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菜玫瑰     
莹下班的时候,太阳总是快要落尽了。快要落尽了,只剩一点点有弧度的金边儿,那金,也是朦胧的,在冬天会清晰些,像人用笔勾过。“阿嬷,我买菜回来啰!”莹一边轻快地呼唤,一边推开门。  相似文献   

2.
秋叶落无声     
古人云:"见一叶落而知天下之秋。"叶黄了,落了,是秋天已至的最好证明。正如鬓染秋霜象征青春尽去。秋叶落无声,岁月逝无痕。它们于秋风瑟瑟、  相似文献   

3.
常青的人生     
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随之而来的就是百鸟远迁,繁华落尽。任何一草一木的变化,都象征着一个季节的到来!  相似文献   

4.
想你     
拾起一汪缥缈的记忆 送去——送去 桃花尽落,春景远去 只剩下意识的碎屑 却旋即殒灭  相似文献   

5.
雨恨云愁,木叶尽脱,寒风吹彻落木的每一处伤口。欢歌岑寂,人散灯残.烛光明灭摇曳着一面面红颜的一件件往事。古来红颜多薄命,一朝春尽,花落人摧;思量却是——疼彻心扉!  相似文献   

6.
林间秋色     
《小读者》2008,(10)
春夏花落尽,秋色更宜人。正是在这天高云淡的时节,我漫步林间,却发现,当以往的繁华落尽后,秋色的意境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7.
渐黄昏     
天披青黛,漫山尽染离人泪;雁落素秋,金柳遍浸斜阳妆。  相似文献   

8.
尘叶     
吴玠 《大中专文苑》2014,(12):80-80
拾起夏日最后一片叶子,飘向秋天。尘风遛过树梢,冷雨泠泠落响。拂去青纱,遁入书卷……尘为叶,一叶叹尽楚江秋;叶化尘,化尘难饮今挥袖……千百年后,枝叶还在,却枯了那年初秋…拾起秋日第一片叶子,染尽夏月!  相似文献   

9.
写作是一种生命状态,它是投入生活后的省察生活,是对无常人生的求索,是求索后的自得,是繁华落尽后的返璞寻“真”。  相似文献   

10.
另一种风景     
家乡梅城曾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地方,可如今繁华落尽,空留一地苍凉。那遍地的花瓣是其故事中的昨天,亦是其昨天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记忆是桐花     
在幽森的林间,桐花一面盛开如锦,一面不停纷纷飘落。繁花落尽,我心中仍留有花落的声音,一朵、一朵,在无人的山间轻轻飘落。  相似文献   

12.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译文】暮春时节,柳絮已经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鸣。听说你被贬龙标,一路将要路过五溪。我把这颗忧愁之心托付于天上的明月,让它陪伴着你一直到夜郎以西!【写作背景】王昌龄是李白的好友。天宝八载(749)因"不护细行,谤议沸腾"(《新唐书·王昌龄传》),有碍封建礼法,触怒了  相似文献   

13.
冬天的树     
冬天的树,落尽了所有的叶子,在淡紫色的雾里,伸出枝桠,像一些铜版蚀刻。冬天的树,在霜凌和风雪中,露出满树鸟的嘴尖一  相似文献   

14.
葫芦,葫芦     
秋风一凉,冬天紧跟着就来了。在村庄人的眼里,秋季与冬天的衔接,找不出多少可以浪漫的花絮。大叶子的梧桐刚落尽,金黄色的槐树叶儿就像纸钱一样,落满了村庄的街头巷尾。  相似文献   

15.
杨飞 《教育教学论坛》2012,(35):222-223
被誉为"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歌,不仅具有朴实清新的自然美,更富有率真淳厚的人情美,表达了淳朴的乡情和深厚的亲情。  相似文献   

16.
一场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教学改革,为我们一线音乐教师提供了一个可以尽展个性能力的舞台,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为了能让自己成为课改中弄潮儿,我们教师个个使出浑身解数,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课堂教学一度异彩纷呈,热闹非凡。可惜繁华落尽,留下的是我们  相似文献   

17.
阳历12月中旬的北方,已进入了严冬季节。树上的枯叶早已落尽,枝条上也再没有了一丝的绿意。呼呼的北风肆虐地刮着,灰黄的天空中,  相似文献   

18.
    
岁月就像一条河,左岸是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值得把握的青春年华,中间飞快流淌的,是年轻的思绪……苦夏的终结风吹落了叶,吹走了高二燥热的苦夏。叶落归根,我看到了生命的轮回。只有当叶子落尽,树的脉络才会更加清晰。时光的旅行,如果不是以柔软开  相似文献   

19.
秋叶落无声     
古人云:“见一薄叶而知天下之秋。”叶黄了.落了.是秋天已至的最好的证明。正如鬓染秋霜象征青春尽去。秋叶落无声.岁月逝无痕。它们于秋风瑟瑟.晚景萧疏中默默地、默默地思索.思索着生命的奥秘……  相似文献   

20.
一堂富有教学价值的数学课,必须在“豪华落尽见真谆”的简约风格中显示出几分沉甸甸的务实.因此,我觉得应该追求这样的数学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