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林白的文学创作 ,从女性生命本体出发 ,着力表现女性的生存和追求生命价值的欲望。在男权中心的社会文化形态中 ,首要的任务是凸显女性话语 ,颠覆从而消解男性中心话语的统治 ,建构平等和谐的两性世界。林白用写作消解男权话语的意图十分明显 ,把女性与文化连接在一起 ,呈现女性的理想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从《简·爱》看女性作家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爱》的诞生为女性意识的觉醒带来了黎明 ,但它同时也反映了夏洛蒂·勃朗特女性观的局限。长期的男权话语的浸染 ,使女性作家不自觉地套用男权文化结构标准来要求自身 ,从而丧失了真正的自我。女性作家只有充分认识到妇女在男权社会中被隐蔽了的受压迫地位 ,才能使女性写作沿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大众文化语境中,女性话语遭遇到男权和世俗欲望的双重冲击与压抑,边缘化情绪性体验愈加强烈,凸显了男权社会中女性文化与道德的困境,暗示出对两性和谐文化理想的企盼。本文通过对戴·赫·劳伦斯《逾矩的罪人》中女性话语的矛盾表达解读,深入分析和理解小说中海伦娜作为传统社会下女性命运的不幸和痛苦。从而由衷地表达对传统社会下女性困境的同情和关注。  相似文献   

4.
天鹅处女型故事在中国这一男权社会里广泛流传,其必然负载浓厚的男权文化。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从创作心理看,这些故事是传统中国社会男性的家庭生活理想与性的需求的一种表达。二、从社会变迁包含的文化层面看,这类故事体现了从母权制转向父权制时期女子的抗拒心态与女性主体地位的逐步丧失。三、从话语体系上看,这类故事体现了男权话语下女性的被物化与失语。本文试图从这些角度破解大量的天鹅处女型故事在中国得以产生、流传的社会心理与文化之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新时期女性成长小说中的叙述声音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现有性别文化体制下,女性写作主体对文本叙述策略的把握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由于女性在社会文化中"他者"的境遇及话语体制存在的男性中心意识,她们依然无法彻底摆脱被男权文化制约的叙述困境。  相似文献   

6.
以女性社会性别角色为切入点,运用权力话语理论,解读19世纪英国小说《简.爱》,探讨了女性作家在男权社会文化下的创作是不断挣脱男性权力话语的束缚,反抗男性话语霸权和推崇女性独立意识的矛盾过程。  相似文献   

7.
人类有阶级社会以来 ,关于女性的话语就是以男性本位为规范的女性话语。由于男权本位的规范 ,男性作家在建构女性形象时 ,必然会以男权本位的规范来建构 ;而女性作家则在建构女性形象时 ,必然会对男权本位规范下的女性话语进行颠覆。这种在建构女性形象时所表现出的对男权本位的修补与颠覆 ,已形成了鲜明的对垒阵式。  相似文献   

8.
以电视为主要传播媒介的广告,使当今女性走上了绚烂多彩的舞台,拥有了无可比拟的绝对优势.电视广告反映并影响着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是一种被观看的客体,这些形象依男权话语而塑造,是以男性话语为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对女性身份建构的期待,同时也为女性提供了维护男权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参照标准.  相似文献   

9.
当前,网络视觉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而普遍的文化景观,渗透于社会的各个角落。网络自拍特别是女性自拍已然成为新媒体时代最大的流行风潮之一。本文通过对女性在网络中自拍的图像作为文本进行解读,阐释了男权话语对现代女性建构的影响。女性在网络中对于形象的自我塑造最终还是难以摆脱男权话语的深度影响。在男性的审视和评判下,女性的形象更多的是作为可供观看的对象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
董秀英、景谊、黄雁这三位作者的小说较有代表性地从不同层面上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创作流向。她们或是从社杜会层面上,发露被历史遮掩的“自我”记忆;或是从心理层面上,透视边地女性生命本体;或是从文化层面上,解构神秘男权文化。以其边缘性的独立话语,呼唤着云南少数民族女性的群体性腾飞。  相似文献   

11.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南部最伟大的剧作家。他素以塑造南方淑女形象而闻名于美国剧坛。田纳西.威廉斯作品中的南方淑女是种植园体制下的产物,而淑女的消亡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她们又饱受了时光、性、幻想和暴力的折磨,而这种暴露和批判的背面也正是对真、善、美的非同一般的渴望和赞美。  相似文献   

12.
艾丽斯.沃克是美国当代文坛上独具特色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代表作《紫颜色》从一位黑人女性的视角出发,对黑人女性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性反思,沃克的女性生存理论追求女性的自由解放,具有不容忽视的当代价值。这里通过分析女主人公茜丽的成长经历探寻其女性意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徐坤是20世纪90年代一位有强烈的女性意识的作家。她的女性意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其间有过文化思考中的角色转换,有对男权文化猛烈的解构和颠覆,有过突围后的悲哀、迷惘和思考,更有对知识女性精神出路的不懈探寻。徐坤的创作使中国的女性文学走上了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4.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不仅是她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砗,而且在当代文坛中同样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这部小说堪称书写上海近几十年历史的“史诗性文本”,作品以王琦瑶这样一个弄堂女人非同寻常的一生来表现女人和城市、女人和历史、女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的纷繁复杂的主题意蕴。文章即从文本分析入手重点解读作品所蕴含的这四大主题。  相似文献   

15.
试论清末女子学校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女子学校教育是近代妇女解放的发端,其显特征是:1、戊戌维新时期女子学校教育与新化事业并进,呈现出贵族化倾向;2、辛亥女子学校教育与前相比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6.
《玩偶之家》这部剧作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产生了巨大影响,国人阅读接受该剧的基本立场是把它奉为妇女解放的经典,而《玩偶之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绝不在此。剧作成功塑造了一个天真单纯、充满爱心、富有诗意的可爱的女性形象娜拉,展示了人物真实而丰满的心理轨迹,反映的是个人的精神自由问题,而非妇女解放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妇女与太平天国社会》一书,以太平天国是否实行男女平等政策,有没有形成妇女解放运动为研究主旨,对洪秀全的妇女思想、太平天国妇女的精神风貌,以及太平天国妇女在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中的活动,作了翔实具体的考察,系统、全面地叙析了妇女的历史命运,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关于太平天国妇女与社会的研究专著。该书在谋篇布局上,采取纵横结合的分析框架,比较好地适合论旨要求;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历史学和社会学、宗教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结合的方法,对太平天国妇女作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使全书在整体上显得丰满而有深度。资料丰富,评论客观公允。不失为太平天国史研究的一部好书。  相似文献   

18.
《紫色》与反性别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性别主义是艾丽丝·沃克妇女主义的重要内涵之一.沃克在其长篇小说<紫色>中,通过对三代黑人女性婚姻生活的细腻描写,揭示了性别主义对男女两性的影响.三代妇女在两性关系中的不同遭遇以及她们对性别歧视的不同反应,表现了黑人妇女的女性意识从麻木到觉醒、从反抗到斗争的发展变化过程,她们的不同结局体现了作者的女性、女权意识及民族思想.  相似文献   

19.
通过结合父权社会强加于女性的天使或妖魔形象的传统,解读济慈的诗"La Belle Dame Sans Mercy"中的女性形象,从而发现这一形象成了折射男性思想,丧失了身份,缺失了话语的边缘化了的“他者”。这种特殊的,处于“他者”地位的女性形象进一步彰显了父权社会中的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20.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财产继承法规更加完善,对妇女财产权的规定更为详备,基于女性的特殊身份,其财产权利呈现出多重性的特点,其中在室女的财产权较前扩大,除与兄弟分析家产外,亦可继承户绝财产的全部或绝大部分,同时又可借助嫁资而获得部分财产继承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