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持·自恃错例:领导干部必须清廉自恃,绝不能见利忘义。辨析:这里的“自恃”应为“自持”。“自持”指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如“激动得不能自持”,是说激动得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自恃”由指过分自信而骄傲自满或自负,又有倚仗的意思,如“自恃功高”就是指倚仗自己的功劳大  相似文献   

2.
《军事记者》2010,(5):58-58
重叠·重迭错例:机构重迭、职责不清,是存在于党政机关中的大问题,必须认真加以解决。辨析:“重迭”应为“重叠”。“重叠”指(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这里的“叠”是重复或一层加上一层的意思。“迭”与“叠”读音相同.但“迭”却是轮流、替换或屡次的意思。跟“叠”在词义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在“重叠”一词中,“叠”不能写作“迭”。  相似文献   

3.
吴怡 《视听纵横》2003,(3):64-66
把国人每天晚上忠实地打开电视这样的夜间活动,称为精神上的晚餐还是满贴切的。至于每天为这场晚宴掌勺上菜的,自然就是我们电视人了。好厨师都知道看人上菜的道理,来的是什么人,家世如何,背景怎样,有什么古怪的嗜好、特别的要求,甚至于客人的性格、爱好,都会成  相似文献   

4.
这里要辨析的“好”与“好不”,都是形容词,后面可以带形容词,表示程度深,且均含有感叹语气。但这两个词用法不完全相同。主要表现在:1.“好”后面可跟单音节的形容词,如:他的个子好高,但“好不”后面不能跟单音节的形容词,不能说“他的个子好不高”。2.这两个词后面都可以接双音节的形容词,而“好不”后面只限于部分双音节的形容词。  相似文献   

5.
嫡亲·亲生错例:范某为了钱财而六亲不认,连亲生妹妹也成了他的诈骗目标。辨析:这里的亲生应改作嫡亲。亲生指生育自己的或自己生育的,换句话说,它只能用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如亲生父母、亲生子  相似文献   

6.
奇葩·奇芭错例:这部影片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朵奇芭。辨析:“奇芭”应为“奇葩”。“葩”(pā)即花,“奇葩”本指奇特而美丽的花朵,如“奇葩异草“。又常用于比喻义,喻指在某个领域出类拔萃、非同一般的人或事物。“芭”读bā,虽与“葩”字形相近,但却是指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现多组成“芭蕉”一词,是指多年生草本植物或这种植物的果实。由此可见,例句中的“奇芭”应为“奇葩”。乞求·企求错例:翟某在法庭上痛哭流涕,苦苦企求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辨析:这里的“企求”应为“乞求”。“乞求”与“企求”读音相同且词义相近,但用法有所…  相似文献   

7.
一、字 掌声聚起——骤 显山现水——露 咋看标题——乍 尤需提醒——须 绝然分开——截 关心倍至——备 喜不自禁——胜二、词 (1)当前,无论是广播节目还是电视节目,都以鲜明注目的栏目吸引受众.——可改为鲜明醒目的栏目。 (2)带着专栏的风范,给人以特有的风格.——风范:风度,气派。可改为带着专栏的特点,给人以独有的风格。 (3)避免运用俗套、生硬、怪僻的词句。——怪僻:古怪孤僻,多指人的性情。此处改为冷僻。  相似文献   

8.
“嗜好”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从该词注释的括号中理解,显然“嗜好”一词并非褒义。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嗜好”的人多了起来。喜欢跳舞的、唱歌的、养花的、打球的,甚至不少人把过去没人看上眼的石头也当成了宝贝.这些爱好又多被笼统地称之为“嗜好”。在这里,并没有严格地区分这些爱好是不良的,还是有意义的。所以,“嗜好”这个词在今天使用起来变得已没有多少贬义了,  相似文献   

9.
赵增秀 《新闻世界》2010,(4):146-146
重叠·重迭错例:机构重迭、职责不清,是存在于党政机关中的大问题。辨析:"重迭"应为"重叠"。"重叠"指(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这里的"叠"是重复或一层加上一层的意思。但"迭"却是轮流、替换或屡次的意思,跟"叠"在词义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军事记者》2012,(1):56-56
错例:开展批评应该采取对同志负责和与人为善的态度,不能吹毛求刺。更不能搞人身攻击。 辨析:“吹毛求刺”应为“吹毛求疵”。 “吹毛求疵”本指吹开皮上的毛.找寻里面的毛病.现多指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这里的“吹毛”是故意挑剔的意思,“求”即“寻找”,“疵”指缺点、毛病。由于“疵”与“刺”读音相近,加之“吹毛求疵”确有“挑刺儿”的意思.因此“疵”在这里易被误写作“刺”。  相似文献   

11.
五、编辑的交际毋庸置疑,作者都是有才学、有思想的。但也不可否认,不少作者性情怪僻,不同于常人。这对编辑的交际艺术是一个考验和锻炼。遇到好稿子,而作者要求古怪,不近情理,这是编辑最发怵的。每个成熟的编辑都有过这样的遭遇。这正是编辑与科学家和学者的区别。后者只需要花精力对付缺乏灵性的东西,而编辑要  相似文献   

12.
“惺惺相惜”的意思是聪明人怜惜聪明人(惺惺:指聪明的人),泛指性格、才能或境遇等相同的人互相爱重、同情。本作“惺惺惜惺惺”。语见元·施耐庵、明·罗贯中《水浒传》十九回:“林冲道:先生差矣!古人有言:‘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  相似文献   

13.
书香门第·书香门弟错例:他出身于书香门弟,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辨析:“书香门弟”应为“书香门第”。“书香”旧指上辈有读书人的(人家),“门第”指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等。可见,“书香门第”就是指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所构成的家庭,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知识分子家庭。例句中的“他”出身于“书香门第”,显然是说其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为什么这里的“门第”会被错写作“门弟”呢?这是由于“弟”与“第”读音相同,而“门第”又易被错解为“子弟”的缘故。那么,有没有“书香子弟”的提法呢?当然有。譬如我们可以说例句中的…  相似文献   

14.
随声附和·随声附合错例:在大是大非面前,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决不能随声附合,人云亦云。辨析:“随声附合”应为“随声附和”。“随声附和”是指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或毫无主见地盲从。这里的“和”应读hè,与“附”搭配组成“附和”,意思是跟着别人说和做,多含贬义。“合”有hé、gě两个读音,词义和用法各有不同,此处不再赘述。但“合”并无hè的读法,“随声附和”不能写作“随声附合”。松弛·松驰错例:会议认为,必须下大力解决纪律松驰、管理混乱的问题。辨析:“松驰”应为“松弛”。“松弛”…  相似文献   

15.
从夏启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我国共有过67个王朝、446位帝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和农民起义政权未计)。从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开始,皇帝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社稷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皇帝与普通臣民不同,臣民可以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皇帝的唯一职责就是使国家繁荣昌盛,使人民安居乐业。皇帝若置国事而不理,像臣民一样放纵个人的爱好,那就是“怪癖”。以下就是我国历史上最典型的十大怪癖皇帝。  相似文献   

16.
包括·囊括错例:这本《调研资料汇编》囊括了全县各乡镇纪委提供的绝大部分调研资料。辨析:“襄括”虽然是包罗、包含的意思,但它通常与“全部”一词搭配使用,如我们常见这样的报道:“中国乒乓球队囊括了本次锦标赛的全部金牌。”就是说把金牌全部得到。可见,“囊括”的意思是“把全部包办在内”或“全部得到”。“绝大部分”是指所占比例很大,而非全部。因此,例句“囊括了……绝大部分……”的说法显然存在逻辑错误,“囊括”应改为“包括”。饱经沧桑·饱经苍桑错例:这是一位饱经苍桑的老人。辨析:“饱经苍桑”应为“饱经沧桑”。“饱经沧…  相似文献   

17.
沓·叠错例:来人走后,老孟发现沙发上有个鼓鼓囊囊的信封,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叠子百元面值的钞票。辨析:这里的“叠”应为“沓”。“沓”是个多音字,读tà时指多而重复,如纷至沓来、杂沓等;读dá时用作量词,用于指重叠起来的纸张和其他薄的东西,后面通常缀以“儿”或“子”,如  相似文献   

18.
《大观周刊》2010,(33):12-13
EX网络用语,意思是“前任”。EX“用品”,顾名思义,就是前任女友或男友用过的“物品”。不过,这里的“物品”不仅仅指实物,还包括对方的前任男友(女友)遗留下来的无形的习惯与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幡然·皤然错例:值得庆幸的是,他能够在关键时刻皤然悔悟,及时向纪检监察机关交代了自己的全部错误事实。辨析:"皤然"应为"幡然"或"翻然"。"幡然"指很快而彻底地(改变),多用于固定组合,如幡然改进、幡然悔悟。这里的"幡"不能写作"皤"。  相似文献   

20.
“等身书”与“五车书”同是两个读书的典故语。“等身书”原来是指读书很多知识广博的意思:宋代的黄源从小就很聪明,刚满五岁时父亲对他教育极严格,每天早上要他站直,然后将书卷展开,量取与他身体一样长的篇幅,规定他一天念完。这是指读书的篇幅长度而言的,并非指把书叠起来同人一样高。而现在“等身书”都用来比喻某人的著作多而非指读书,而且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用的,把典故的本义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