊形象生动,具有民族文化艺术风格和传统特色,又非常珍贵,受到笔者青睐。一、"洪武通宝"为太祖朱元璋年号钱"洪武"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年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31(1368-1398年)年。朱元璋在历史上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全国统一,执行"养民生息、勤俭治国"施政方针,出现人口增  相似文献   

4.
中国封建社会的皇帝行动是并不“自由”的,每日的一举一动,都有史官为之详细记录下来,称之为《起居注》。把《起居注》中去游乐的地方专门摘要公布,称之为《游行表》。在二十五史中只有《辽史》中有此  相似文献   

5.
2006年,我从辽宁沈阳、内蒙、太原泉友那里获得数枚辽钱"神册通宝"、"会同通宝"、"大同通宝、元宝"、"天赞通宝"、"开泰元宝"、"景福通宝"、"太平元宝"(辽)等钱。由于这些钱事关重要,必须严肃谨慎、科学地认真对待。现借《收藏界》杂志一角,特将这些钱公诸于世,供古钱收藏家、钱币学专家、古钱爱好者和泉友们鉴赏研讨,若有不妥不处,敬请指教。  相似文献   

6.
据《金史·礼志》上记载,皇帝在端午日行过拜天之礼后,要在球场上举行击球、射柳活动。这一礼制并非是女真族的传统文化,而是契丹族留下的风俗。但考之《辽史·礼志》并没有记载击球、  相似文献   

7.
罗成忠 《收藏》2001,(6):63-63
《收藏》第96期冯瑞林同志的《熙朝柱石背八宝钱》一。文,将“熙朝柱石”花钱释为“康熙官铸”,并说此钱“极有可能是他《指康熙皇帝》在朝中大臣生日和重大庆典上赏赐臣下之物”,笔者以为,这个结论未必恰当。  相似文献   

8.
梁永涛 《收藏》2012,(15):73
"男钱"是中国古代对一种钱币的称谓,为何称"男钱"?查阅文献资料,发现此提法最早源于唐朝杜佑《通典》:"布泉,世谓之男钱,妇人佩之,生男也。"晚唐段成式《戏高侍御七首》之六云:"诈嫌嚼贝磨衣钝,私带男钱压鬓低。"宋代洪遵《泉志》有言:"旧谱曰径寸,重四铢,悬针书,文曰‘布泉’。世人谓之‘男钱’,方佩之则生男也。"清末叶德辉《古泉杂咏》:"布泉径寸字针悬,鼓铸难忘居摄年,传语深闺消息好,佩来个个是男钱。"据上述记载,首先明确了布泉被称为"男钱",是一种民间的俗称,由妇人佩之。在中国古钱币史上,有新莽和北周武帝两个朝代铸造过布泉,从钱文上看,一为悬针篆(图1),一为玉箸篆(图2)。那么,  相似文献   

9.
辽钱"天禄通宝"在商品社会里人们离不开钱,钱能福人,亦可祸身,金钱是一面折射人美与丑的明镜,钱可以通神,有钱万事成,有钱能使鬼推磨,无钱万万不能,寸步难行,一钱迫死英雄汉,钱能治贫但不能治贪。  相似文献   

10.
古币四则     
(一)天显通宝前些日子,笔者从一位内蒙古通辽的古玩商贩小王手中收下几枚辽钱,其中一枚是"天显通宝"。小王强项是辽瓷辽玉,对辽钱不识也不屑。笔者扫了一眼,也未惊喜难捺,信以为真。因"天显通宝"乃辽钱大珍,极品,偶尔遇之,十枚必是九枚半假。人熟价不高,买进遣玩,也权当送朋友一个人情。当回家仔细看过之后,方知非同小可。这枚"天显通宝",小平光背,青铜质。直径2.5厘米,穿径0.65厘米,厚0.1厘米,面文旋读,隶  相似文献   

11.
陈瑞海 《收藏界》2010,(1):78-78
在华光普先生编著的《中国古钱图录》一书中,细心的泉友会发现,在“保宁通宝”与“统和元宝”之间有一个空当,即公元979~982年这四年间没有辽钱图录。在同书五代十国部分的“乾亨重宝、通宝”一节,则有一个较长的备注:“‘乾亨通宝’铜质浑厚,制尚精好,文字风格也类系辽钱,一说系辽乾亨四年,圣宗耶律隆绪即位之初所铸,可备一说。”  相似文献   

12.
李洪义 《收藏界》2012,(1):74-74
近日,在朋友处借得《收藏界》杂志旧书一阅,读得一篇文章《辽钱新品"大安年宝"悄然面世》(2009年第1期72页),读后怦然心动,这"大安年宝"笔者就集得一枚,翻出实物比较,面文、大小尺寸毫无二致,如出一辙,只是这钱背平夷,是个素面,而旧文中何文育先生所示者有字。笔者琢磨有日,再三分析,似可得出如下论断:  相似文献   

13.
澶淵之盟     
TP3《周信芳京剧艺术》邮资片第3图为"澶渊之盟",其剧情历史背景为:北宋真宗景德元年,契丹(辽)萧太后自恃武力雄厚,借狩猎为名,与圣宗率20万大军南下袭击京都汴梁(今开封),兵临澶州(今河南濮阳市西南)城下。澶州告急,京师震动,宋朝大臣王钦若、陈尧叟主张迁都南逃。寇准力排众议,坚持抵抗,并力促真宗皇帝御驾亲征。寇准挂帅征辽。真宗在劲敌威逼京城和广大军民  相似文献   

14.
据史书载,明代早中期的建文、正统、景泰、天顺、成化、正德年间均未正式铸过年号钱,目前所见除伪品外多属安南所铸。据《明·食货志》嘉靖六年(1527年)补铸累朝未铸铜钱。明末世人以高价求购正德钱一二文可值银一两,称正德皇帝为游龙,人佩此钱渡江可保平安。但明末时铸的正德钱多数为小平光背,偶有单龙戏珠及阴刻花纹,铜色青白,通宝二字类万历钱,存世较少。清以后铸之正德钱形制粗劣,也有龙凤花纹,量多而均出自民间。  相似文献   

15.
《收藏界》2007年12期发表了"两枚清朝开炉钱",一为"试铸大吉"背满汉文"宁"字钱,一为"同治通宝"背双"寿"钱,认为二者风格一致,两钱互证,故"试铸大吉"必铸于同治年间,而"同治双寿"钱则为"宝宁局"试铸钱。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7,(11)
正"扑满"即现代俗称的"存钱罐",源于秦代"钱缿(xiáng)"。秦律《关市律》中规定:"为作务及官府市受钱,必辄其钱缿中,令市者见其人,不从令者赀一甲。"其律文意思是,官府设立的市场在出售货物公开收货款或收税款时,为防止所上缴的货款、税款流入市场管理官员的私囊,必须将所收货款、税款,当着众人的面装入"钱缿"中。这种始创于秦的"钱缿",后来演变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存钱的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古代钱币上的文字,一般是由匠人和名家书写;至于由皇帝书写钱文,则是从北宋开始的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被称之为"御书钱"。宋太宗赵光义是为中国皇帝中最早书写钱文者。宋初,为避免唐天宝以后藩镇割据局面重演,一开国即制定了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以致影响贯穿了整个有宋一代。在这种环境里,皇帝们对于书法的喜爱,并非仅是附庸风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7,(12)
正1970年10月,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了唐"开元通宝"金钱30枚,银钱421枚。这些金银"开元通宝"钱并非流通货币(图1),而是具有喜庆、占卜、压胜的色彩。中国古代铸造的金银钱是一种特殊用途的货币,即专为重大宴赏、喜庆活动时,皇帝令手下撒掷,供官员、公众竞拾取乐的钱币。《旧唐书》载,唐玄宗李隆基平定宫廷内乱后,设宴庆贺:"己卯,宴王公百僚于承天门,令左右于楼下撒金钱,许中门下五品以上官及诸司三  相似文献   

19.
清朝皇帝生日被尊称为万寿节,而中国第一套纪念邮票——"万寿票"却是献给慈禧太后的寿礼。在极端矛盾的"权力结构"与复杂的政治背景下,那些有关"万寿票"的故事,或许能使您在茶余饭后嗅到一缕历史的沉香。  相似文献   

20.
海泉 《收藏界》2011,(1):78-79
我国历史上,辽与西夏都有"天庆"年号,且都铸行过"天庆元宝"钱。辽天祚帝天庆年为公元1111-1120年,历时十年;西夏桓宗天庆年为公元1194-1206年,历时十三年,两者前后相差八十余年。两种"天庆元宝"却出于两个不同国度,两"天庆元宝"钱皆用汉文书写,初识者一般较难区分。西夏除汉文"天庆元宝"钱之外,还有一种西夏文的"天庆宝钱",而辽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大辽天庆"镇库大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