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孟翠湖 《江苏高教》2007,(4):152-152
2007年考研热降温现象带给我们的警醒是,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方向需要调整,应该针对社会实际需求进行转型,不能都是培养学术型人才,而应该坚持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并举,本学科与跨学科人才培养并举.只有多种培养方式相结合,才能不断增强研究生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才能更好地满足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以及社会公众对研究生教育不断增长的广泛性、多样化的需求.因此,除了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坚持培养学术型人才之外,当前作为一般培养单位的高等院校,其研究生教育改革应该提倡有效培养应用型的职业高级人才,使得毕业研究生能够尽快实现与用人单位和工作岗位的对接.  相似文献   

2.
学术型、应用型和混合型三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均服务于自身的价值目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样化培养和组织方式。学术型以培养纯理论型研究生为主,应用型侧重于培养教学科研型以及行政管理与其他高层次人才,混合型适合于应用型、开发型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培育。  相似文献   

3.
对应用型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忽视,会导致研究生教育的错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高等学校分类发展图景中对应用型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进行精准定位,在此基础上分析应用型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内涵与结构,指出应用型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以专项实践能力为主、以情境实践能力为辅,并从教育系统的教育者、教育载体、学习者三方面提出具体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4.
日、美会计教育目标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于教育,而会计教育目标的确定将会影响会计人才的培养。借鉴日、美会计教育的经验,我国会计教育目标应为:大、中专主要培养从事实务操作的专才,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应培养通才。大学本科教育应以实务为主,兼顾科研;硕士研究生会计教育以实务、科研为主,培养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博士及博士后会计教育以科研为主,培养学术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我国36所研究型大学的教育学科学位点建设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也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即学位授予层次偏中上,硕士研究生学位占主导地位;专业设置较集中,多数定位于"高等教育学或教育经济与管理";发展路径选择较独特,主要遵循由中到上、到下的发展道路。未来我国研究型大学教育学科学位点建设应进一步明晰学科建设理念;逐步拓宽专业设置口径,大幅度增加交叉性专业;加强教育学科专业学位建设,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罗素清 《中国教师》2009,(Z1):81-81
本文就会计教育目标进行解读,提出了我国不同层次会计教育目标:大专、中专教育目标应该是培养专才;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应培养通才;大学本科教育应以实务为主,兼顾科研;硕士研究生会计教育应培养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博士及博士后会计教育应以科研为主,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同时要兼顾教学。  相似文献   

7.
军队院校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部队培养输送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的重大使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军队院校大多把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作为研究生培养目标,中央军委在《关于积极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需要深化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调整发展战略重心,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点,实现由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设立和实施,推动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文中对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建议通过加大宣传、建立“双导师”负责制、科学设置课程体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以及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等培养措施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嵇凤云 《文教资料》2014,(26):77-78
教育部积极推行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政策,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本文以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修订为例,探析学校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结构调整的方案,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培养的改革与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家正在推行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本文通过提出探索创新"三赢"培养模式,学以致用;探索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多元培养"替代"单一培养";探索创新研究生教学方式改革,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对研究生培养的改革与创新做了探析。  相似文献   

11.
苏永芝  陈景鹏 《文教资料》2010,(11):197-199
实现由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是军队现代化建设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本文论述了军队院校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紧迫性.分析了部队对应用型研究生培养能力的需求.从导师队伍、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教学环境、招生制度、培育渠道六个方面探讨了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09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明确提出"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  相似文献   

13.
地方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应从区域经济出发,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改革现行培养体系,加强导师引导作用,积极鼓励产学研相结合,将以培养学术型、研究型学位为主的状况逐步调整到培养应用型学位为主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教育一直是整体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正在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亟须提高研究生的科学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素质。食品微生物课程的教学改革和综合试验的设立.能够较好地提高食品学科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为进一步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全军研究生教育改革正在不断深入 ,军事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做出了重大调整 ,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新的重心 ,实现由培养学术型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为主的转变。本文分析了从培养学术型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为主的转变原因、制约因素 ,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教育部决定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硕士范围,大力推行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政策,拟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将专业硕士和学术性硕士的数量  相似文献   

17.
王雪  柴毅  甘思源  李萍 《教书育人》2013,(12):22-23
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结构进行了调整优化,即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调整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为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扩大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规模,2009年我国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由于应届毕业生与以往招收的在职人员相比,缺乏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锻炼,而研究生对参与实践活动又表现出强烈的愿望,因此,培养单位建立多层次实践环节对提高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研究型大学是发展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但是大学的发展和竞争、研究生教育的扩招、研究生教育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使非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生教育具有现实必然性和一定合理性。非研究型大学在发展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应理性面对学科队伍、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生源素质等方面的弱势,正确面对学位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走切实可行的本土化建设道路和利用开放互动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系统以保障其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教育转型对研究生教育的内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生教育发展重点由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培养目标由学术型为主转向学术型与应用型并重、就业结构从"学术型就业"转向"能力型就业"、人才竞争由本土化转向国际化都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更多挑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专业性、实践开拓性、实效性和前瞻性面对挑战,牢固树立大教师观,高度重视以党建为核心的集体组织机构建设;要充满"生情"地服务于研究生发展需要,服务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大局。  相似文献   

20.
军事学研究生教育是我军院校教育的最高层次,是院校教学水平的最高体现。近年来,随着军事学研究生教育由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快速转变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保证和提高我军新型军事人才教育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