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随着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的热播,节目引进又一次成为话题。近几年,中国从其他国家和地区引进了很多节目版权,制作出了高水平的娱乐节目,比如《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我是歌手》等等,与以前相比,近期从韩国引进版权制作的节目较多,带来了极高的收视率与点击率,比如《爸爸去哪儿》,此节目在中国综艺节目热排行榜上位列第一。通过该节目,受众能够认识不为人们所熟知的艺人及其孩子。那么韩国综艺节目制作过程中的特色在哪儿,这就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吕露 《新闻世界》2014,(2):73-74
湖南卫视购进韩国版权的电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一开播即大获成功。本文试通过对其节目中主持人、爸爸、孩子三种不同角色设置的比较,厘清其与韩国原版节目之间的差异,继而从角色设置的角度分析该版权引进类节目本土化改造的成败。  相似文献   

3.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是湖南卫视在2014年推出的明星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节目版权引自韩国MBC电视台,由谢涤葵及其团队制作,节目一共16期;《爸爸回来了》是浙江卫视2014年推出的明星亲子类真人秀节目,节目版权引自韩国亲子节目《超人回来了》,由岑俊义及其团队制作,节目一共14期。本文从节目自身与营销传播两个方面对两档节目进行分析。节目自身节目表现形式方面,《爸爸去哪儿》  相似文献   

4.
《视听界》2014,(1):56-56
北京虎跃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韩虎在其博客中,从营销策划角度分析《爸爸去哪儿》走红背后的原因:1.成熟产品引进。《爸爸去哪儿》节目版权购自韩国MBC的热播节目《爸爸,我们去哪儿》。从受众角度出发,中韩文化价值观接近,且明星爸爸与可爱宝宝的组合卖点十足,  相似文献   

5.
中韩版《爸爸去哪儿》媒介文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3年10月,引进韩国《爸爸!我们去哪儿?》版权、由湖南卫视出品的亲子生存体验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收视节节攀升。展示五对星爸萌娃为主的真人秀节目能在收视疲软的环境下获取空前的成功,除了节目模式引进保证了节目制作质量的同时,中韩两国类似的文化背景和媒介文化也为这种成功提供了土壤。笔者对比了中韩版《爸爸去哪儿》在相似的外表下相同的内核和类似的组织,着重从两国的媒介文化背景和节目操作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从偷偷模仿到低调引进,再到轰轰烈烈购买节目模式版权,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版权的引进,给我国电视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值得观察和思考。一、必要性1.突破了创优瓶颈,转变了制播理念。从1998年央视《城市之间》和《幸运52》的开播,开了引进国外电视节目模式版权的先河,带来了国外先进的电视节目制作理念,到近几年比较火的《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中国梦想秀》等节目,实现了"以内容为核心"到"内容与模式融合"的转变,以及我国电视制作与传播理念的重构、主流价值与传播效果的完美结合。中国版《爸爸去哪儿》在韩国原版基础上结合中国观众的特点与习惯对节目进行调改。从2013年10月12日公布的数据来看,《爸  相似文献   

7.
许敬晗  金勇 《传媒》2014,(6):42-44
正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节目中,5对明星父子(女)之间温馨的对谈、小伙伴们之间愉快的相处和孩子们偶尔冒出的无忌童言都成为被广泛议论的话题。随之衍生的是《爸爸去哪儿》主角们特别是5个萌娃的快速蹿红以及其他省级卫视的竞相模仿。综观引进版《爸爸去哪儿》的成功,源于湖南卫视对同名韩国节目的正确解读与精妙演绎,是中国综艺节目实施跨文化传播的成功案例和典范脚本。  相似文献   

8.
2013年湖南卫视开播的《爸爸去哪儿》,创造了电视娱乐节目几乎"零差评"的奇迹,2014年紧随其脚步的《爸爸去哪儿2》同样迅速占领了周五晚间的电视荧屏,这与节目制作和整合营销方面的本土化打造密切相关。一档电视娱乐节目的本土化改造不仅要考虑到制作单位的客观条件,能否迎合受众的主观需求也是重要因素。《爸爸去哪儿》的成功不只在节目本身,也为我国版权引进节目的本土化改造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9.
李婕婷 《传媒》2015,(19):64-65
2014年,浙江卫视推出了一档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作为一档全新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自开播以来便吸引了大批忠实观众,引起全民收视风潮.《奔跑吧兄弟》引进自韩国超高人气综艺节目《Running Man》.《Running Man》是韩国SBS电视台的综艺节目,数年来连续每周播出,在游戏中创造了经典的撕名牌环节,使得许多综艺节目争相模仿,在全亚洲拥有极高的人气.随后,随着大众口味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韩国综艺节目的创作模式发生了改变,国内对其的引进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韩国综艺节目从"明星+游戏"的路子逐渐转变为做"真实类娱乐节目",我国对于韩国综艺节目的引进方式也从单纯的引进播放,发展成购买节目版权进行本土化包装,制作成"韩国路线"和"中国模式"相结合的综艺节目.  相似文献   

10.
2013年被业内人士形容为"海外综艺节目模式引进井喷之年",中国的综艺节目开始迈入一个大制作、大投入的大片时代,尤以《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这些节目最为突出,均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然而,在这些节目热播的背后,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本文以《奔跑吧兄弟》为例,进行一番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王爽 《今传媒》2014,(5):87-90
2013年年初,由韩国MBC电视台推出的《爸爸!我们去哪儿?》,凭借清新治愈风,在众多韩国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别具一格的治愈系综艺节目。明星爸爸和子女在两天一夜的旅行中,展现感人的亲子情,赢得了观众的厚爱。从节目理念、节目特色、受欢迎原因等方面分析整个节目,结合治愈系的观点,研究节目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引发对新型综艺节目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火爆荧屏的娱乐节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引进。2013年,引进韩国的大型户外明星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收视高潮,2014年4月末,以韩国《超人回来了》为模式原型的同类节目《爸爸回来了》一经开播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爸爸去哪儿》的模式讨论已有相关理论成果,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爸爸去哪儿》和《爸爸回来了》两档同类型节目的不同模式,以期为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模式的应用和发展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3.
2013年国内各大电视台确定引进并播出的海外模式节目超过50档,被称为海外引进节目的"井喷年"。这个势头进入2014年依然热度不减,各大省级卫视从引进国外版权入手,打起了中国电视市场的综艺争夺战。到了2015年,国外引进的综艺节目中,老节目的持续制作和新节目的不断引进,使得规模和数量更加庞大。然而对于已运行成功的国外版权的引进并不能保证栏目的万无一失,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引进后的版权节目是否会适合本地"水土"。所以除了前期调研只看国外收视率的高低、节目精良的制作外,能否顺应本国社会文化语境更是值得探究的。本文是从最新最热的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 Man》的中国引进版《奔跑吧兄弟》为对象,从社会文化语境的角度,来进行探究反思。  相似文献   

14.
李翔 《新闻实践》2013,(12):63-64
核心阅读:湖南卫视引进韩国MBC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一经开播就取得了较高的收视并受到了观众的追捧,这既源于节目本身在形态与内容上的创新,同时也得益于节目在社交媒体上多渠道多形式的成功营销。本文以日本知名4A广告公司电通提出的AISAS模型为分析框架,以《爸爸去哪儿》为研究个案,分析电视真人秀节目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社交营销之道。2013年新年伊始,湖南卫视引进韩国MBC电视台的《我是歌手》节目模式并一举获得成功,此后又买下《爸爸去哪儿》版权,并于2013年10月推出了中国版本的同名节目。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中国好声音》成功引进国外综艺节目,赢得了巨大的利益和名誉。2013年各卫视台一窝蜂似地将目光投向了国外一些优秀的综艺节目,《我是歌手》、《中国星跳跃》、《爸爸去哪儿》等一批从国外引进的综艺节目应运而生,一时火热荧屏,2013年被业界称为引进国外综艺节目的"井喷年"。中国电视自开播后,电视节目的模式从最初的"山寨"到如今引进国外节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种"拿来主义"风行的潮流也有令人担忧之处,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路晓 《传媒观察》2014,(3):11-13
2012年《中国好声音》成功引进国外综艺节目,赢得了巨大的利益和名誉,2013年各卫视台一窝蜂似地将目光投向了国外一些优秀的综艺节目,《我是歌手》、《中国星跳跃》、《爸爸去哪儿》等一批从国外引进的综艺节目应运而生,一时火热荧屏,2013年被业界称为引进国外综艺节目的“井喷年”。中国电视自开播后,电视节目的模式从最初的“山寨”到如今引进国外节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种“拿来主义”风行的潮流也有令人担忧之处,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国内综艺节目发展迅猛,湖南卫视为首的各大地方卫视以引进韩国、日本版权节目为主,而美国版权综艺节目较少。近两年,《周六夜现场》、《吐槽大会》等美国版权综艺节目在国内热播。一方面,这类节目的播出量惊人。另一方面,这类型节目的口碑不佳。以《周六夜现场》为例,通过对节目内容退化、节目策略演化、节目播出平台进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给综艺节目的发展提出建议,促进我国综艺节目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张莉 《新闻世界》2013,(9):53-55
在我国电视综艺节目泛滥且同质化的困境中,2013年新年伊始,湖南卫视实力歌手巅峰对决节目《我是歌手》让电视观众耳目一新。这档引进自韩国版权的节目,以其大手笔制作、新颖的节目形式和真诚的立意打动了观众,获得巨大成功。本文试从该节目的传播特征和创新营销方面来探讨《我是歌手》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许乐天 《视听界》2014,(6):88-91
自2013年湖南卫视引进韩国MBC电视台真实综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并取得成功后,引发了韩国真实综艺秀节目的引进热潮。本土化作为真实综艺秀的关键元素,能否恰当运用对节目的成败至关重要。本文从真实综艺秀的特点入手,结合真实综艺秀节目的韩国原版和中国引进模仿版的对照,分析了真实综艺秀本土化的重要性,提出了本土化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道路,电视节目制作团队的实力强大与否、制作的精良与否直接决定了收视率的好坏。在2013年,各大卫视都先后推出了几档强势的综艺节目,如江苏卫视的《星跳水立方》、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第二季》、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等等都得到了极大关注。在众多吸引观众眼球的节目当中,《爸爸去哪儿》这档集合了户外、游戏、亲子、明星等元素的节目使人们开始渐渐关注国内少儿自制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