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省游泳运动员林莉在第25届奥运会上大放异彩,以2分11秒65的成绩打破了由德国选手保持了11年之久的女子200米混合泳的世界纪录,夺得了金牌。 7月31日晨,女子200米混合泳决战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林莉两度落后,又两度超出。她先以28秒27的成绩游完  相似文献   

2.
翻开她的简历,一组令人震撼的数字映入眼帘:她是中国第一位参加世界比赛的残疾人女子举重运动员,是我国残疾人女子举重世界冠军,是中国残奥史上第一枚女子举重金牌获得者。1994年,她第一次参加比赛就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世界轮椅举重锦标赛上,夺得40公斤级3枚金牌,破3项世界纪录,从此开始了她的夺冠生涯,并一直持续到现在。在1994年北京第6届“远南”运动会上,她夺得40公斤级两枚金牌,破两项世界纪录,是本届运动会首枚金牌获得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周刊》2007,(34):17-17
25岁的牙买加“飞人”鲍威尔,9月9日在国际田联大奖赛意大利站男子百米比赛中跑出9秒74的成绩,刷新了自己保持的9秒77的世界纪录。[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六届全运会开始后,人民日报特地把每天的体育消息栏目从第三版移至第四版,并占了约2/3的版面。在1987年11月23日的人民日报第四版上,刊载了这样一张照片,一个女游泳运动员在激起的浪花中,正抬头换气,奋力划水,照片拍的动感很强,不失为传神之作。但再定睛看去,她的游泳帽上赫然写着“JAPAN”(日本)。照片旁的文字说明是“黄晓敏在比赛中奋力冲击世界纪录”,署名是“本报记者吴骅”。对照图文,不能不使人困惑,是日本游泳选手来中国参加全运会,还是黄晓敏加入了日本国籍?  相似文献   

5.
一家体育报上刊登了一篇《本应是块金牌》的报道。报道说:在第16届冬奥会女子500米滑冰比赛中,我国选手叶乔波与独联体运动员依莲娜在换道区相遇时,依莲娜在直起身让路的一瞬间挡住了叶乔波,至少影响了叶0.2秒的成绩,比赛结果,叶乔波以0.18秒的微弱差距败给了美国选手布莱尔,取得了亚军。报道得出结论:“如果不是被对手挡一下,世界冠军的桂冠本应戴在她的头上。”  相似文献   

6.
在安徽一次啤酒节上,一位20岁的年轻人以1分45秒之内仰首灌下6瓶啤酒,获得喝啤酒冠军(《合肥晚报》)。来自川、黔、湘等地的55名吃辣高手,在温州市体育中心广场上摆开阵势,争做“中国吃辣第一人”,一选手以5分5秒吃净200只七星椒的成绩获得“吃辣大王”(《洛阳日报》)。一场以“吃鸡是对农民兄弟最大支持”为主题的趣味吃鸡大赛在浙江省金华市宾虹路举行,  相似文献   

7.
近年报刊上常出现一些自造词语,如2000年9月30日《燕赵都市报》“金色奥运特刊”上有一消息,报道第27届奥运会中俄比赛情况,正题是《中俄大比拼》。什么叫“比拼”,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查《辞海》,没有“比拼”; 《现代汉语词典》中也没有“比拼”,只有“比赛”、“比试”、“比武”、“拼搏”、“拼刺”、“拼命”。例中从“比赛”和“拼搏”两词中各抽出一个词素,生硬地拼凑成“比拼”这个词语,实不足取。  相似文献   

8.
花城广州,繁花似锦。在风景宜人的市东北郊,有一支令人瞩目的军中射坛劲旅——广州军区射击队。几年来,她们先后13次在国际大赛上获得金牌,31次在全国比赛中夺冠,66次荣登全军榜首,破1项世界纪录,超1项世界纪录,破4项全国纪录。截止今年5月,已有2名女射手在国际赛场上争得了3个进军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席位。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新闻迷”。几年前,我就从报纸上看到了《新闻爱好者》创刊的消息,心里一直默默地“爱恋”着她,总想得到她。198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一个亲戚的破书堆里拣到了1988年第一期《新闻爱好者》,一看便被她吸引住了,仿佛干涸的土地遇上了甘霖,爱不释手。遗憾的是就此后再也没有见到新的她。我村距县城50里,离周口市10余里。我几乎每  相似文献   

10.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同样一则新闻,由于标题不同,或记者写作着眼点的不同,所取得效果是大不一样的。请看这样两则新闻的比较: (1)肩题:轰动新德里的一跳振奋民族精神的一跳主题:朱建华成为今年世界上跳得最高的人 (1982年12月2日《体育报》) 主题:震惊新德里的一跳副题:记朱建华打破跳高亚洲纪录 (1982年12月2日《中国青年报》) ——这是记载朱建华未破世界纪录时,在亚运会上惊人一跳的两则新闻。在这次运动会上,朱建华越过了2米33,破亚洲纪录,一般报纸都强调他破亚洲纪录,包括《人民日报》也是,唯独《体育报》掌握最广泛、充  相似文献   

11.
邵娟  张德胜 《青年记者》2016,(11):104-105
2010年,凯迪拉克发布微电影《一触即发》,时长90秒,获得了破亿点击.此后,众多中高端品牌推出符合品牌形象的微电影广告,雪佛兰的《老男孩》、益达口香糖的《酸甜苦辣》系列、路虎揽胜的《极光之城》等,均取得了不俗的营销成绩.本文从微电影的传播特征出发,分析在微电影广告中“讲故事”的重要性,探寻其故事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新闻导语要惜墨如金,是编辑记者们的金科玉律。然而,也有人向它提出挑战。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重复是诗歌常用的手法,对于新闻导语来说,曾被教科书定为绝对的禁忌。然而真正的上乘之作,却只有在犯禁、破禁中才可以觅得。上面这条导语,包含了四个信息:1、拳王泰森击败了挑战者;2、比赛仅用85秒;3、这是历史上的拳王战中用时最短的比赛;4、此胜为拳王赢得1300万美元巨款。信息量是很大的,而且把这次比赛  相似文献   

13.
今年的第18届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比赛揭晓后,义乌一位叫金石的作者用3年时间拍摄的一组《窝棚》,获得了“年度杰出图片专题”奖,这是浙江连续两年获得这个大奖。这几年。浙江的专题图片在国内重大新闻摄影比赛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扩展的瞬间》之启示安徽广播电视学会夏起康“9·23”奥申投票表决,令人难以接受的消息传到北京和全国,国人心态难平。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只差那么一点点,其中还有“种种原因”,人们凭习惯难以接受。笔者估摸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定将有后续报道...  相似文献   

15.
据9月20日《燕赵晚报》报道,在河北怀来葡萄节上举办的“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大赛上,经过200多人激烈角逐,最终一名小伙儿以30秒吃掉一斤葡萄的成绩摘得桂冠。看到这一新闻时,笔者也在吃葡萄,不由的加快了速度,结果30秒吃了10来颗还有点不舒服,真想不到这个小伙子吃完后是什么感觉。从网上查了一下类似激烈的“赛事”,竟然多如牛毛:《重庆晚报》曾报道说“南滨路实施了交通管制,露天摆了1182火锅台。  相似文献   

16.
王瑶,女,五岁起开始学习摄影,11岁以一张《开学了》获1981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中学担任北京市中学生通讯社社长。 198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学习,成绩优异。1992年进入中国新闻社。同年赴桂林空难报道,照片获1992年中国新闻奖二等奖。1996年赴美国采访亚特兰大奥运会,成为第一位采访奥运会的女记者,所拍照片获多个专业比赛大奖。1998年派驻中国新闻社香港分社,以一张《特首董建华为香港回归首个赛马日开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同年获“全国十佳摄影记者”称号,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女记者。 2000年,她以《60岁舞蹈家重返舞台》组照获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金奖。这是中国记者在“荷赛”系列奖项中的最高奖。同年当选中央国家机关杰出青年。“东方之子”栏目对她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7.
“点球!点球!点球!格罗索立功啦!不要给澳大利亚人任何的机会!伟大的意大利的左后卫,他继承了意大利的光荣的传统!法切蒂、卡布里尼、马尔蒂尼在这一刻灵魂附体!……托蒂!托蒂面对这个点球。他面对的是全世界的意大利球迷的目光和期待!……球进啦!比赛结束啦!意大利队获得了胜利!淘汰了澳大利亚队!他们没有再一次倒在希丁克的球队面前!伟大的意大利!伟大的意大利的左后卫!马尔蒂尼今天生日快乐!意大利万岁!……”这是北京时间6月27日凌晨在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中意大利队与澳大利亚队比赛的最后2分26秒时,央视主持人黄健翔的一段充满激情几近…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金融系统的业余通讯员,学写通讯报道起初是因为爱好,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迷上了,也取得了一点成绩,这些只缘认识了她《新闻通讯》。前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了一本《新闻通讯》杂志,马上就被其内容所吸引,从此“一见钟情”地“恋”上了她。从她那里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特别是“新闻学步讲座”和“通讯员促膝谈”等栏目办得很有  相似文献   

19.
马彧 《青年记者》2017,(29):6-7
短视频是一个全新的移动互联网风口,从几秒到几分钟,短视频正在成为新闻内容生产模式之一,为专业新闻生产者重视.2016年11月初上线的APP梨视频,11月21日以一条6分27秒的短视频新闻《实拍常熟童工产业:被榨尽的青春》(以下简称《常熟童工产业》)引发舆论关注,10小时内转发量过万,3日斩获1700万播放量.短短6分多钟,从发现线索到揭露事实,从外围信息到内部实拍,一条“童工”产业链逐渐清晰.  相似文献   

20.
1.性别与批评风格 2004年12月28日,著名美女批评家、小说家苏珊·桑塔格的逝世,在文化界引起了一片惊诧和惋惜。苏珊·桑塔格无疑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但她的主要成绩并不是在虚构叙事领域,而是在她所“反对”的阐释领域。她在上世纪60年代的成名作,是几篇发表在《党派评论》等刊物上的文化或文学批评文章,比如《关于“坎普”的札记》、《反对阐释》、《论风格》、《对灾难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