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阪梅田纪伊国屋书店,发现一个专柜,是才建立起来两个多月的“角川MINI文库”——迷你《掌中书》。  相似文献   

2.
在大阪梅田纪伊国屋书店,偶然发现一本角川出版的小书。角川在日本很闻名,旗下书种茂盛。我问他们,哪一本最畅销?他们说是《给母亲的短柬》。这真是一本动人的书。我跳着看,最先看到千叶县七十一岁的须藤柳子写给已故母亲的:  相似文献   

3.
陆川的《南京!南京!》以艺术的辩证法则、非意识形态对抗、非民族主义的立场、文化批判的精神、"复调"的叙事、还原历史真实和人性真实的勇气、"差异书写"和对比的手法塑造了战争中的"他者"——抗日战争中的日本人角川,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继姜文的《鬼子来了》、冯小刚《集结号》后的又一部特立独行的中国战争影片,是一次在"包容他者"的人文理想和艺术原则基础上的对电影美学疆界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4.
在纪伊国屋书店,发现一个专柜":角川MINI文库"。专门出版各种迷你"掌中书"。每本小书约巴掌大,一见惊为天人,它们精致、优雅、多姿。此文库什么书种都包罗,设计悦目,我爱不释手。看不懂日文不要紧,有些有汉字,有些是小诗,还有美丽的画。买了一大堆回来,光是翻翻也很快乐。曾经向"天地图书"推介。但  相似文献   

5.
红犷瞬攀非翼蘸黝潺(供稿:京鼎漫画) .CO叼l必俞招★角川书店一本全新的青年漫画杂志相似文献   

6.
任绍曾先生的《概念隐喻与语篇——对体现概念隐喻的语篇的多维分析》一文对朱熹《观书有感》作了全面、细致的分析,不乏深刻和精辟,给我们以极大的启发。但其在语篇隐喻分析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对朱熹《观书有感》一诗中所体现的治学修身的理学思想的理解趋于片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借助雷迪的管道隐喻理论,结合朱熹理学主要思想,重新进行隐喻分析,可见朱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并非任文所主张的是要强调观书的心态——"心定有得",而是要突出观书的功效——"观书可正心"。  相似文献   

7.
小编点评:身为"大老板"的小作者,旗下拥有数十名"高级人才"。这些"高级人才"可不好伺候,不过,只要"大老板"和它们"书味相投",一次性付清"工资",它们便会心甘情愿地加入公司。你知道这些"高级人才"的真面目是什么吗——四年级下学期,我在语文书这一"猎头公司"上发现了大人才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人是兄弟关系。可是他们犹如会隐身一般,踪影难寻。  相似文献   

8.
一、"逍遥游"——人在天地自然中无限自由的精神漫游人教版高中《语文》所选《逍遥游》为《庄子》一书的首篇,主旨是讲人生的境界。在庄子看来,理想的人生境界就是人生在世能做"逍遥游"。那么,什么是"逍遥游"呢?  相似文献   

9.
英国作家吉卜林的《丛林之书》是儿童文学的经典著作,文中阐发的"丛林法则"思想是这套书的逻辑起点。"丛林法则"崇尚纪律、遵从、责任等一系列在动物世界中需要保持的拟人化品质。这些品质与米歇尔.福柯在《归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一书中的"规训"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本论文就是试图通过"规训"理论来分析《丛林之书》中的"丛林法则",从而揭示其中所蕴含的"规训"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程颢的《定性书》为切入点,分析程颢的理学思想,其间涉及程颢的《识仁篇》与《定性书》之联系,以及程颢的"定性"说与邵雍的"以物观物"说的内在思想上的一致性——都体现了一种超越自我、自然顺应的人生态度与精神境界,以及差异性——程颢的人生论与邵雍的宇宙论之差异。  相似文献   

11.
刁雅琴 《大学生》2012,(9):14-15
近日,韩晗出版了自己的第十本书——《寻找失踪的民国杂志》。书中,他对《呐喊》《狮吼》《笔谈》《新语》等9种民国时期的杂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谈到时下年轻人看历史的态度,韩晗有些不以为然。"我们的父辈、祖辈对于历史,那是从书中得来的,是严肃的正史,他们在面对五千年历  相似文献   

12.
在我的成长历程中,书一直是我必不可少的伙伴。我看过不计其数的书,其中三种让我很疯狂地爱——很小的时候,我酷爱《西游记》。书中的主人公——孙悟空是我的偶像。那时候,《西游记》这本书在我眼中比任何游戏、零食都重要。每个星期天,不管是艳阳高照还是狂风暴雨,我总会缠着妈妈带我去珠海文华书店看《西游记》。生活中的我,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西游迷"。一天放学的时候,一对小班的双胞胎兄弟在追跑时撞了我一个踉跄。我盯着他们看了一会儿,激动地跑到他们的妈妈面前说:"阿姨,他们两个谁是真的,  相似文献   

13.
<正>《麦田里的老师》,使我想起了另一本书名类似的书——《麦田里的守望者》。书中16岁的主人公霍尔顿,对他唯一最爱的妹妹说出了他的一个愿望:"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  相似文献   

14.
在与《小王子》《夏洛的网》并列"20世纪最佳童书"的《神奇的收费亭》里,有一位声音守护人,她会制造各种声音。她告诉故事的主角——小男孩米洛,你得先明确地决定一个声音看起来像什么,然后才能把它们制造出来——低音鼓的声音是巨大的棉球,有羊毛般蓬松的质感。  相似文献   

15.
伯虎对门一富翁之母七十寿诞,求诗于伯虎。伯虎援笔书曰:"对门老妇不是人——"富翁见书而惊。又书曰:"好似南山观世音。"意稍释。第三句曰:"两个儿子都是贼——"见之,又不觉失色。续更书曰:"偷得蟠桃献母亲。"富翁怏怏持之去。(改写自清·褚人获《坚瓠集》)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10月15日阴书是良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书,就像交了一位益友,书是心灵的窗户。"高尔基说:"每一本书都像在我面前打开一扇扇窗户。"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本书——《卖火柴的小女孩》。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对"书话"的兴趣日渐浓郁,翻箱倒柜找出久违的《晦庵书话》(唐著,三联书店1980年9月版),读之痴迷,一卷在手,轻松翻览,其乐无穷,深为此等好书被我束之高阁而羞惭。《晦庵书话》包括《书话》、《读余书杂》、《诗海一勺》、《译书过眼录》、《书城八记》。其中《书话》于1962年曾由北京出版社印行。内容多是谈论新文学时期的书人书事,重在对于材料的记录和掌故的追忆。唐发表书话,最早是在1945年6月号的《万象》杂志上,署名"晦庵"。之所以用这个笔名,是因为他曾在上海化名"王晦庵"。李广宇先生撰文称:"如果说阿英是书话的…  相似文献   

18.
窃听风云     
我上中学的时候看过一本旧书《英国谍报史》,作者"理查德·迪肯"是个假名——干过特务们的作家都喜欢这样,也许是怕被人肉的缘故。这书的翻译和校对是杨洁篪和他夫人——后来杨当了外交部长。书的内容还算严谨,里面历数了多年来英国情报机构的得失。其实在普通群众眼里,英国情报机关的形象一直不错,因为他们的形象代言人很成功——托了007先生的福。几年以后,我又看了本《政治部回忆录》,同样是化名出版的,讲英国情报机构在香港的情况,提到了英国军方在南亚的监听点,虽然殖民地一个个丢失,昔日的日不落  相似文献   

19.
北大黄子平教授在刘绍铭先生的《蓝天作镜》一书的序言中这么说:"爱读刘绍铭的随笔,读时每每羡慕,乃至嫉妒,他一篇又一篇,起得像这样的上好题目:《卡夫卡的味噌汤》《蕃薯破腿多》《驴乳治相思》……题目起得‘响亮’(有声有色),文章已是做好了一半。"手里捧着一本刘先生的书——《冰心在玉壶》,于是,我急匆匆地翻看其目录,心想书中文章的题目该是如  相似文献   

20.
根据日语《现行词典副词一览表》统计,在日语中有2781个汉语副词。怎样理解和掌握这些日语汉语副词,对汉字圈内的日语学习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探究这些日语中的汉语副词的语义与其汉语词源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利用《角川古语大辞典》、《汉语大词典》等词典以及网络数据库资源,从中日历代的文学作品入手,从语义学的角度对"是非(に/とも)"这一汉语副词为中心进行初步探讨,并对其语义的变迁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