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份优秀的地理教案应该有质量上乘的“教后记”。“教后记”有什么作用?该写什么?怎样写?大部分地理教师在教案中都不写“教后记”或为了应付检查才粗略地写上几句,似乎这部分内容无关紧要。其实不然,“教后记”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教学活动所作的回顾和总结,它记录的是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是教学实践的理性升华。认真、科学地写好“教后记”,对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大有裨益。那么,如何写好“教后记”呢?  相似文献   

2.
谈谈“教后感”薛恒康教师对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而写的随感录,人们通常称为“教后感”。可以说,“教后感”是我二十多年中学物理教学生涯中,从无知到入门并不断进步的良师益友。教后感的内容主要有下面几方面:(1)自己认为好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以及...  相似文献   

3.
教学后记又称“教后记”或“教后感”。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将经验、才识和自我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教后记”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案有机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的是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是教学实践的理性升华。认真地写好“教后记”,对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教后感,亦称“授课心得”,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将经验、教训和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写教后感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课堂中的反馈信息,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子;有助于找出教学设想在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调整教学提供可靠依据;有助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写教后感是促进自己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怎样写教后感?教后感记什么内容?本人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以求教于各位同仁。一、记教学过程中的“亮点”所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就是自己在教学中的成…  相似文献   

5.
闫让保 《甘肃教育》2007,(5X):37-37
教学后记.也称“教后感”、“教后记”,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小结后所书写的教学笔记或教学日记。一般是在教案的最后开辟“教学后记”一栏.专门用于教后进行反思的记录。由此可见.教学后记是教案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是整个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7年的物理教学中,写教后感已坚持5年,深深体会到写教学后感对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很大.本文谈谈笔者写教后感的成功体会,供广大青年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常规而又常常被忽视的环节就是写“教后感”.不少学校为让教师重视做好这一环节的工作,将它列为常规检查的项目,但终有人觉得没什么可写或忘写,有的甚至是不愿写.这里忘写只要养成习惯就行了,没什么可写?顾名思义“教后感”就是进行教学后的感受、感想、感觉、感叹、感慨和灵感等等,它足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评估与反思,写“教后感”就是将这些在教学过程中反馈出来的信息用精炼的语言记录在教案上.至于不愿写,那是忽视了写教后感的价值,对此只要看到了写教后感的真正价值,就自然会去写.那么,写教后感的价值何在(和怎样写)呢?本文就与大家谈谈写好教后感的“家常话”,仪供青年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写“教后感”的体会薛城职业中专高仲凯“教后感”是教师在每教一节课之后,对自己教学感受的记录。实践使我体会到,写教后感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及时,就是要在教后很快地写出,不要一教了之,出现“再教如初教”,课上来上去还是老样子,那可真是“岁岁年年人不...  相似文献   

9.
徐陈  高伟 《教育艺术》2010,(3):78-79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一般教案都没有“教后感”(或“教后记”或“教学反思”)部分,这一栏有什么作用.该写些什么,怎样写。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大部分教师在这一栏中都不写。或为了应付领导检查只粗略地写上几笔,似乎这部分内容无关紧要。其实不然.“教后感”作为一篇完整教案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对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撰写“教后感”,对我们每一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更为有益。  相似文献   

10.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名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后记”作为反思的主要“印记”,虽不能反映教师进行反思的全貌,但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教学反思的状况。认真、科学地写好“教学后记”,对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增强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教后小结是在教师上完一节课后随时进行教学反思,精心总结的教后感。教师及时地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有利于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使教师教学水平得以不断提高。那么如何写好教后小结呢?  相似文献   

12.
写“教后记”是从新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的一条有效途径,但一些教师对写“教后记”在认识上存在着种种误区,有必要固本清源。“教后记”可以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可以引领师生教学相长。写“教后记”应是有感而发,不拘泥于何种文体形式,但要遵循实用性、具体性、指导性、借鉴性等原则,更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3.
教学后记,也称“教后感”、“教后记”,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小结后所书写的教学笔记或教学日记。一般是在教案的最后开辟“教学后记”一栏,专门用于教后进行反思的记录。由此可见,教学后记是教案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是整个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教后记不属于预见的、超前的“计划”范畴,有别于教案。它通常是指教师课后写的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师生交流结果的回顾与反思,所以也叫“教学后记”,教后记作为课后教学反思的外显形式,比起教师内隐的、没有形之于书面的教学反思来,它显得更加明晰且富有条理。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结束后及时回顾教学得失,并把它记录下来,即撰写“教后记”。笔者现就“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样写”等问题,谈几点个人的思考。一、为什么要写“教后记” 1.“教后记”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写“教后记”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反馈信息,找出教学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从而为调整教学策略建立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洁 《中学物理》2012,(4):10-12
教学是一门艺术,低耗高效是目前整个教育界的整体追求,“教而不思也罔”,教师多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可以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新课程更注重“生本教育”,倡导“教是为了不教、少教”理念,重在学生科学素养和实际能力的培养,笔者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多年,针对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谈谈高中物理高效教学应达到的...  相似文献   

17.
张坤 《广东教育》2007,(2):64-64
很多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前的准备和设计,却忽视课后的反思和总结,也就是忽视写教后感。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教学实践,对于为什么要写教后感,怎样写教后感等谈一下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当前,众多学校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师的教案中增加“课后反思”(“教后记”或“教后感”)这一环节。目的是让教师在教学之后把有价值的东西记下来,让教师关注发生在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事情,寻找其中有意义的细节,然后去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这给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但在实践中,“教后记”却并不被基层教师所认同,  相似文献   

19.
“教后感”是在教师教学结束后,对自己教学感受的如实记录。实践证明,坚持写“教后感”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20.
赵展 《辽宁教育》2002,(12):46-46
语文“二三三式”教学模式是初中语文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二三三式”中的“二”指的是两种课型,即:导学课和训练课;前一个“三”指的是三种课型,即教读课、自读课和复习课;后一个“三”指的是每种课型的三种教学形式,即教读课的“知能点--以课例引导证明--拓展训练”、自读课的“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复习课的“知能点再现--深化拓展训练--能力再提高”。这种模式的研究,在确立教师、学生双边为主的地位基础上,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运用“二三三式”为主要方式,力争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