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杨波 《新闻前哨》2022,(5):63-64
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使得传统的舆论生态环境与媒体格局被打破.短视频的制作成为了展现人民群众舆论观点的重要方式,在传播思维、传播内容等各方面都对传统的时政类新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全新的时代要求,针对时政类新闻短视频的传播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再从先进技术运用、专业性、UGC共同发展三方面提出了时政类新闻短视频的发展策...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世纪是媒介融合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进了这一发展趋势,传统的时政新闻传播方式已难以适应现阶段受众对时政新闻的获取需求,因此必须对时政新闻传播路径进行创新与完善,进而更好地适应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文章主要针对媒体融合背景下时政新闻短视频的创新发展相关内容作出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旭  徐亮 《传媒》2021,(10):57-59
碎片化传播的时代,短视频不断重构着时政新闻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流程,央视新闻"V观"栏目基于这一趋势守正创新,在时政短视频领域做出了一系列亮眼的成绩:在内容方面,栏目追求个性、坚持平民视角,打造出了众多有温度和深度的作品;在传播方面,栏目积极转换思维,以受众为中心凸显碎片化传播特色,重构了时政新闻的传播模式,等等.根据其发展经验可以看出,时政新闻短视频要坚持内容为王的基本准则,不断创新话语体系与短视频的社交功能,方可实现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在新闻传播产业中的深入应用,在为新兴媒体产业注入发展动力的同时,也对原有媒体编辑与业务管理工作提出了创新的要求.新闻资讯在编辑过程中,应该遵循真实性、时效性、客观性的处理原则,对于时政类相关信息进行高效、合理的整合,深度挖掘时政信息的价值,发挥新闻编辑在政策宣传、价值导向、舆论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基于此,本...  相似文献   

5.
时政新闻是传统主流媒体的主阵地,在传统主流媒体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的过程中,时政新闻短视频的出现可以作为转型突破口,但其制作、传播面临诸多困境。本文以央视《主播说联播》栏目为例对这些困境进行探讨,为主流媒体在时政新闻发布中如何制作好、使用好短视频提出对策建议。守正创新是主流媒体的共同使命,未来的新型主流媒体,应在媒介融合的大潮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不固步自封,不一味讨好,以开放的姿态和过硬的本领传递主流声音,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郭小军 《新闻世界》2023,(11):68-70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互联网成为当前主流媒体传播的新渠道,智能手机的出现带动各种短视频平台不断涌现,时政类短视频逐渐走进了公众视野。由于各种短视频平台用户基数较大、用户黏性较强,使各主流媒体纷纷入驻,主流媒体借助短视频平台扩大影响力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从时政类短视频与主流媒体影响力的内涵出发,分析时政类短视频的主要优势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提高主流媒体影响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7.
刘志昊 《青年记者》2017,(26):45-46
时政新闻报道是主流媒体塑造政治认同、增强政治信任、引导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手段.而当下互联网对传播格局的重塑和受众需求的改变,使得传统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时政新闻传播的现实重要性和其传播效果的不相匹配,迫切需要媒体人转变传播观念,创新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8.
傅多强 《青年记者》2016,(26):44-45
近年来,各类主流新闻媒体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之下,有了属于各自的门户网站、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手机报纸以及博客、微博、微信等平台,而且它们都越来越重视汲取传统媒体的营养,加强与传统媒体的有效结合.媒体内容在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以互联网、手机等不同的媒体形态为重点的转变.当代新闻传播已经揭开了全媒体时代的序幕,时政新闻同样应该加快创新、促进转型,不断拓展网络舆论阵地,开发新的传播平台,打造新的传播品牌.同时,时政新闻也应更注重差异化报道,要构建多角度、全媒体传播体系,抓住更多的眼球,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全媒体时代的报道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不断加强和改进重大时政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坚守舆论阵地、提升传播力的现实需求。本文试图结合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在重大时政主题报道方面的探索,研究探讨互联网语境下重大时政主题报道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媒体融合步伐的不断加快,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了传播模式的多元化,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以时政类新闻为切入点,针对新媒体背景下地方媒体在时政类新闻报道中面临的问题,对如何加以创新,进而提升可读性、吸引力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通过操作性强的措施对传统报道模式加以改进,促进时政新闻报道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时政新闻是舆论引导和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对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重大。在融媒体时代,为进一步提升时政新闻传播效率,时政新闻工作者应掌握受众的阅读习惯,转变陈旧的时政新闻报道方式,使时政新闻更加接近百姓,服务百姓。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传播的特征,然后从重构新闻用语表达方式、打造多平台立体化矩阵、打造用户参与的传播模式、持续深耕新闻内容等方面提出了融媒体时代做好时政新闻报道的策略,希望能进一步提升时政新闻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12.
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结构不断优化,而在新闻时政传播中融入全媒体技术,能使新闻的影响力和引导力显著提高。而在全媒体的冲击下,也改变了时政新闻的传播逻辑,传统的时政新闻传播内容对全媒体时代发展的要求很难相符,亟待创新其传播方式和传播路径。如何提高全媒体时代时政新闻的传播力,是本文重点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时政新闻是党与政府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是电视新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的喉舌,对于服务政务、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有着唯一性作用。随着新闻业务受众中心论这一观念的确立,电视媒体开始将时政新闻的落脚点从宣传向受众需求转变,不少媒体尝试从经济视角进行时政新闻的挖掘与报道。本文将对时政新闻经济视角的定义进行概述,并总结客观事实,阐明进行电视时政新闻经济视角报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出现,对传统媒体的生存产生极大冲击,降低了纸质媒体的影响力。因此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纸质媒体逐渐探索产业化和集团化发展道路,并且不断创新和改进报纸内容,扩大受众面。在新闻行业改革发展中使党报成为政府机关报,但社会层面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因此为了全面发挥出党报的舆论引导作用,必须创新传播内容。此次研究主要是分析和研究党报时政新闻的发展问题,不断创新和改进党报时政新闻内容,希望能够提升党报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郑羽菲 《东南传播》2020,(12):30-31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造就了万物互联的时代,而终端媒介的更迭更是创造了更多的信息窗口,这也促使新闻传播朝着互联网的发展方向进发。作为电视媒体,视频是最主要的传播手段。融媒体语境下,新闻媒体需要不断创新视频内容、创新视频展现形式、创新视频运用模式,以达到较好的新闻传播效果。本文以《福州新闻》为例,浅谈时政栏目短视频的创作与运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融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新趋势,而地市级融媒体发展策略则是构建和完善融媒体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政类新闻传播中,地市级融媒体发展策略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其在加强社会舆论监督、推动政府公信力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的目的是探究地市级融媒体发展策略,以时政类新闻为例,深入研究融媒体发展的必要性和价值,进而提出可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耿敬涛 《新闻窗》2013,(5):36-37
作为传播党和政府声音的一种主要报道形式,时政报道担负着宣传党的政策、传播党的决策、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作用,在媒体宣传中应始终处于最重要的位置。但是随着网络等新技术的应用,舆论传播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样一个巨大的新兴舆论阵地上,时政新闻的传播力、影响力远远不及一些猎奇的社会类新闻。面对新形势,如何提升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时政报道在采写及表达上必须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8.
陈华 《新闻爱好者》2010,(10):121-121
时政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时事、政治方面的新闻。各级党和政府通过时政新闻报道,使政策、政令得以有效地贯彻,人民群众则可以从时政报道中了解到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发展以及与其实际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但不少地方电视台由于没有发挥出电视媒体的优势,报道形式单调枯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政新闻的传播。下面,笔者结合儿篇时政报道,就如何提高时政新闻的吸引力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中央还是地方,时政报道都是媒体发挥喉舌功能,服务党政工作的主要方式。但是长期以来,地方电视台由于受到政策体制、舆论环境、报道模式等的限制,时政报道的可看性很差,受众都不爱看,传播效果很差。就地方电视台如何加强时政新闻的可视性做了一些思考,提出通过确立受众本位思想、巧做会议新闻、让画面动起来、精用同期声等手段可以使时政新闻更好看。  相似文献   

20.
刘艳 《东南传播》2016,(4):89-91
媒介融合在当下可谓是传媒界研究的一大热点,并且传统媒体进军新媒体的成效可见一斑。微信平台成为媒体争夺话语权的舆论场,其中,主流媒体转型发展的一个主攻方向就是微信公众号。传统媒体的时政类公众号的崛起,是微信公众号领域的一个特征,那么时政类公众号中的时政新闻又该如何突破传统报道思维,走出适应新状态的思路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