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王鉴 《垂钓》2013,(10):83-83
刘占强,1976年出生,河南新郑人,自幼喜欢钓鱼,2002年开始学习台钓,从此便一发不可收。在家人的支持下,他于2007年开始自主经营渔具店,这不但让他有了学习钓鱼的时间,更成为他与钓友、高手学习钓技的平台。2008年,他正式踏上竞技比赛之路。  相似文献   

2.
《钓鱼》2005,(13)
冉冀元,1966年出生,河北保定人。他从小喜欢钓鱼,现从事个体经营,虽然钓鱼的时间不是很多,但他对钓鱼一直都很执著。1999年,冉冀元开始正式接触竞技钓鱼,并于2002年开始参“加钓王杯”河北分站赛,由于当时没有竞技比赛的经验,并没有入围,但对于他来说,那次比赛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和一般职业钓鱼人不同的是,冉冀元没有充足的时间钓鱼,但是他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提高自己的钓技,并经常和钓鱼高手王永贵一起练竿。在王永贵的指导下,他的钓技一直不断提高,近两年来在全国大赛中的成绩也一直稳定,是一名技术全面的实力派钓手。从历年来参加的比赛获…  相似文献   

3.
张炎冰 《钓鱼》2008,(8):18-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全国单项体育竞赛由该项运动的全国性协会负责管理。据此,全国钓鱼比赛由中国钓鱼协会管理,并有了“参赛队必须是本协会团体会员”的规定,所以从第一届全国钓鱼比赛开始,除了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还可以以中央机关、行业体协的名义组队参赛,所以它不可避免地排斥了一部分人,并出现每届比赛都是那几张老面孔的问题为了参赛,一些人不得不拉关系、套近乎,所以全国钓鱼比赛不代表一个省或者市的真实水平但从1995年起,先是以钓鱼俱乐部名义,后来是包括钓具企业在内的一些企业采取变通的方法,取得了参加全国钓赛的资格,再后来,职业和专业钓手出现了,从此职业钓手全面亮相,全国钓鱼比赛成了专业钓手的竞技场  相似文献   

4.
范宁 《钓鱼》2009,(3):6-7
2009年1月2日,在江苏淮安吕庄垂钓园举办了一场有150余人参加的钓鱼比赛。山东、安徽、江苏的二十余个县市的钓鱼爱好者报名参加,其中有许多是首次参加钓鱼比赛的钓坛新人。他们在钓位间距不足2米,鱼体规格不足20克,赛场气温在0摄氏度左右的艰难钓况下,总算是坚持了下来。尽管成绩不尽如人意,但收获却各有不同。比赛过后,南京部分钓友闲坐聊天,不知不觉又聊到了比赛中来……  相似文献   

5.
张炎冰 《钓鱼》2008,(3):16-17
冉冀元,石家庄人,1998年入竞技圈,先后在河北、湖北和山西举行的商业性比赛中崭露头角。在他还不算太成熟的时候,行家就看出了他的钓鱼天赋,对他钓滑鱼主动变招给予了肯定。2003~2004年,在海狮公司随王永贵钓鱼,2007年以模糊身份在广东走动,得李宜学指点,钓对象鱼技术又进一步。2004和2005年参加“全国钓鱼锦标赛”成绩斐然,在钓手大赛积分榜上位列第6。  相似文献   

6.
《钓鱼》2005,(19):20-20
广东钓鱼高手姜耀坚,1969年7月出生。从小喜欢钓鱼的他,在悬坠钓刚刚风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潜心研究了。姜耀坚非常重视基本功的积累,根据广东地区钓鱼情况,他主攻钓罗非鱼。可以说在整个广东省,他高超的钓技,严谨的垂钓态度让大多数人为之折服。除了参加全国各种类型的赛事之外,他几乎包揽了广东和香港两个地区的钓鱼比赛冠军。  相似文献   

7.
《钓鱼》2005,(18):24-24
耿胜利,1963年出生,现年42岁,江苏徐州邳州市人。从小就喜欢钓鱼的他于1993年开始接触悬坠钓,是苏北地区最早接触悬坠钓技术的一位钓鱼人。1996年,他专门奔赴深圳参加我国台湾钓鱼大师吕景新的钓鱼培训,由于当地的钓鱼运动还没有开展起来,甚至没有适合竞技比赛的池塘,他平日里只能在垂钓条件还不错的郊外自然水域自己练竿,靠着所学的理论知识艰难地摸索以提高钓技。此后,他参加了当时“钓王杯”在南京地区的选拔赛,也由此踏上了竞技钓鱼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张炎冰 《钓鱼》2008,(14):15-16
李放明,湖南株州人,东峻学员。从1998年身披湖南名昶战袍在宁波第十四届全国钓赛获个人手竿第3名后,时在株州硬质合金厂任职的他就很少有机会参加全国钓赛了。他再度亮相是在家门口——参加2001年长沙第十七届全国钓赛,获手竿钓混合鱼冠军。此后企业转制,他忙于生计,压抑了比赛热情,抽空参加在武汉举行的2004年“魔力饵王杯”比赛,得了第7名。  相似文献   

9.
范宁 《钓鱼》2006,(23):57-57
2006年11月12日,首届“钓鱼人杯”全国钓鱼比赛(株洲站)预选赛在湖南省株洲市水产研究所水竹湖钓鱼基地圆满举行,来自该省近20个县市的170名钓鱼爱好者参加了激烈的角逐。最终,冠军奖杯被湖南湘潭市钓手肖铁山揽入怀中。  相似文献   

10.
杨奇  李寒停 《钓鱼》2010,(4):16-17
陕西钓手杨奇,今年37岁,是一名教师,酷爱竞技比赛。全国锦标赛银川站第45;宿迁站第七名;09年深圳总决赛第十名;2009年度中国竞技钓手积分排行榜排名第七名。2009年23~25日他和龚平(黑龙江)、郭庆(甘肃)三人组成湖南池海黄金眼队,参加了“雪花杯”全国钓鱼锦标赛。应本栏目特邀,将自己在比赛中的经历和感受叙述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陆发祥 《钓鱼》2013,(24):62-63
最早的时候,为竞钓大师们人手制作一支“大师竿”的念头,只是张立群先生灵光一现的构思。作为中国钓鱼运动协会竞赛委员会副主任的他对记者说:“首届中国钓鱼‘王中王’大师争霸赛已筹划良久,正在逐渐成形,届时参加比赛的都是活跃在国内钓坛的顶级竞钓大师,  相似文献   

12.
李寒停 《钓鱼》2009,(19):10-11
为了庆贺祖国60华诞,2009年9月20日,由《钓鱼》杂志主办、湖南喜东钓具公司承办的第二届《钓鱼》杂志“读者杯”湖南分站赛,于国庆即将来临之际,在湖南省长沙市唯楚垂钓中心鸣哨开赛。来自湖南、江西、湖北等地的200名钓手参加了比赛。经过一天4场的激烈角逐后,十六位钓手取得入围总决赛的资格。下午6时颁奖仪式在一片庆贺和开心的笑声中结束,至此“读者杯”湖南分站赛圆满地划上句号。  相似文献   

13.
王鉴 《垂钓》2013,(11):77-77
黄杰,湖北黄石市人,是典型的80后,自幼酷爱垂钓,先后参加过多场竞技钓鱼比赛,且获得了不俗的战绩。2006年,黄杰开始潜心研究竞技钓法,同年6月首次参加竞技钓鱼比赛便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为提升竞技钓法,黄杰拜邓刚、徐银舟为师,在师父的指导下,黄杰的竞技钓法得到大幅提升,2009年正式参加全国各类竞技钓赛,并在大赛中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14.
1985年9月,中国钓协在北京举办首届全国钓鱼比赛,广州钓协为了挑选参赛代表,举办了两次选拔赛,由于我的成绩较好,有幸参加了这欢有历史意义的全国大赛,并获得了海竿比赛第一名。我是1982年才开始学钓鱼的,当时约龄只有两年多,为什么能跨县全国大赛的行列呢?我想,主要是由于我是一名不折不扣的钓鱼爱好者。1982年,我因患病,身体很差,工作单位让我长时间住院养病,我就天天钓鱼,身体逐渐康复,同时也就迷上了钓鱼。我这个人没有其他爱好,工作完成了任务,就参加钓鱼,晚上有时间就琢磨钓具、钓饵,广州市许多约友在台钓还没有…  相似文献   

15.
郭凤 《钓鱼》2006,(4):6-8
随着钓鱼运动的日益发展,钓鱼的参赛心得):比赛也应运而生,而且形式多样。这两我的比赛生涯是从参加悬坠钓年来钓鱼活动更是有了大的突破和发法的池钓比赛开始的。悬坠钓法自开展:海钓有船钓、岸钓、矶钓,淡水钓有始传入中国大陆以来,给中国的钓鱼湖钓、库钓、河钓、溪流钓、冰钓,以及运动带来一股新鲜血液,一直为广大最新出现的国际钓法等都被钓友尝钓友所喜爱,而且这项技术还被采纳试。在此基础上,钓鱼比赛也此起彼为一种比赛形式而推广,并成为池钓伏,而且比赛项目及形式各不相同,精比赛一度规定的单一的钓鱼方法。我彩纷呈。热爱比赛的钓…  相似文献   

16.
《钓鱼》2005,(10):14-14
上海钓手潘明,今年43岁,出生于1962年10月,目前就职于建筑业。1990年开始跟随上海钓友王勇一起学习竞技钓,后来加入了上海市钓鱼协会,工作繁忙的他钓得最多的地方就是上海,闲暇之余也辗转杭州、无锡、安徽、山西、江西等城市钓鱼,并积极参加全国性的比赛,如多次参加“老鬼杯”,去年还参加了第五届农运会钓鱼比赛,一举创下夺得一金一银两块奖牌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7.
苏雷 《中国钓鱼》2008,(2):63-64
第四届“光威钓王杯”全国钓鱼巡回赛预选赛广州站的比赛,于2007年12月913在广州市钓鱼协会竞技垂钓基地——广州军区司令部嘉禾生产基地养殖中心举行。来自广东省、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196名竞技钓鱼爱好者参加了这次比赛。“如果不是这届比赛把台湾地区的钓手划归到福州赛区参加预选赛,我们这次比赛最少要有230人参加。”  相似文献   

18.
黄毓省 《垂钓》2008,(1):48-49
2007年7月15日,由湖北省钓鱼王鱼饵公司、云南省钓鱼协会联合主办、西南钓具城云海钓具店承办的“钓鱼王”杯云南分站赛于云南省呈贡县晟泰养殖场揭开战幕。本次比赛吸引了云南、贵州、广西的216位钓手参加。比赛共进行四节,每节80分钟,分为3.6米手竿钓对象鲫鱼和4.5米以内手竿钓混养鱼各两场。我也参加了这次比赛,但却没能把握住机会。最终——  相似文献   

19.
李寒停 《钓鱼》2009,(20):18-19
第二届《钓鱼》杂志“读者杯”于2009年9月20日在湖南省长沙市成功举办(详情见2009年1O月上期)。参赛的200名钓手中有06年和08年两届“钓王”(钓王杯两年一届)和参加过首届“读者杯”并获得奖项的部分钓手。水平之高、人数之多、钓况之好是长沙地区近几年来不多见的。比赛结束后关于办比赛的一些台前幕后,记者采访了承办这次“读者杯”比赛的湖南喜乐钓具公司总经理李喜东,他用12个字涵盖了承办比赛的真实想法,那就是——  相似文献   

20.
李寒停 《钓鱼》2012,(24):16-17
连续两届承办《钓鱼》杂志"读者杯"浙江站比赛的"郭大侠"感慨万千。这本技术性强的杂志在他学钓鱼时,给了他很大启发。入行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伴随《钓鱼》在成长,这也是他对这本杂志情有独钟的情缘。作为一名经常参加全国各地比赛的钓手,对冬季钓鱼的技术他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