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顾法”是西方戏剧较常见的一种结构方法,但如处理不当,极易使戏剧在回顾之中失去其戏剧性。易卜生的戏剧回顾频频,却戏味盎然。易卜生成功处理“回顾”与“戏”之关系的方法是:将过去戏与现时戏有机结合起来;以“回顾”引发和展示戏剧冲突;在“回顾”中展示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在“回顾”中发现人物关系,促使人物关系变化,增强戏剧悬念。  相似文献   

2.
曾水清 《现代教育》2023,(12):41-45
教育戏剧具有综合性、创造性、表现力丰富的特点,教育戏剧是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策略。杭州绿城育华学校立足语文和英语学科,从“入戏”“融戏”“化戏”三个维度对如何在教育戏剧中以基于戏剧的语言学习,驱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创新,达致“言艺共生”进行了校本实践探索:“入戏”即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使其成长为教育戏剧导师;“融戏”即每周设置一节戏剧课,分年龄段、融中英文体系化构建教育戏剧课程,开展教育戏剧语文、英语、音乐等学科渗透学习,探索常态化的戏剧渗透课堂;“化戏”即每年定期开展戏剧节和精心打造教育戏剧社,形成浓郁的戏剧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3.
戏要“出戏”,而又不能“太像戏”;要工巧,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而又要尽可能地“避免人为的气味”。老舍的戏剧创作,在生活与戏剧二之间找到一种自然和谐的平衡。他对戏剧独到的悟解与出色的创作实践,为中国戏剧的民族化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  相似文献   

4.
“家庭戏”是我国早期电影文艺片和话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比较和分析了“家庭戏”在电影和戏剧中的不同趋向。在电影中,家庭戏呈现繁荣进步的景象,而在话剧中,家庭戏却逐步走向消亡。本文对于造成该情况的原因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观点     
《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7期 王学东《戏剧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 教师在选择戏剧教学内容时,往往偏重于非戏剧的因素.戏剧教学很难上出戏剧的味道来。怎么选择和确定戏剧教学内容呢?“定篇”、“知识”和“活动”的侧重点不同.教学内容也有所不同。“定篇”的教学侧重于文本的解读,“语”的成分多些;“知识”的教学侧重于戏剧知识的介绍.“戏”的成分多些;“活动”则是借”戏”来练“语”,最终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在具体教学中,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是交融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6.
“渔猎”是古梅山人的主要生活方式,每当狩猎时都要敬梅山神,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衍变成一种戏剧形态《和梅山》,梅山人认为《和梅山》可以敬神祈财,禳解治病,解厄消灾,保地方平安清泰。《和梅山》的搬演形式有请神、祭神、领兵与差兵,搬演内容随地域与群体生存方式的不同而变化。《和梅山》“祭”中有“戏”,“戏”中有“祭”,是原始戏剧形态的反映,它集多种艺术于一身具备广泛群众基础,它主张神人平等,突破了佛道教派神为至上的桎梏,同时使用方言土语,通俗易懂,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7.
“羌戏”是对羌族戏剧的简称。目前中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在川西北岷江及涪江上游,“羌戏”分布在此地带上,既有剧本搜集整理,又有多种活态演出,还有学界有识者的研究。结合羌族戏剧存在现状,从宏观上对之可作如下把握:“羌戏”主要有释比戏和花灯戏两大类型,“羌戏”的存在及演出以民间性和仪式性为两大基本特征。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多民族的中国有丰富的戏剧文化遗产。无论作为民俗艺术还是作为村寨艺术,羌族戏剧存在的历史和现实,羌族戏剧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决定了它是我们研究中华戏剧共同体所不可缺少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熊拂西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在当时是少有的专攻戏剧的硕士。他怀着传播先进化的抱负,从事戏剧大众化的实验。他以化为切入点,执着于对大众启蒙,把大众从专制主义、蒙昧主义和封建迷信中解放出来,逐步树立民主与科学意识,同时将西方残戏变革的“果实”接种在中国土壤上,无论在戏剧内容、戏剧观念,还是在剧场、演出方式上都展示出崭新面貌,实现中国戏剧与世界戏剧接轨,所取得的成就举世嘱目。  相似文献   

9.
《辅导员》2014,(13):62-62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手操纵戏曲人物皮影,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10.
周怿 《学语文》2006,(4):12-13
一、背景说明 《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品。荒诞派戏剧作家提倡“形式即内容”的文学主张。作者采用象征的手法和混乱的、缺乏逻辑的语言揭示现实的荒诞和人生的痛苦,给人以深刻启示。读者若能从文本的语言形式人手,直接感知主题,深化人生体验,就能为今后欣赏不同风格的戏剧作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