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本文报道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ticosus(Rupr.et Maxim.)Maxim的花朵酬物、访花者类别、访花 者在花序上的访花行为、访花频率及传粉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每朵雄花可提供的报偿是58 000~ 81 000粒花粉,5.5~8.0 µl/d×2~4d花蜜。每朵雌花仅可提供4.0~8.0µl/d× 2~3 d花蜜,不能提 供花粉。每朵两性花可提供19 000~54 000粒花粉和7.0~10.0 µl/d× 2~6 d花蜜。(2)花粉提供者 (雄花和两性花)提供报偿的日期是开花后1~3天,花粉接受者(雌花和两性花在柱头外翻变白时)是 开花后5~7或7~9天,这进一步证实了剌五加雄蕊先熟。另外,花粉提供者提供花蜜的时间在一天中 是8:30至15:30,其高峰是9:00~15:00;花粉接受者提供花蜜的时间在一天中是10:30至16:30,其高 峰是11:00~16:00。这种时间差异可能是刺五加影响传粉者流向(从花粉提供者到花粉接受者)的关键 因素。(3)在刺五加花朵上记录到的访花昆虫有50余种,分别隶属于膜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 半翅目。在不同天气、不同生境、不同性别的植株记录到的访花频率及高峰时间不同:花粉提供者的 访花高峰早于花粉接受者的;雄株上的访花频率高于雌株的;两性株接受花粉时的访花频率高于提供花 粉时的;而天气越晴朗,刺五加地块(patch)越大,则访花频率越高;每日接受光照越早,访花高峰越早。 (4)从传粉效果看,刺五加种子的形成完全依赖于传粉昆虫的活动。其中,蜂类,如熊蜂、花蜂、切叶蜂、胡蜂和蜜蜂等是最有效的传粉者,其它昆虫如粉蝶、食蚜蝇、寄蝇和鳃角金龟等对传粉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姜科Zingiberaceae植物繁育系统和传粉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及其进展。姜科有50余属1500多种,是一个泛热带分布的、动物传粉的单子叶植物大科。姜科植物中存在着雌花两性花异株、雄花两性花同株、花柱卷曲性、雄性先熟、自交不亲和等多种性表达方式和花部机制。姜科植物重要的传粉动物包括各种蜂类、天蛾、蝴蝶、鸟类等,不同的传粉动物对应不同的花部特征。在相对有限的研究中,姜科植物展现出了一些独特的传粉和繁育机制,在豆蔻属Amomum、山姜属Alpinia等植物中发现的花柱卷曲性被认为是植物界中一种独特的促进异交的行为机制,在对黄花大苞姜Caulokaempferia coenobialis的研究中发现了植物界中一种全新的花粉滑动自花传粉机制,这些新的研究和发现丰富了我们对姜科植物传粉和繁育系统多样性的认识。本文提出了今后姜科植物繁殖生物学研究的建议:对更多未知姜科植物类群的传粉和繁育系统进行研究;从系统发育的角度开展姜科不同类群植物的传粉和繁育系统的演化研究;对花柱卷曲性这一独特的性多态现象开展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史军 《科学与文化》2012,(1):4-5,58
一说到兰花,总能让人想到“高雅、清幽、暗香浮动”,总之是什么好词都往它的脸上贴。不过,你知不知道,在全世界现存的两万多种兰科植物中,有三分之一都干着坑蒙拐骗的事儿。它们从来不遵守“我出花蜜,你传粉”这个动物植物社会的既定规范,而是利用靓丽多姿的色彩,或是香甜诱虫的气味将昆虫勾引过来。这些可怜的虫子不仅要帮兰花完成传播花粉的工作,还拿不到分毫工钱。  相似文献   

4.
花鸟之恋     
人们都说花引蝶、蝶恋花;岂不知花也引鸟,鸟亦恋花。蝶恋花是蝶吸花蜜,为花传粉。鸟恋花也是如此。花鸟之恋是动植物相互依存,生物共同进化的最好例证。 恋花的鸟 鸟的食性很杂,吃活食也吃植物的果实,但有些鸟类却以花蜜和花粉为主要食料或部分食料。  相似文献   

5.
在南美热带雨林中,蜂鸟是许多种植物的传粉者。蜂鸟的喙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长而弯曲型和短而直型。第一种类型的鸟适于在略微弯曲的长筒状花中采蜜,这一类花分布广泛且产蜜量高;第二种类型的鸟适于在短小笔直的短筒状花中采蜜,这一类花分泌的花蜜一般较少  相似文献   

6.
杏黄兜兰传粉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杏黄兜兰的传粉生物学,结果发现杏黄兜兰具有复杂的传粉机制和繁育系统.杏黄兜兰的花为两性花,柱头与花药先后位于唇瓣管状基部的不同位置促进了异交,但由于传粉昆虫逃逸时具有反复攀爬通道和连续多次进出同一花的行为,容易造成白花传粉,因此,杏黄兜兰的繁育系统是兼具异交和自交的混合交配系统.杏黄兜兰的花结构特别,具有吸引取食花粉的昆虫传粉的功能.经检测,杏黄兜兰不泌蜜,花粉也不作为传粉者的访花报酬物资,是一种食源性欺骗的植物.它模仿食源性植物黄花香Hypericum beanii,靠花香和鲜艳花色吸引多种传粉者访花,而这种吸引与花的颜色种类及形态无关;花香远距离吸引传粉者到来,假雄蕊上斑纹和唇瓣内斑点近距离引诱传粉者进入囊状唇瓣.传粉者陷入唇瓣后,从基部通道逃逸时,先擦碰柱头,然后碰压雄蕊,将花粉带走,再到另一朵花上重复这一过程,完成异花传粉.这种吸引昆虫传粉的模式是兜兰属植物一种全新的传粉机制.此外,本文还检测了杏黄兜兰的花粉组织化学和花粉/胚珠比率(P/O值)以及胚珠/种子比率(O/S值).结果表明杏黄兜兰的花粉为脂质;较低比率的P/O值是与杏黄兜兰的花粉具有粘性和相对较大的柱头有关;接近于1的比率的O/S值与昆虫传粉效率有关.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的检测表明它们在花朵开放期内具有同步性,而花粉在柱头凋落后仍具活力.去除了雄蕊明显延长花朵开放时间.  相似文献   

7.
香味是一种化学信号,它吸引传粉者到某种特定的花去寻找花蜜或者花粉。这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散发,在昆虫对花的定位与选择中起着非常特殊的作用,尤其是蛾类授粉的花,它们是在晚上被光顾和授粉的。蜜蜂与蝴蝶授粉的花有甜香味,然而那些被甲虫授粉的花则具有强烈的霉味、辛辣味或水果味。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杏黄兜兰的传粉生物学,结果发现杏黄兜兰具有复杂的传粉机制和繁育系统。杏黄兜兰的花为两性花,柱头与花药先后位于唇瓣管状基部的不同位置促进了异交,但由于传粉昆虫逃逸时具有反复攀爬通道和连续多次进出同一花的行为,容易造成白花传粉,因此,杏黄兜兰的繁育系统是兼具异交和自交的混合交配系统。 杏黄兜兰的花结构特别,具有吸引取食花粉的昆虫传粉的功能。经检测,杏黄兜兰不泌蜜,花粉也不作为传粉者的访花报酬物资,是一种食源性欺骗的植物。它模仿食源性植物黄花香Hypericumbeanii,靠花香和鲜艳花色吸引多种传粉者访花,而这种吸引与花的颜色种类及形态无关;花香远距离吸引传粉者到来,假雄蕊上斑纹和唇瓣内斑点近距离引诱传粉者进入囊状唇瓣。传粉者陷入唇瓣后,从基部通道逃逸时,先擦碰柱头,然后碰压雄蕊,将花粉带走,再到另一朵花上重复这一过程,完成异花传粉。这种吸引昆虫传粉的模式是兜兰属植物一种全新的传粉机制。 此外,本文还检测了杏黄兜兰的花粉组织化学和花粉,胚珠比率(P/O值)以及胚珠,种子比率(O/S值)。结果表明:杏黄兜兰的花粉为脂质;较低比率的P/O值是与杏黄兜兰的花粉具有粘性和相对较大的柱头有关;接近于1的比率的O/S值与昆虫传粉效率有关。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的检测表明它们在花朵开放期内具有同步性,而花粉在柱头凋落后仍具活力。去除了雄蕊明显延长花朵开放时间。  相似文献   

9.
《科技新时代》2009,(4):112-112
A:植物需要吸引昆虫、鸟、蝙蝠等动物帮助它们传粉。不同的植物采用的方法也不同,有些利用花朵的气味,有些则利用花朵的颜色。因此,花朵拥有多彩的颜色是植物吸引动物来传粉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富合营养的花蜜既容易消化吸收,又能为身体提供充沛的能量,如此完美的食物因此成为很多动物的最爱,生活在美洲的蜂鸟们就是一群狂热的花蜜爱好者。不同种类的蜂鸟拥有形状与长短各异的鸟喙,它们的花朵伙伴也因此各不相同。到底是蜂鸟改变了鸟喙以便探访花朵中的宝藏,还是花朵们变  相似文献   

11.
最兴旺的家族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有100多万种,约占动物种类总数的3/4。昆虫分布广泛,从赤道到两极,从海洋到沙漠,从地下到空中,从平原到高山都能找到昆虫的足迹。昆虫,可以认为是始终包围着人们的一类动物。它们在田园里、屋里、床上,在不讲卫生的那些人头上、身上甚至体内都可能有昆虫存在。它们在自然界不仅取食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和根、茎、叶,吃动物的毛、皮、肉乃至骨骼、粪便,有的甚至咬啮人们的食物,药品、塑料和电缆可以说昆虫几乎取食或咬啮包罗万象的各种各样的物品。当然,也有像蜜蜂、蚕等有益昆虫给人类带来食物、原料以及对付害虫。大约3亿年以来,昆虫始终是动物界在进化过程中取得非凡适应能力的一大群小动物它们不仅在种  相似文献   

12.
你养过变色龙吗?这种树生的爬行动物,能随环境的色调而改变体色,在绿叶的衬映下呈绿色,在褐色的树杆上变出绿中带褐的体色,在光影下,皮肤又变得有圈圈光斑。变色龙样子有点可怕,但性情温和,以小昆虫为食,几乎没有防卫能力,唯一能保护自己的就是这身善于变色隐身的皮肤。在大自然中,改变体色并非变色龙的专利,有些花鸟虫鱼也有变色的本领。会变色的花花是由叶演化而来的,自从变成生殖器官后,大自然的选择进化,赋予了花美观的色彩、诱人的香味和甜美的花蜜,以吸引昆虫传粉,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花的色彩是由花瓣细胞液泡中的花青素决定的,花青…  相似文献   

13.
肉食性动物大多靠利齿锐爪取食,可在大自然中竟有些动物偏靠舌头作为捕食的武器。青蛙是捕捉昆虫的能手。它蹲在池塘边上,一双凸眼凝视远方,一动也不动。一只苍蝇飞来了,它目不转睛地望着这迎面而来的飞虫,不动声色。突然,青蛙  相似文献   

14.
传粉生物学中主要研究了同传粉事件密切相关的生物学特征以及相关规律,同时也是进化生物学以及植物生物学的重点关注对象。近年来我国关于传粉生物学的研究也不断增多,本文将站在高中生的角度上,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并对近年来国内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收集和整合,总结传粉生物学的相关特征以及研究进展,为将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比较研究了花柱卷曲性植物草豆蔻 Alpinia hainanensis两种表型(上举型和下垂型)的传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草豆蔻的花柱卷曲运动节律与其他已报道的山姜属Alpinia植物基本一致,而下垂型花的花柱卷曲运动明显滞后于上举型花约2 h。草豆蔻的花柱卷曲运动中存在一些不同步的现象,甚至在同一花序上的两朵花的花柱运动节律亦会表现出不一致的现象,但上举型花的花药开裂时间却严格同步,都发生在同类型个体的柱头全部位于花药上方之后进行。草豆蔻上举型花的花蜜分泌量、单花花粉量、花粉/胚珠比率(P/O)均明显比下垂型花多,而两种表型的胚珠数、花蜜糖含量、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在草豆蔻的单花期内不同时间段进行人工授粉,上举型花在其柱头位于花药下方时进行人工授粉,其结实率明显比柱头位于花药上方时人工授粉的处理高,下垂型花则没有显著差异。在自然居群中,草豆蔻的主要传粉者是无垫蜂Ameglla sp.和两种木蜂Xylocopa sp.,但存在传粉者不足而影响结实率的现象。完全套袋、去雄和去雌(去柱头)处理的均不结实,表明草豆蔻中不存在无融合生殖、主动自花授粉和滞后自交的生殖保障现象。而人工自交和异交均具有较高的结实率,表明草豆蔻为自交亲和植物。草豆蔻的繁育系统是具花柱卷曲性运动的异花授粉的交配系统。  相似文献   

16.
比较研究了花柱卷曲性植物草豆蔻 Alpinia hainanensis两种表型(上举型和下垂型)的传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草豆蔻的花柱卷曲运动节律与其他已报道的山姜属Alpinia植物基本一致,而下垂型花的花柱卷曲运动明显滞后于上举型花约2 h。草豆蔻的花柱卷曲运动中存在一些不同步的现象,甚至在同一花序上的两朵花的花柱运动节律亦会表现出不一致的现象,但上举型花的花药开裂时间却严格同步,都发生在同类型个体的柱头全部位于花药上方之后进行。草豆蔻上举型花的花蜜分泌量、单花花粉量、花粉/胚珠比率(P/O)均明显比下垂型花多,而两种表型的胚珠数、花蜜糖含量、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在草豆蔻的单花期内不同时间段进行人工授粉,上举型花在其柱头位于花药下方时进行人工授粉,其结实率明显比柱头位于花药上方时人工授粉的处理高,下垂型花则没有显著差异。在自然居群中,草豆蔻的主要传粉者是无垫蜂Ameglla sp.和两种木蜂Xylocopa sp.,但存在传粉者不足而影响结实率的现象。完全套袋、去雄和去雌(去柱头)处理的均不结实,表明草豆蔻中不存在无融合生殖、主动自花授粉和滞后自交的生殖保障现象。而人工自交和异交均具有较高的结实率,表明草豆蔻为自交亲和植物。草豆蔻的繁育系统是具花柱卷曲性运动的异花授粉的交配系统。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北方中生代晚期传粉昆虫及各类昆虫化石种类极为繁多,在世界古昆虫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代表了昆虫演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处于早期代表绝灭、新生类型层出不穷的大转折时期。传粉昆虫  相似文献   

18.
刘俊 《百科知识》2000,(8):32-33
穴居的现象在现代脊椎动物中非常普遍,广泛分布于许多门类中,就连人类也常居住在洞穴中。广义上的洞穴生物包括经常进入洞穴,而有规律地返回地面(如蝙蝠,在北方气候寒冷时洞穴冬眠)和住在洞穴中,在地面取食(如啮齿目中许多种鼠)的动物。也有完全生活在洞穴中的真正穴居者,包括洞鲈科鱼、穴蝰、袋鼹类、鼹鼠、鼩鼱、小犰狳等动物。本文讲的是自己挖掘洞穴而居的脊椎动物。它们建造  相似文献   

19.
一只山雀偶然撕开了送奶工人放在订户门前的牛奶瓶盖,并从中取食了牛奶。不久,这一行为被生活在大不列颠岛的所有山雀学会了,以致送奶工人不得不在每个奶瓶上扣一个杯子——动物对老师的机械模仿对它们的生存实在太重要了。但如果仅仅以为动物学艺只知道机械模仿,盲目照搬照抄,那就确实小看和冤枉它们了。  相似文献   

20.
苏更林 《百科知识》2013,(22):26-27
地球上的物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造就了一对最让人叹为观止的亲密伙伴——榕树和榕小蜂。榕小蜂专一地为其对应的榕树进行传粉,榕树则为榕小蜂提供繁衍和栖息的场所。这种协同关系已延续了几千万年,从而演绎了一个树虫之间的千古奇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