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江西革命民歌是我国音乐文化中的一束奇葩异卉,而赣南革命历史民歌又是这束花中最为艳丽的花朵。本文从江西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条件来分析江西革命歌曲的成因,阐述江西革命民歌的社会影响和它的传统精神,以及它以客家方言为母语的主要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主体间性"的视角出发,着力于赣南客家民歌传播过程中"田野与舞台"、"传者与受者"、"单一与多元"这三对关系的研究,提出打破三对关系中原有的"主-客"体关系,消除壁垒,实现平等互动与交流,有利于促进赣南客家民歌的传播与传承。  相似文献   

3.
玉树民歌主要有山歌、劳动歌、情卦歌、酒歌。本文从内容、结构、旋律等方面对这几类民歌进行了论述,并对民歌的特点和演唱方式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赣南采茶舞是赣南的主要舞种之一,是在地方小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舞蹈表现形式,其综合保存了大量的民间歌舞,异彩纷呈,深受群众喜爱。独树一帜、别有风味的“单袖筒”是赣南采茶舞中的一大表演技巧。文章从“单袖筒”的形成、风格特点、发展创新以及今后的走向来加以论述,旨在弘扬客家文化,促进、发展和繁荣新时期的赣南民间舞蹈。  相似文献   

5.
赣南采茶舞是赣南的主要舞种之一,是在地方小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舞蹈表现形式,其综合保存了大量的民间歌舞,异彩纷呈,深受群众喜爱。独树一帜、别有风味的“单袖筒”是赣南采茶舞中的一大表演技巧。文章从“单袖筒”的形成、风格特点、发展创新以及今后的走向来加以论述,旨在弘扬客家文化,促进、发展和繁荣新时期的赣南民间舞蹈。  相似文献   

6.
民歌文化是我国的一种重要文化,总的来说,民歌具有地域特征,根据我国地理位置的不同,民歌的风格也有所差别。文章主要论述的正是有关民歌文化的地域特征及其地理基础的问题,首先,文章主要针对对其分析的意义进行了阐述,继而在此基础上从不同地理位置的角度对民歌文化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具体领域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从而使我国的民歌文化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7.
赣南采茶戏作为赣南客家地区的代表性民间舞蹈已经进入高校民间舞课堂,如何以教学研究的形式将赣南采茶戏丑角以遵循教学规律和保护其原生态的艺术个性相提并论是十分重要的。从"二老艺人"出发,阐述了赣南采茶戏丑角的文化特性,主要论述了陈宾茂老艺人在赣南采茶戏丑角教学的内容,旨在探索请"二老艺人"走进高校民间舞课堂带来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徐州地区民歌自秦汉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本文从徐州民歌的历史发展、体裁分类、地域风格三个方面对徐州民歌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各地都有着不同风格的民歌.文章中主要论述了我国山西地区民歌的发展历程、题材、体裁、及各地分布情况和地区色彩.介绍了山西民歌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民歌的现状及媒体的传播和影响,分析论述了传承、推介民歌发展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神奇的民族,我主要从它本民族的音乐入手,在民歌方面做了主要论述。最后从传承和保护方面提出来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歌之初入手,阐明人性之歌和动物自然呼号的区别,以实例证明雏形民歌的自然存在,驳斥传统民歌概念错误,从传统民歌概念的现实误导,从雏形民歌的特点分析,论述了雏形民歌概念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山歌社"成立的背景并对其早期收集民歌、研究民歌、传播民歌的活动进行了扼要的梳理,重点论述了"山歌社"的成立对中国民族音乐学理论研究、民族音乐教育、优秀民歌的发掘和民族音乐走向大众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民歌的历史地位、社会功效及民歌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抢救民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寻赣南客家文化在本土高职院校进一步传播的有效路径,文章首先介绍了赣南客家文化的内涵及特质,然后分析了赣南客家文化融入高职校园的要义,最后论述了赣南客家文化进高职校园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赣南客家音乐,随着文化与时代的变迁,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有些艺术品种处于消亡式微的边缘。为了保护和发扬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赣南客家音乐,本文从"创新"、"教育"、"市场化"三个方面论述了对赣南客家音乐的保存和传承,为赣南客家音乐获得新的生存空间和进入良性的发展前景,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浅谈民歌演唱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丽 《文教资料》2007,(14):128-131
本文主要论述民歌演唱中寻求在气、声结合方面中、西唱法的共同之处。根据民歌的不同风格和特殊的用气技巧,对民歌演唱中有代表性的润腔唱法进行了举例说明。针对民歌演唱中吐字不清、咬字太死的问题,提出了运用高位置吟诵歌词以掌握良好的语感等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嘉禾民歌是民歌海洋中的一朵奇葩。嘉禾民歌无论从题材到内容、形式,都独具特色。它的独特风格集中表现在旋律的音调结构及旋法润色特征上。从嘉禾民歌的“五度四音列”结构、“三度关系”音列结构及旋法中装饰音、衬词衬腔的运用方面,论述了嘉禾民歌的音调结构规律及旋法润色特征。  相似文献   

19.
海南黎族民歌是运用海南方言演唱的黎族韵调歌曲,歌词内容多姿多彩,曲调形式多样,无论是音乐特点还是曲式结构,均体现出鲜明的黎族民族文化烙印。同时,黎族民歌在世世代代口口相传中流转至今,还反映了黎族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文章以海南黎族民歌为中心,从歌词以黎族的地方方言为主、歌曲传递出黎族的精神内核、民歌的唱调多变且风格独特等方面阐述了海南黎族民歌的音乐特点;从曲调平和柔美、结构短小精练、节奏柔和平缓等方面分析了海南黎族民歌的曲式结构,从人文价值、艺术价值、时代价值三个方面论述了海南黎族民歌的现实价值,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20.
陕北民歌是劳动人民为表达内心情感而口头创作的一种歌唱形式,是当地劳动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生动写照。而歌词在民歌中独特的艺术价值,使得歌词逐渐成为民歌文学中的主力军。本论文从陕北民歌歌词鲜明的形象性、大众化的人民性、优美的歌唱性三个方面论述了其特有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