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比较逻辑研究的范围是相当宽泛的,不仅包括古代、近代、现代的逻辑之间的纵横比对、内在汇通,而且包括世界三大逻辑传统的透视性比较.比较逻辑学应当是建基于各种逻辑学科之上的一门综合性理论学科,它以三大逻辑体系的平等对话为前提,突出比较意识、比较思维与比较方法的自觉运用,有自己特有的学科特性与学科视域、学科范畴.本文试图论证比较逻辑不在于"比较",而在于"汇通";"比较逻辑"不是或不仅仅是"逻辑比较";比较逻辑有其特殊的"比较视域",从而进一步论证"比较逻辑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比较逻辑学应当是建基于各种逻辑学科之上的一门综合性理论学科,它以三大逻辑体系的平等对话为前提,突出比较意识、比较思维与比较方法的自觉运用,有自己特有的学科特性与学科视域、学科范畴.比较逻辑不在于"比较",而在于"汇通";"比较逻辑"不是或不仅仅是"逻辑比较";比较逻辑有其特殊的"比较视域".比较逻辑学研究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描述的比较逻辑学、评价的比较逻辑学与汇通的比较逻辑学.  相似文献   

3.
比较逻辑学是在逻辑哲学的指导下,建基于各种逻辑科学之上的一门独立的逻辑学综合性理论学科,主要具有“比较的理论”与“具体的比较”等不同的研究层面。它以三大逻辑体系之间的平等对话与贯通融合为主要研究诉求,突出比较意识、比较思维与比较方法的自觉运用,并从人类历史背景与文化传统的角度进行解释,以促进不同文化、不同思维方式之间的对话与沟通,促进全人类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建立一门独立的"比较逻辑学"学科的构想.比较逻辑学是在逻辑哲学指导下,建基于各种逻辑科学之上的一门独立的逻辑学综合性理论学科,主要具有"比较的理论"与"具体的比较"等不同的研究层面.它以三支逻辑源流之间的平等对话与贯通融合为主要研究诉求,突出比较意识、比较思维与比较方法的自觉运用,并从人类历史背景与文化传统的角度进行解释,以促进不同文化、不同思维方式之间的对话与沟通,促进全人类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5.
大逻辑观视域中的“逻辑学科”应该包含3个层面,其一是逻辑本体学科,又可称之为对象逻辑,它是以演绎逻辑为核心,同时包容归纳逻辑和辩证逻辑的逻辑学科群;其二是研究对象逻辑基本问题或哲学问题的元逻辑学科;其三是对对象逻辑原理进行系统性推广和运用的应用逻辑学科。从对象逻辑到应用逻辑,其间的桥梁是逻辑科学方法论学科,包括演绎逻辑科学方法论、归纳逻辑科学方法论以及辩证逻辑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论逻辑学发展的多层面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逻辑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它的发展具有多层面性:从发展阶段看,可以有传统逻辑、经典逻辑与非经典逻辑之分;从研究内容与方法看,可以有外延逻辑、内涵逻辑与语言逻辑之分;从学科性质看,可以有元逻辑、一般逻辑与应用逻辑之分.了解逻辑学发展的这些不同层面,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现代逻辑.  相似文献   

7.
逻辑学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的学科.学习逻辑学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其作用在于,可以突破经验逻辑的束缚,跳出思维的陷阱.其意义在于,可以培养自己认识世界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沟通交际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人文精神,有助于提高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有助于应试社会思维能力素质考试,有助于培养逻辑精神,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思想方式的沟通.  相似文献   

8.
逻辑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也是支撑人类思维大厦的基础性学科。然而,近年来我国逻辑学教学和研究却处于一种不景气的状况。要摆脱这一状况,促进逻辑学教学与研究的繁荣和发展,逻辑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以讲授普通逻辑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可开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批判性思维课程,突出其实践性质,大量开展讨论和训练,把逻辑学的理论知识与思维能力的逻辑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简易逻辑”是高中新教材中新增添的内容 ,中学数学教师基本上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这部分知识 ,使得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出现了歧义 ,给教学带来了很多问题 .笔者将就这部分教学谈一些粗浅看法 .1 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简易逻辑的地位与作用简易逻辑是逻辑学的基础知识 .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形式及思维规律的基础科学 .逻辑学分为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 ,前者是以辩证法认识论的世界观为基础的逻辑学 ,而后者主要是对思维的形式结构和规律进行研究的类似于语法的工具性学科 .逻辑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推理 ,推理的基本单位是概念 .通过概念对事物是…  相似文献   

10.
代杰 《高教论坛》2011,(6):70-72
逻辑学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较强的学科,它对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和逻辑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地方高等院校,逻辑课的教学却陷入了困境。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建立逻辑学是基础学科的共识,加强逻辑学教材的建设与使用,对地方高等院校的逻辑学师资进行培养和壮大,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逻辑的非形式转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逻辑转向这一概念的意义,在于强调逻辑学对其它大学科在全局性根本性层面上的重大应用价值,以及此种应用对自身发展的深刻影响。逻辑的非形式转向,指的是在西方被称为“新浪潮”的“批判性思维运动”。这一转向的目标,是有效地发挥逻辑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逻辑的非形式转向为推进和优化我国的逻辑教学,为推进我国的素质教育提供了不应忽视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逻辑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所含知识域非常广泛。随着社会地不断演进,逻辑从哲学意义上的辩驳逐渐抽象成为一种用符号表达的数学模型,并形成“现代逻辑”。逻辑推理作为思维的基本活动,是高中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一。本文即为笔者对高中数学教材中的逻辑用语教学的管见。  相似文献   

13.
逻辑学界关于传统逻辑教科书中“概念”与“词项”的取舍问题一直存在分歧。从“概念”与“词项”内涵与外延的上 ,以及传统逻辑学的学科特征和研究方法来看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属于哲学认识论的范畴 ,而词项是语词在命题中的逻辑内容 ,是构成逻辑形式的基本要素 ,属于逻辑学的范畴。传统逻辑教科书中用“词项”更准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我国逻辑学界又一次展开了逻辑观的大讨论 ,主要观点有两种 :一种是传统派观点 ,认为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 ;一种是现代派观点 ,认为逻辑是研究推理形式的。从逻辑学发展趋势看 ,现代派观点似有定义过窄之嫌 ,而传统的逻辑观基本适应了当前逻辑学各个分支学科蓬勃发展的需要。据此 ,逻辑是研究通过语言表达的抽象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方法的学说  相似文献   

15.
我与逻辑学     
蔡明 《江苏教育》2008,(13):94-95
80年代高中语文教材中有逻辑知识短文.有些语文老师不懂逻辑学.根本无法实施教学.我也不例外。直到我被录取为扬州师院中文系(函授)盐城班学员之后,我才开始知道“逻辑学”,每当大学老师讲到逻辑学这门学科。我就会格外认真地聆听。  相似文献   

16.
反思中西逻辑比较研究的前提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梁启超开启墨家论理学(逻辑学)研究以来,中西逻辑比较研究一直论争激烈,存在着片面“求同”和片面“求异”的思维取向,关键在于其“前提”的不真实、不充分。因此,只有认真反思中西逻辑比较研究的“前提性”问题,才能正确探讨各自的研究对象与个性,全理评价各自的长短及其人类性价值,为中国新文化建设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7.
比较教育是一种现代文化性学科形态,"比较"是其作为一门制度化学科的逻辑起点。澄清比较教育的学科逻辑有助于我们重新构建比较教育的学科理论体系,促进比较教育学科的科学化发展。比较教育经历了"借鉴"、"预测"、"分析"等历时性发展阶段和具有跨国家、跨学科、跨文明等跨越"他者"界限的共时性特征,凝聚着无数比较教育学者充满艰辛的探索历程和苦苦求索的心智,形塑了其学科智慧,进而表征着比较教育的本体特质。  相似文献   

18.
法律逻辑是电大法律班学员的一门必修课程。它融法学与普通逻辑学于一炉,是一门具有法律专业性质的逻辑应用课程。因此,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法学与普通逻辑学之间的关系,对提高法律逻辑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应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逻辑学由亚里士多德创立,两千多年来一直作为哲学的子学科,直到19世纪末弗雷格创立现代逻辑,逻辑学研究开始由哲学界、数学界、信息科学界三分天下。论历史,逻辑学不可谓不久远;论学术价值,逻辑学不可谓不重要。但直到今天,对于逻辑是什么,搞逻辑有什么用,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逻辑学通识课的目标是提高受教育者的逻辑思维素养。知识,包括逻辑学专业知识,不会自然地成为逻辑思维素养。与日常逻辑思维相关的是逻辑学知识的传统部分,是传统的形式逻辑以传统的方式覆盖和处理的知识内容。在逻辑思维素养的构成中,相关的逻辑知识以直觉形态存在。逻辑思维素养的差异,不在于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在于这些知识的直觉形态的灵敏度。“逻辑需要的是训练而不是记忆”。逻辑通识课覆盖逻辑知识,但其实质部分是有效的思维训练。案例思考与分析是课程的结点,案例教学是基本方法。数理逻辑(一阶逻辑)不应当是,事实上也从来不是逻辑学通识课。逻辑学通识课的角色一直是由传统形式逻辑承担的。这是传统形式逻辑的历史地位。作为通识课,传统形式逻辑必须改进以取得新的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