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报业集团十六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辛保 《传媒》2001,(6):4-6
组建报业集团,是我国报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所采取的重要举措,1996年1月15日,经批准广州日报社在全国率先组建了第一家报业集团试点,迄今,批准成立的全国报业集团已发展到16家,目前,报业集团试点工作发展迅速,成效显。  相似文献   

2.
施爱春 《传媒观察》2004,(10):36-38
从全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挂牌开始,中国大地上涌动起组建报业集团的大潮,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短短几年,全国组建了三十多家报业集团,这些报业集团有中央级的,有省级的,也有省以下的。在报业集团组建后,随着报业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新闻媒介间竞争的日益激  相似文献   

3.
梅文 《传媒》2002,(11)
2002年9月30日,由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和深圳商报社合并组建的深圳报业集团,在深圳特区报业大厦举行了隆重的深圳报业集团成立暨深圳报业集团挂牌仪式。 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李从军,全国人大常委曾宪梓,中联办宣传文  相似文献   

4.
1996年1月,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掀开了中国新闻发展史上新的一页。继广州日报组建报业集团以后,广州的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北京的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上海的文汇报和新民晚报,先后组建起报业集团,其他经济实力比较强的报社...  相似文献   

5.
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又批准了十二家报社组建报业集团。 它们是: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山西日报报业集团、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福建日报  相似文献   

6.
<正> 2002年9月30日,由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和深圳商报社合并组建的深圳报业集团成立。随着集团内部系列整合工作的开展,原分属两报并分别位于深圳特区报业大厦和深圳商报社大厦两地的独立的局域网之间的互联互通也变得刻不容缓。从技术角度看,  相似文献   

7.
肖景辉 《传媒》2006,(2):9-12
1月12日,在全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10周年之际,由中国记协主办的"报业集团的创新与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相关部门的有关领导、全国39家报业集团负责人、中国传媒界知名专家学者聚首广州日报社,总结中国报业集团10年历程,共谋下一个十年的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最近,新闻出版总署又批准了四家报社组建报业集团。它们是: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日报报业集团、重庆日报报业集厨。 组建报业集团是我国报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9.
《传媒》2001,(9)
本刊讯 新闻出版总署目前又批准了六家报社组建报业集团。它们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长沙晚报报业集团、吉林日报报业集团、长春日报报业集团、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日报  相似文献   

10.
1996年1月15日,经中共中央宣传部同意,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广州日报作为报业集团试点单位,组建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 最近,本刊记者就社会主义现代化报业集团的界定、组建集团的意义及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发展目标和策略等问题专访了广州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黎元江。  相似文献   

11.
吴锋 《传媒》2006,(4):49-51
1996年我国内地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挂牌成立,到2006年,除西藏自治区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组建了报业集团,全国报业集团已打39家.  相似文献   

12.
张晓群 《新闻界》2004,(5):26-27
自1996年广州日报社组建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以来,集团化成为中国报业改革的一种潮流。到目前为止,共组建报业集团38家。由报社转制为报业集团,不应只是一种名称的转换,而应该是在体制和机制上进行深层次的创新,使报业集团这种新的组织形式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尽快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2002年9月30日,深圳经济特区报业发展史上矗起了新的里程碑。经中共深圳市委研究决定,中央和省主管部门批准,由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和深圳商报社合并组建的深圳报业集团,在深圳特区报业大厦举行了隆重的深圳报业集团成立暨深圳报业集团挂牌仪式。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李从军,全国人大常委曾宪梓,中联办宣传文体部部长赵广廷,香港知名人士李嘉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等分别发来题词、贺信和贺电。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报业数字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的概念不绝于耳。人们熟悉数字化的概念或许最先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的数字电视开始的。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报纸印刷由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取代铅排铅印时就已经走向了数字化。如今,在发展现代报业的道路上,数字化已成为新时期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内地有报纸2007种,分属1200家报社和报业集团,而从1996年广州日报成立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到今天全国已有39家报业集团。组建报业集团是推进内地报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的重要措施,报业集团建设在整体上推动了中国报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报业从业单位经济规模的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出现和迅速普及更加剧了媒体之间的竞争。十多年的发展表明,不管网络媒体如何发展,也不能取代报纸,但对报纸产生的生存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中国报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新闻优势走数字化发展的道路。可喜的是,中国报业在走向报业集团的发展过程中,已在逐步走向数字化的全面发展道路,提高了报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但勿庸置疑的是,由于受观念、认识差异  相似文献   

15.
自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于1996年5月正式创立以来,到2000年底,四年半的时间全国已有16家报业集团相继成立。报业集团不仅是中国报业界的一个新生事物,而且也是中国报业的一次大变革。目前,报业集团发展之势正向全国蔓延,为了正确引导报业集团的健康发展,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研究,尤其是报业集团的发展方略更应引起报业界的关注、探索。  相似文献   

16.
报业经济、集团化与媒介产业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业经济、集团化与媒介产业政策宋建武报业集团化是近年来我国报业的热门话题。1996年,广州日报社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批准,作为试点,组建了我国第一个报业集团。国内其他一些实力较强的报社也在积极创造条件,走集团化经营的道路。研究分析我国报业在这方面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深圳商报》作为深圳市人民政府机关报,在1991年复刊以来,已成为一张具有一定实力、一定影响的开放型、多功能、综合性日报,被全国新闻界公认为“广东五大报”之一。《深圳晚报》作为《深圳商报》的延伸和补充,创刊仅仅一年多时间,就赢得了全国晚报界“新四小龙”的美称。已经建成的印刷厂,拥有全国最先进的激光照排系统,拥有世界一流的彩色轮转印报系统。在占地3万平方米的报社基地,建筑面积7.5万多平方米的双塔式编审大楼今年动工兴建。 今日的深圳商报社,已成为全国首家既出日报,又出晚报;既有报纸媒体,又有电子媒体;既在内地出版报纸,又在香港联办专版的报社,并正朝着报业集团的方向迈进,可以说创造了新闻界的“深圳速度”。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发扬敢闯精神,强化开拓意识,探索报业发展新路 在全国率先创办政府机关报,是我们“闯”出的第一步。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报业结构中,一个城市只有一张党委机关报。但是,随着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党政分开,职能各异,  相似文献   

18.
报业集团发展的关键是做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6月,在浙江召开了全国首次报业集团问题研讨会,会议提出了组建报业集团的基本条件。1996年1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第一个成立,到目前为止,报业集团已达42家。从整体而言,中国报业集团的发展是健康的,对中国的新闻体制改革贡献是巨大的。在管理体制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三、报业产权的重新配置1996年1月,新闻出版署同意广州日报社建立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4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试点。据有关会议的信息,到2000年,我国预计将会有五到十个报业和出版集团诞生,其销售额每年可达上百亿元,其中一些还将成为跨国公司。到1998年底,我国正式成立的报业集团已增至6家。组建报业集团是被国外报业发展历史证明了的必然趋势,在我国更有其现实的迫切性:一是有助于增强我国报业尤其是党委机关报的经济实力,扩大其国内国际影响。我国报业经营名列前茅的广州日报社年营业额刚超过10亿人民币(五亿多美…  相似文献   

20.
体制创新—报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从1996年成立第一家报业集团以来 ,经过五年的摸索 ,目前我国报业的集团化改革进入了扩大试点阶段 ,全国已先后成立了16家报业集团。报业的集团化经营当然是一个重大的改革 ,然而 ,从现有实际情形来看 ,不少报业集团更多地是解决报业的经营规模以及内部运行机制等问题 ,而甚少涉及到报业的根本制度即体制创新问题 ;少数报业集团成立之后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革 ,有沦为翻牌公司的危险。可见 ,集团化只是报业改革的一个阶段性目标 ,并非根本目标。成立了集团的报社仍然要锐意改革 ,尤其要在体制上创新 ,把办报与经营从内部严格分开 ,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