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荐书     
《亲历长征》黄宏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99.00元本书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100位亲历长征的典型人物事迹为经,以长征中的典型事件为纬,结合史学界关于长征的最新研究成果,配以500多幅图片,并通过大量亲历长征的将军、战士及外国朋友等的口述,多角度、全方位,生动形象地再现了70年前的英雄史诗。《一个外国传教士眼中的长征》[瑞]薄复礼著张国琦译昆仑出版社出版定价:17.00元一位西方传教士与萧克将军领导的先遣长征的红六军团不期而遇。此后,他跟这支队伍一起长征了十八个月又十二天。他以传教士的眼光,仔细地观察了这支队伍的…  相似文献   

2.
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这是个热门话题,眼前、耳畔不断出现着“重走长征路、重温长征情”的宣传,各个媒体各部门都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方式,发挥特长、淋漓尽致地去报道。  相似文献   

3.
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的《特殊连队——红一方面军干部休养连长征纪实》一书,从与众不同的角度,真实地描述了红一方面军休养连的长征生活,与以往写长征的书多把笔墨放在军事活动和政治斗争上相比,这本书在写法上可以说是一种创造。书中用大量具体生动的事例,写长征中的老同志,其中有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三老”,写蔡畅、邓颖超、贺子珍、李坚真等三十位女红军以及一些高级伤病员。歌颂了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信  相似文献   

4.
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湖南省政协主办的《文史博览》从2006年7月起开辟专栏,以大量老红军战士的口述与回忆类文章,引领读者更深入地认识长征、感悟长征。这个专栏每期都有两到三篇文章,各有不同侧重。1、通过对长征重大事件、典型集体的介绍,使读者心中建立起对长征的整体认知。如《长征先遣队的桂东誓师》、《干部的摇篮:工农红军第一军团》、《红三军失踪之谜》等文。  相似文献   

5.
《湖北档案》2006,(10):26-26
7月20日,红二十五军老战士李天忠在武汉家中接受采访.远离中央孤军长征的红二十五军,其3位主要领导人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在长征路上一死两伤.  相似文献   

6.
郭红敏 《云南档案》2016,(10):25-28
2016年6月12日,出生于将军之县河南新县、参加过长征的105岁老红军寇庆延因病逝世。寇庆延病重期间和逝世后,现任中共中央七常委、八位退休常委前往医院看望或通过各种形式对寇庆延逝世表示沉痛哀悼。习近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任总书记缘何悼念寇庆延?寇庆延经历了哪些传奇故事?他给子女留下了哪些清白家风?  相似文献   

7.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摇篮。参加长征的8万余将士,大多是井冈工农子弟,他们在井冈山斗争烈火里百炼成钢,在长征的征途里茁壮成长,井冈红土涌现出5万多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147位将军!因而搞好长征胜利70周年宣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长征热”的喜与忧红高梁一位刚刚从长征路上采访回来的电视记者告诉笔者,如今长征路上很热闹,不时可碰到另外一些长征专题片、影视剧的摄制组。他们去的时候还比较早,每到一地干部和群众还比较欢迎、支持。而现在有的摄制组去,人家的热情已经没有原先那么高了。包括...  相似文献   

9.
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参加长征的总政治部主任肖华,以红军长征为题材,创作完成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长诗。随后,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的晨耕、生茂、唐诃、遇秋4位作曲家选择其中的10首诗,谱成组歌。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不是范长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旧《大公报》的大量报道 ,论证了为什么范长江不是“第一个公开如实报道红军长征的记者” ,认为范长江红军长征报道的失公失实原因 ,主要在于世界观、对我党缺乏了解和采访作风不深入等三方面所致。对范长江西北采访的第一个目的以及范长江红军长征报道的影响 ,也作了必要的考证和分析 ,同时还澄清了范长江西北采访研究中的一些错误看法。  相似文献   

11.
2006年9月15日,“永恒的长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创意实践活动”活动之一、第三场报网互动论坛直播“我心中的长征”,在浙江在线演播厅举行。直播过程中,浙江在线运用网络多媒体手段,在直播现场不时穿插《长征组歌》、电视剧《长  相似文献   

12.
据史料记载,最初参加长征的外国人一共有5位。除李德外,还有朝鲜人武亭和毕士悌、越南人洪水以及法国人勃沙特。 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德国人。武亭,朝鲜人,中共党员,是红一方面军炮兵团的创建者,他率领炮兵团参加长征。长征结束后,于1936年入保安(志丹)红军  相似文献   

13.
此书以青青和春春两位初中生对红军长征故事的挖掘和探讨的形式为主线,将70年前那段峥嵘岁月悉心记录下来了。书中没有对长征路上的大小事情一一阐述,而是以红一方面军的长征为主,有重点有详略地展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近一时期来,许多出版社纷纷推出以长征为主题的各种出版物,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再现中国工农红军艰苦卓绝的长征史实,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 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军长征史》,通过长征历史全貌的准确、权威的研究和把握,弘扬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高尚道德情操。江泽民总书记专为  相似文献   

15.
2006年7月下旬至10月下旬,在全国上下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热潮中,浙江日报、浙江在线网站会同共青团浙江省委及其所属青年时报,在全省团员青年中开展了“永恒的长征”——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创意实践活动。这一活动,把三家媒体的纪念长征主题报道与团组织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青年记者》2006,(20):F0002-F0002
自8月29日,大众报业集团“重走长征路”大型集体采访活动开始。在为期1个多月的采访中,集团6位记者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对长征中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地点进行了实地采访,感受当年红军长征波澜壮阔的场景,发回了大量报道。  相似文献   

17.
王宝璐 《青年记者》2016,(24):72-73
今年清明期间央视重点推出了两档特别节目,《缅怀英烈忆长征》和《隐蔽战线英烈祭》.《缅怀英烈忆长征》选取长征路上10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8个令人感动的事件,通过对一个个鲜活人物和故事的叙述来展示现代人对长征这一壮举的缅怀和追忆.5集专题片《隐蔽战线英烈祭》选取了隐蔽战线英烈谱中的5位烈士,讲述了他们隐蔽奋战、忠诚为党的故事. 两档特别节目继续2015年《重读抗战家书》的制作风格和内涵设定,在取得不俗收视表现的同时,实现了传统文化和爱国爱党精神的传递,为节日报道策划提供了以下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青年记者》2016,(30):2-2
10月13日起,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拍摄的8集大型纪录片《长征》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该片最着力拍摄也最令人瞩目的,是出镜的百位老红军集体完成了最精准的长征历史表达。各集名称分别为:《英雄史诗》《路在何方》《伟大转折》《战史奇观》《民心所向》《雪山草地》《百川归海》《永远长征》。  相似文献   

19.
当我接到采访老红军王常斌的任务时,心里充满了兴奋与期待。在资料中,有关王老的简历是这样记述的:王常斌,1922年生于陕西省神木县王家村,1935年参加革命,曾任过神府三区(府谷、佳县、神木县)巡视员;战争年代,在绥德地委、抗日军政大学、延安联防军司令部等做过译电员、机要科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任机要处长,后在甘肃邮电管理局、储备局等单位任副局长、局长,1986年离休。从简历看,王老没有参加过长征,我本想在“长征胜利70周年”采访一位长征老红军,但未能如愿,便心存遗憾。4月里,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当我见到这位84岁高龄…  相似文献   

20.
在陕西省档案馆馆藏的10余万册资料里,有三部最早出版发行的、记述红军长征的珍贵史料.第一部:<红军长征记>(上、下册).第二部:<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三部:<二万五千里长征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